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28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氟氯西林钠与4种输液的配伍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氟氯西林钠与果糖氯化钠、果糖、5%葡萄糖、转化糖四种输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氟氯西林钠分别与4种输液配伍后放置于30℃恒温水浴箱,观察配伍溶液6h内的外观、pH值及氟氯西林的含量变化。结果氟氯西林与果糖氯化钠、果糖、5%葡萄糖、转化糖4种输液的配伍液在6h内其外观性状、pH值、氟氯西林的含量均无明显改变。结论氟氯西林钠与果糖氯化钠、果糖、5%葡萄糖、转化糖4种输液的配伍液在6h内稳定。  相似文献   
32.
HLA—DR/DQ,HLA—A/B与肺结核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  蔡善君  蒋模  宿罡  谢兵  罗军敏 《贵州医药》2010,34(2):108-110
目的研究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DR/DQ、A/B(histocompatibility leukocyte antigen,HLA—DR/DQ,A/B)与肺结核之间的联系,探讨遵义市部分汉族人肺结核发病与HLA—DR/DQ,HLA—A/B基因相关性。方法选取36名已确诊肺结核的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与研究组患者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的10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抽取外周血提取DNA。使用新型PCR—SSP方法对DNA进行HLA—DQ/DR,HLA—A/B等位基因位点的检测,结果进行SPSS10.0软件统计学处理,比较正常对照组和肺结核患者组间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计算两组优势比(oddsratio,OR)。结果(1)共检测到HLA—DR位点上的13种等位基因,HLA—DQ位点上的7种等位基因,HLA—A位点上的10种等位基因,HLA—B位点上的20种等位基因。(2)HLA—DRB1*16在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基因频率分别为6.9%和1.5%(OR=5.215,P=0.049);HLA—A*2在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基因频率分别为40.2%和9%(OR=18.87,P=0.000);HLA—A*24在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基因频率分别为8.3%和19.5%(OR=5.690,P=0.015)。结论HLA—DR*16、HLA—A*2基因表达与肺结核呈正相关,提示HLA-DR*16、HLA-A*2可能是肺结核的易感基因,HLA-A*24基因在正常对照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结核患者组,其可能是肺结核患者发病的拮抗基因。  相似文献   
33.
电针刺激光明、外关组穴fMRI脑功能成像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建立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平台,观察电针刺激光明(GB37)、外关(SJ5)组穴时对人脑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5名健康志愿者,电针刺激光明(GB37)、外关(SJ5)组穴,采用Siemens公司Sonata 1.5T磁共振成像系统进行全脑功能扫描.数据经SPM软件统计分析得出刺激状态与静息状态信号对比的脑激活统计参数图,观察脑皮层相应功能区的激活状况.结果电针刺激右侧光明(GB37)及外关穴(SJ5)可使受试者双侧大脑枕叶距状沟附近的视觉皮质及顶下小叶皮层区的fMRI信号显著增加.结论特定的功能组穴与相应皮层兴奋区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fMRI影像技术结合SPM分析是研究电针作用机制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4.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MRI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回顾性研究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MRI分级、分型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3 0 6例临床可疑半月板损伤患者的MRI表现进行研究 ,并将其中 80例与关节镜检查进行了对照研究。根据半月板内部MR信号特征将半月板损伤分为 0~Ⅲ级、按照形态分型和按照损伤部位划分。结果 在 3 0 6例患者 612个内外侧半月板中 ,呈典型的 0级表现 195个( 3 1.9% ) ,Ⅰ级 5 3个 ( 8.7% ) ,Ⅱ级 2 0 7个 ( 3 3 .8% ) ,Ⅲ级 15 7个 ( 2 5 .6% ) ,水平撕裂 95个半月板 ,纵行撕裂 5 7个半月板 ,5个半月板结构破碎。撕裂部位仅为半月板外 1 3内 3 5个半月板 ,其余撕裂半月板超出 1 3或位于内侧 2 3 ,5 5例 62个半月板Ⅰ级和Ⅱ级信号病例以及 8例 9个半月板在MRI分级为ⅢA ,撕裂部位半月板外侧 1 3水平撕裂 ,经临床保守治疗 ,随访复查MRI信号正常。结论 MRI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将逐渐成为骨科膝关节镜检查前必要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5.
CT导向穿刺活检在骨骼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导引活检在骨骼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骨骼病变行CT导引下活检,每例常规取材2~3次.29例病灶区或灶周硬化明显者应用了Ackermann骨钻针,17例骨质破坏明显者应用了核心切割针,6例囊性或有明显液化区的病灶则细抽吸针.结果活检的诊断准确率90.4%(47/52).5例假阴性者包括2例增生硬化性病灶,3例液化性.结论 CT导引下骨骼活检是诊断骨病变重要手段,是一种安全、准确而有效的方法,对临床治疗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6.
