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7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观察非接触式球囊标测系统(EnSite 3000系统)指导右室心肌病并复杂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射频消融的有效性.方法:右室心肌病并室速2例患者经心室刺激诱发出室速后,使用EnSite 3000系统标测室速的起源点、出口和(或)慢传导区,然后使用温控大头导管在室速起源点和出口作环形消融或横跨慢传导区进行线性消融.术后反复刺激并异丙肾卜腺素诱发.结果:2例患者术中均分别诱发出3种不同形态、不同频率的室速,其中2种起源于右室流出道中间隔,2种来源于下后壁,2种起源于侧后壁,均消融成功.静滴异丙肾七腺素均未诱发室速,术中、术后无任何并发症发生.随访7~8个月,服用胺碘酮0.2 qd,美托洛尔12.5 mg/qd或bid,未发作心动过速.结论:EnSite 3000系统能成功指导右室心肌病并复杂性室速的射频消融.  相似文献   
42.
目的:总结分析缺血性胸痛时心电图aVR导联抬高患者冠状动脉动脉病变的特点,以及aVR导联对心肌缺血提示的敏感性。方法:入选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住院患者100例,患者缺血性胸痛发作时心电图或运动负荷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胸前多个导联ST段不同程度压低。比较其冠状动脉动脉造影结果与心电图aVR导联和胸前导联ST-T变化的关系。结果:心电图aVR导联抬高的患者冠状动脉动脉造影结果显示为左主干病变22例,粗大的前降支近段病变36例,3支病变32例,其它10例。aVR导联抬高越明显,冠状动脉动脉造影结果为上述结果相关性越强;aVR导联ST段抬高与冠状动脉动脉造影阳性的相关性较其他导联S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B型脑钠肽(BNP)与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的关系,并探讨二者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CI)中TIMI血流的关系。方法:入选诊断为ACS患者156例[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STEMI)52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4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63例],对照组(非冠心病)60例,测量血小板计数(PLC),MPV,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数值,并观察分析和MPV与STEMI患者PCI中TIMI血流的关系。结果:同对照组相比ACS组中BNP明显升高[STEMI(267.4±51.3)ng/L,NSTEMI(245.7±46.2)ng/L,UAP(172.2士32.5)ng/L,对照组(46.6士10.7)ng/L];hsCRP明显升高[STEMI(12.5±2.3)mg/L,NSTEMI(13.8±3.7)mg/L,UAP(10.9±2.4)mg/L,对照组(5.1士1.2)mg/L];MPV明显升高[STEMI(10.6±0.22)fl,NSTEMI(12.8±0.19)fl,UAP(11.6±0.27)fl,对照组(9.1±0.18)...  相似文献   
44.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低氧诱导因子-1α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测定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血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及急诊PCI术后的HIF-1α水平的变化,探讨HIF-1α水平与心肌梗死范围的关系以及心肌梗死患者HIF-1α水平演变和急诊PCI治疗对HIF-1α水平的影响.方法 入选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按治疗方式分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组(25例)和未行急诊PCI术组(25例);另设对照组(25例).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取入院后即刻、发病后9h、12h、24h、48h、168h等的外周静脉血;对照组仅取空腹血一次,用ELISA法测定HIF-1α水平.结果 对照组HIF-1α水平为(47.40±31.16)pg/mL;急诊PCI术组在入院即刻、发病后9h、12h的HIF-1α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其水平随时间增加而递减;而在发病后24h,48h、168hhIF-1α的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急诊PCI术组入院即刻、发病后9h、12h、24h的HIF-1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以12h的HIF-1α达高峰;而发病后48h、168h的HIF-1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入院即刻HIF-1α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范围呈正相关;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非PCI组HIF-1α水平持续24h升高;急诊PCI术可显著降低HIF-1α水平.  相似文献   
45.
目的明确不同心律和瓣口大小条件时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的效果及左房压和肺动脉压改善的情况。方法110例患者PBMV术前及术后即刻分别用常规心导管法测肺动脉压和左房压;术前及术后第3天彩色多普勒测二尖瓣口面积。结果PBMV术后二尖瓣口面积显著扩大,较术前增加约70%;术后即刻肺动脉压和左房压分别下降(14.23±11.04)mmHg和(9.43±6.32)mmHg;合并心房纤颤者,后者改善较窦性心律者差(P=0.017和P=0.041),但瓣口面积的改善两者无差异。不同的狭窄程度对手术效果无显著的影响。结论成功的二尖瓣球囊成形术能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和支架植入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总结 68例已行PT CA和支架植入的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 ,其中 82处病变进行PTCA术 ,76处病变植入支架 ,2例术后 1个半月至 4月再发心绞痛 ,1例术后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及下腹腔血肿 ,无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结论 :PTCA和支架植入术是冠心病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7.
世界上首台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于1972年由英国学者Hounafield和Ambrose研制成功,当时的CT仅用于脑部扫描,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及完善,当前的CT已步人第4,5代,它不仅具有极高的时间、空间、密度分辨率,也有先进的后处理软件和心电门控技术,这些科技使新一代CT能够进行全身各部位的检查,尤为突出的一点是64层螺旋CT可做到各向同性扫描,仅需一次横断扫描,冠状、矢状及特殊角度的切面均可用同质量的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Reconstruction;MPR)图像来替代直接扫描图像,不仅节约了扫描时间,病人更加舒适.[第一段]  相似文献   
48.
选择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2004-01/2006-12收治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40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立即将提取的骨髓单个核细胞群分3次缓慢注入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进行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移植前、移植后5d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径、左心室收缩末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移植5d后左心室舒张末径较移植前缩小(1.20±3.77)mm(P>0.05),左心室收缩末径较移植前缩小(4.50±4.52)mm(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较移植前提高(10.65±9.83)%(P<0.01)。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明显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短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49.
目的: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已成为治疗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主要方法,支架治疗策略的选择成为主要技术问题,文章对冠脉造影后的血管狭窄分析和血管内超声成像的血管分析应用效价进行探讨.方法:根据文献报道对冠状动脉造影血管狭窄分析及血管内超声在冠脉支架置入前后的应用,结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前后的血管造影及血管内超声的应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状动脉造影对支架置入前后的影像学造影检查,只能观其血管外壁形态、血流变化.对管腔黏膜病变情况、内支架贴壁情况,支架是否完全对称性扩张,以及支架对病变段的覆盖情况,不能精确显示.血管内超声对靶血管的狭窄程度、血管内斑块及黏膜病变情况能够精确实时显示,可实时显示支架是否完全扩张,支架扩张是否均匀对称,支架对血管壁斑块的挤压支撑情况如何.结论:血管内超卢在冠脉支架置入前后的应用,较冠状动脉造影更能全面的评价血管内病变情况,对支架的选取策略及支架释放后的评价与指导,防止血管内再狭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0.
<正>冠状动脉(冠脉)畸形是一种罕见的先天发育性畸形,不同的冠脉畸形对心脏供血的影响各异,其中单支冠脉畸形(SCA)是指单支起源于主动脉的冠脉为全心活动进行血液供应[1-3]。左冠状动脉(左冠)缺如代表整个心脏由唯一右冠状动脉(右冠)供血,目前SCA以右冠缺如报告多见而左冠缺如罕见。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2021年7月27日收治1例先天性左冠缺如患者,现将其诊疗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