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6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110篇
医药卫生   428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1篇
  1978年   5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HIV感染者关爱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30例因吸毒而感染HIV者,通过在心理、行为、就业、参与家庭和社区活动多方位健康教育及相关干预,探索澄江县HIV感染者关爱模式。[方法]采用改良的人群访谈表了解目标人群、一类知情人和相关人员的各种认知态度;运用SAS表(焦虑自评量表)和SDS表(抑郁自评量表)从实际中和统计意义上认识HIV感染者“焦虑”与“抑郁”状态,为采取关爱措施提供依据。[结果]HIV感染者对AIDS传播途径有较高知晓率;治疗、经济、生育是HIV感染者前三位的需求。父母、妻子或丈夫、工作人员是HIV感染者最希望得到其关爱的人;一类知情人员对HIV感染者关心和同情的人数第二次调查比第一次调查时明显增多,对感染者提高治疗帮助是一类知情人员目前急需得到的支持。[结论]我县在多年实施艾滋病防治综合措施实施的基础上,目前是推进艾滋病关爱研究进而建立关爱模式的较好时机。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负压闭式引流(VCD)技术在断肢再植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用VCD对13例肢体离断伤患者进行治疗。术后用50-60kPa中心负压吸引5-7d后全部行二期中厚皮片植皮。结果:用VCD5-7d后,本组创面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其肉芽组织新鲜,呈粉红色颗粒状,触之易出血,无局部及全身并发症发生,行二期中厚皮片植皮后创面愈合。离断肢体全部存活。结论:VCD可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减轻组织水肿,降低感染率,不影响再植肢体的远端血供,用于断肢再植中效果好。  相似文献   
83.
医疗慈善负重前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每年需救济的灾民有6000多万.60岁以上的老人有14亿.残疾人6000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37500多万.城镇享受低保的生活困难人口2000多万.还有近200万流动儿童失学辍学……过去的2005年.无疑是中国慈善事业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让贫困的待援者感受到希望的一年。就在这一年.温家宝总理第一次在《政府工作报告》里写进了“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八个大字。继而,民政部公布了第一部《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第一部关于慈善的法律也正在制定中。  相似文献   
84.
2005年6月,我院儿科门诊收治23例二乙烯酮中毒患儿,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5.
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是一个多部门协作、多环节连续的过程。其管理模式存在着管理环节的不连贯性、管理制度的非标准性、工作方式的随意性、个人责任的不明确性和实施记录的非系统性等5个缺陷特征。针对这些问题引入了ISO9000动态的、具备防错与纠错功能的、保证质量管理水平螺旋式不断上升的体系。通过系统性的溯源。找出原因,并实施有效的纠正,防止差错的重复发生。新的管理流程重点突出了对过程管理的特点。确定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的整体预期目标,实施预期目标的分段管理。重点加强对流程各个环节实施过程的管理,实现整个流程的优化和持续改进。强调质量记录,保持和实现流程过程各个环节的可追溯性。  相似文献   
86.
大肠埃希菌氨基糖苷酰基转移酶基因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的耐药谱、氨基糖苷酰基转移酶基因(aac)的分布规律及其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相关性。方法:琼脂稀释法测定无菌体液分离的44株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等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聚合酶联反应(PCR)法测定酰基转移酶基因型aac(3)-Ⅰ、Ⅱ和aac(6’)-Ⅰ。结果: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为45.45%(20/44),对亚胺培南(IPM)、关罗培南(MEM)的耐药率为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低(〈20%),对左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60%),对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8.18%、56.82%、61.36%。氨基糖苷类耐药模式TG(妥布霉素、庆大霉素)〉TGA(妥布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T(妥布霉素)〉G(庆大霉素),分别占36.36%、18.189/5、6.82%、2.27%。氨基糖苷酰基转移酶基因检出以aac(3)-Ⅱ最高,占52.27%(23/44),aac(6')-Ⅰ次之,占29.55%(13/44),aac(3)-Ⅱ和aac(6’)-Ⅰ同时检出者占15.91%(7/44),未检出aac(3)-Ⅰ。ESBLs阳性株的aac(3)-Ⅱ、aac(6’)-Ⅰ检出率分别为60%、50%,高于ESBLs阴性株的45.81%、12.51%。TG模式与其耐药基因aac(3)-Ⅱ符合率较高为93.75%(15/16)。结论:本地分离大肠埃希菌氨基糖苷类耐药模式以TG为主,酰基转移酶基因以aac(3)-Ⅱ为主,aac(6’)-Ⅰ次之,aac(3)-Ⅰ罕见。  相似文献   
87.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X线征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现已成为大中城市妇女占首位的恶性肿瘤。高频乳腺钼靶摄影是早期发现和诊断乳腺癌最主要且有效的方法。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为乳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了提高对该型乳腺癌的诊断水平,笔者收集本院2003年6月至2005年7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41例,并结合临床对其X线征象作一回顾性分析。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41例均为已婚女性,年龄31 ̄75岁,平均48岁,其中41 ̄60岁31例(76%)。病程1d ̄20年,其中19例(46%)为2 ̄3个月。自觉肿块迅速增大6例。触诊:乳腺局限性增厚1…  相似文献   
88.
目的评价干扰素α2b(anferon,安福隆)的长短程疗法抗慢性乙型肝炎(CHB)病毒疗效。方法治疗短疗程组21例,长疗程组3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检测血清HBVDNA、HBV血清学标志、血常规及丙氨酸转氨酶(ALT)。结果安福隆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长疗程组HBVDNA明显高于短疗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T复常率明显高于短疗程组(P<0.05)。结论安福隆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长疗程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短疗程组,可作为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89.
为探索针刺治疗慢性脊髓损伤的作用机理,采用大鼠后路渐进性脊髓压迫动物模型,然后手术减压,并进行电针治疗.观察联合行为评分(CBS)、体感诱发电位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的免疫组化变化.结果发现脊髓损伤后NGF和TrkA在神经元及胶质细胞表达增强,经过电针治疗后,NGF和TrkA在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表达下降;体感诱发电位检测和CBS评分显示,电针组明显优于减压组,电针组与减压组比较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表明电针治疗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的行为功能恢复是通过内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TrkA介导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90.
肝移植病区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移植病区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对我院2001~2002年肝移植病区各类标本首次分离的1035株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移植病区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6.3%;其次为革兰氏阳性球菌(25.0%)和真菌(18.7%).最常见的5个菌种依次是表皮葡萄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病原菌分离部位以痰、血液、胆汁为主,占86.4%.细菌的耐药现象严重,常见菌种基本上都呈多重耐药,但革兰阴性杆菌对泰能耐药率相对较低.没有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结论加强肝移植病区的细菌分离及耐药性监测,对于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感染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