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瓣膜置换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笔报道15例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置换术患的护理。重点介绍术前心理护理、高热护理;术后对体循环栓塞的观察及护理,加强病情观察及呼吸道管理和肾功能监测。认为积极做好以上重点护理,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顺利度过围手术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2.
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大脑刺激技术, 已较为广泛的应用于神经科学研究及部分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中,加速重复经颅磁刺激在常规经颅磁刺激基础 上,将每日使用频率提高,该文将从加速经颅磁刺激对常见脑疾病的干预研究以及与常规方案疗效的对比进行 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3.
β-榄香烯作为肿瘤治疗的辅助药物,其注射液和口服乳剂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包括肺癌、肝癌、脑癌、乳腺癌在内的多种肿瘤。就β-榄香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抑制肿瘤血管生长、逆转多药耐药和提高放化疗敏感性几方面的分子机制及其新型递药系统的开发进行综述,为β-榄香烯的抗肿瘤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便利抽取52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COPD生存质量测评表测量其疾病不确定感和生存质量,同时测定其肺功能。结果COPD患者的整体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为76.30±7.01.生存质量评分为84.17±6.13;病程、疾病分期、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生存质量与疾病不确定感有相关(P〈0.05,P〈0.01)。结论COPD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属于中等程度,其不确定感主要来自不明确性;COPD患者的病程、疾病分期、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生存质量对疾病不确定感有一定影响。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5.
目的深入了解呼吸科经鼻气管插管患者置管期间的舒适需求,为临床护理人员采取针对性的舒适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法,以立意取样法抽取呼吸科8例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深度访谈,并用Colaizzi的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患者插管期间的不舒适体验表现为:气管插管的存在导致患者不能咳嗽和吞咽,引起局部刺激;吸痰使患者感觉不适、疼痛及憋气;忍受喉部疼痛、呼吸困难、口干、身体约束、穿刺疼痛等其他疼痛经历及紧张恐惧和不安全感。结论医务人员可通过减轻气管插管和吸痰刺激对患者的不良影响,重视患者的重症疾病状态,减轻治疗干预措施造成患者躯体的痛苦,以及对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的不安全感等方面采取措施,提高气管插管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46.
弹性固定配对排班模式对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种能体现高效、全程、无缝隙的护理排班模式,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在科室现有人力资源的基础上改变护士人力结构,实施责任班相对固定,大小夜班双班制,并将值班护士分为临床组和后勤组进行模块管理。结果与传统排班模式比较,护士交接班次数由5次降为3次;交班时间由(146.4±2.38)min降为(81.0±4.5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6,P〈0.05),意外拔管发生率由25.59%降为9.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6,P〈0.05)。患者对新排班模式的认同率100%,责任护士知晓率100%,患者满意度从93.5%提高到98%。再人院患者认为比以前排班模式好的达100%,医生对护理服务满意率100%,对抢救配合的满意率达100%。结论弹性固定配对排班模式可改善由于护理人员缺编及结构不合理对护理工作质量造成的影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一种能体现高效、全程、无缝隙的优质护理服务的排班模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大剂量重组人α-2b干扰素联合常规化疗在晚期黑色素瘤患者中的应用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对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和抗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表达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2016年8月—2018年8月入我院确诊为晚期黑色素瘤患者共86例(Ⅲ期51例和Ⅳ期35例),均接受大剂量重组人α-2b干扰素(3~9×106 U皮下注射,第3、6、9天)联合常规化疗(达卡巴嗪+顺铂+长春新碱+阿霉素),21 d为1个疗程,至少进行4个疗程。根据实体瘤临床疗效评估标准于化疗结束后1个月进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化疗不良反应评估安全性;根据临床疗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和进展)将入组患者分为有效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和无效组(进展),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LDH、TIL和PD-L1水平的变化特点。结果86例患者化疗1个月后完全缓解30例,部分缓解23例,稳定20例,进展13例,总有效率84.9%(73/86)。与无效组比较,有效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LDH水平均明显下降,TIL和PD-L1水平升高(P<0.05);有效组治疗后血清LDH水平与治疗前比较也明显下降,TIL和PD-L1水平增加(P<0.05);但无效组治疗前和治疗后变化不明显(P>0.0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治疗前血清LDH、TIL和PD-L1水平是预测临床疗效的独立因素(P<0.05)。86例患者随访中位时间16.5个月,经生存曲线分析发现,无疾病进展生存期6.5个月,中位生存期22.6个月。至随访截止时,86例患者中总生存率87.2%(75/76)。化疗并发症共17例,发生率19.8%(17/86)。结论大剂量重组人α-2b干扰素联合常规化疗在晚期黑色素瘤患者中有较好的应用安全性和有效性,化疗前后血清较高水平LDH、较低水平TIL和PD-L1提示较差的化疗反应和临床疗效,血清LDH、TIL和PD-L1可作为晚期黑色素瘤免疫抑制治疗的重要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48.
患者由于各种原因致气管和支气管狭窄而产生严重的呼吸困难、呼吸衰竭、肺不张或反复发生阻塞性肺炎,一般对症治疗难以缓解,病人极度痛苦,尤其是气管的狭窄,病情更为凶险。我科自2000年5月~2003年12月应用自膨胀镍钛记忆合金气管支架置人术治疗气道狭窄40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9.
[目的]防治盖诺静脉给药引起的静脉炎,保证病人顺利完成化疗计划,提高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①用冰敷加正红花油局部湿敷预防盖诺所致的静脉炎,与用硫酸镁湿敷组进行比较;②用0.5%氯己定酊湿敷治疗Ⅰ度、Ⅱ度静脉炎与硫酸镁湿敷组进行比较;③用见林喷雾剂外喷加MTC微波照射治疗Ⅲ度、Ⅳ度静脉炎,与常规换药比较。[结果]静脉使用盖诺化疗时进行冰敷,用药后予正红花油湿敷对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效果显著(P〈0.01);0.5%氯己定酊湿敷治疗盖诺所致的Ⅰ度、Ⅱ度静脉炎效果与硫酸镁湿敷效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林外喷加MTC微波照射对治疗盖诺所致的Ⅲ度、Ⅳ度静脉炎较常规换药效果较好。[结论]采取综合防治方法防治盖诺所致静脉炎效果显著,可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50.
癌症发病率逐年增长,且死亡率居高不下。肿瘤免疫治疗作为目前肿瘤治疗领域中最具前景的研究方向之一,其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过继性细胞治疗、免疫调节治疗、肿瘤疫苗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姜黄素是姜黄中主要活性成分,主要通过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侵袭等机制发挥抗肿瘤功效。在免疫治疗领域,姜黄素通过调节机体的固有免疫系统、获得性免疫系统以及肿瘤相关分子的表达和活性达到抗肿瘤作用,并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其他肿瘤免疫治疗方法用于肿瘤治疗。总结了姜黄素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