"咔哒"声响是中医推拿手法在整复过程中常出现的现象,多将其视为手法整复成功标志,医师在整复关节后都习惯问患者有无听到响声,也习惯告诉患者"复位",但是往往这一声响出现时,有些患者症状好转了,有些患者症状没有缓解,许多医生并不明白这一现象,这一现象的背后存在一系列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咔哒"声响的发生有何意义?脊柱推拿中手法力的大小如何进行有效控制?不同手法所致"咔哒"声是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7.
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后外侧入路的影像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后外侧入路的影像学特征,比较CT和MRI的价值和局限性。方法 在53名受检者正常腰椎间盘的CT图像、40名受检者正常腰椎间盘的MR图像上,对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后外侧入路的影像学特征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 获得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后外侧入路的CT、MRI影像学特征和相关测量参数,L3~S1各层面左、右侧穿刺线与腰神经根后缘的最近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对显示穿刺线的骨性标志点上关节突优于MRI,MRI对软组织密度分辨力较CT高。结论 CT、MRI是确定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后外侧入路的重要手段, 能显示经皮腰椎间盘穿刺后外侧入路结构及其毗邻关系。穿刺前应首先选择CT检查,必要时联合MR检查可提高穿刺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制备Tet-on和Cre/loxP系统双重调控下肝靶向性表达Cre重组酶的转基因小鼠rtTALAP-1/LC-1并评价其功能,为最终建立可突破胚胎期免疫耐受的双调控型HCV转基因小鼠模型奠定基础。方法选取适龄rtTALAP-1转基因小鼠与LC-1转基因小鼠交配,PCR法检测子代rtTALAP-1/LC-1转基因小鼠基因组中是否插入了rtTA元件和Cre基因片段。双阳性rtTALAP-1/LC-1小鼠dox诱导1周后,以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检测小鼠肝脏的Luc萤光素酶信号,免疫组化检测Cre重组酶在小鼠肝脏等组织中的表达状况。结果 rtTALAP-1/LC-1转基因小鼠在dox诱导后,仅在其肝脏检测到清晰的Luc萤光素酶信号,而其他脏器均未检测到萤光信号;免疫组化法也仅在小鼠肝细胞核中检测到Cre重组酶的表达,心脏、肾脏和骨骼肌等其他组织均未检测到Cre重组酶的表达。结论成功制备了rtTALAP-1/LC-1转基因小鼠,其靶基因表达的诱导反应性和肝靶向性均良好,为最终制备双调控型丙型肝炎病毒(HCV)转基因小鼠模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9.
目的建立调控因素存在下表达丙型肝炎病毒(HCV)NS3/4A丝氨酸蛋白酶的转基因小鼠。方法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可受Tet-On调控系统和Cre-LoxP基因敲除系统双重调控表达HCV NS3/4A丝氨酸蛋白酶的真核表达质粒PBI-Ⅲ/LoxP-Luc-PolyA-LoxP-NS3/4A。该重组质粒线性化后,经显微注射制备转基因小鼠。首建鼠及经PCR检测阳性的子代鼠与C57BL/6小鼠交配传代。选择部分F2鼠与已经稳定建系的转基因小鼠Lap杂交,利用在体生物发光成像系统(BLI)检测肝脏稳定表达荧光素酶(Luc)报告基因的经盐酸强力霉素(Dox)诱导的双转基因子代鼠,并选择性针对稳定表达系传代扩群。结果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显示重组载体构建成功。经PCR检测得到6只转基因首建鼠,其中3只可繁殖传代并持续检测到阳性子代鼠。BLI结果显示,由其中1只首建鼠传代而来的不同F2鼠与Lap鼠杂交得到的部分双转基因鼠肝脏部位发光信号强烈,表明这些小鼠肝细胞内报告基因Luc特异高效表达。结论建立了转基因小鼠NS3/4A,并筛选到调控因素存在时转入外源基因特异稳定表达的转基因小鼠,为进一步建立严格调控型表达NS3/4A蛋白酶的小鼠模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0.
目的阐明腰椎间盘及腰神经根的影像学特征,比较CT和MRI的价值和限度。方法在53例正常腰椎间盘的CT图像、40例正常腰椎间盘的MRI图像上,对腰椎间盘主要结构及腰神经根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影像学观察和测量。结果获得腰椎间盘及腰神经根的影像学特征和相关测量参数,左、右侧之间腰神经长度及宽度无显著性差异。CT对穿刺线的骨性标志点上关节突显示优于MRI,MRI对软组织密度分辨力较CT高。结论CT、MRI是确定经皮腰椎间盘穿刺路径的重要手段,能显示腰椎间盘及腰神经根。应首先选择CT检查,对疑似软组织病变者再联合MRI检查,以提高穿刺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