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医药卫生   19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姜慧卿 《临床荟萃》1991,6(10):435-436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隆氏病(Crohn Disease,CD).三十余年来IBD的药物治疗主要局限于柳氮磺胺吡啶(Salicylazosulfapyridine SASP)和皮质类固醇,尽管收到了一定疗效,但常发生较严重的副作用.近来研究表明免疫抑制剂和甲硝哒唑(Metronidazole)对CD有效;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Corticotropin,ACTH)对某些重症UC疗效明显.本文仅就IBD的药物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2.
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的争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姜慧卿 《临床荟萃》2003,18(20):1156-1157
胃食管反流病 (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是由于下食管括约肌 (loweresophagealsphincter,LES)功能障碍引起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 ,以致食管下段黏膜较长时间与酸性 ,或酸性加碱性反流物接触 ,使该处黏膜发生化学性炎症。反流物刺激食管黏膜可引起一系列慢性症状和食管黏膜损害。GERD的发病机制是对立统一破坏的结果 ,即当食管黏膜上皮与胃内容物长时间接触时 ,反流物的攻击力超出健康食管上皮的承受能力 ;或上皮与胃内容物接触时间基本正常 ,但反流物攻击力强、食管存在上皮缺陷时 ,均足以产生食管黏膜损伤、GERD ,甚至食管…  相似文献   
23.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了15例糖尿病患者血浆cGMP、血清胰岛素、C-肽基础及服糖后的血浆水平,并从它们的关系上进行研究观察以探讨胰岛素的作用机理,从而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胃粘膜和血浆中ghrelin的变化。方法采用sp法检测36例肝硬化患者胃黏膜ghrelin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ghrelin水平。结果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胃粘膜ghrelin表达及血浆ghrelin均高于无腹水者(21.29%±4.51%对16.97%±5.51%,P<0.05;4.52±3.61ng/ml对2.21±2.03ng/ml,P<0.05),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较无肝肾综合征患者胃粘膜ghrelin表达无明显差别(19.51%±6.35%对17.97%±5.17%,P>0.05),而血浆ghrelin却明显增高(4.76±3.45ng/ml对2.13±1.96ng/ml,P<0.05)。结论ghrelin的增高对失代偿期肝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起一定的作用。血中ghrelin水平的升高与肾功能障碍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5.
幽门螺杆菌(Hp)感染引起的胃黏膜上皮细胞动力学改变在其致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Hp感染诱导的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增加,可导致细胞丢失性疾病,如萎缩性胃炎,而长期Hp感染诱导的细胞过度增殖,又可致增殖性病变如胃癌,其确切机制仍不清楚。Hp是否通过细胞周期调控异常,进而影响胃上皮细胞生长的研究尚少有报道。  相似文献   
26.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首次破裂出血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复习总结了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以及首次破裂出血的预防抵措施。  相似文献   
27.
肝干细胞的基础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脏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很早就有人提出肝千细胞存在的假说。1958年Wilson和Leduc在研究小鼠营养性肝损伤的修复机制中发现,增殖的毛细血管细胞(终末胆管细胞)具有干细胞样特性,可分化为肝细胞及胆管细胞,于是首次提出原始肝细胞的概念。这一研究提示肝内可能存在具有双向或多向分化潜能的肝干细胞或肝祖细胞。从定义上讲,肝干细胞应当具有无限增殖能力及多向分化潜能。体内有多种细胞符合肝千细胞的特征,如肝脏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的胎肝干细胞及成肝细胞、成年肝内存在的兼件肝干细胞及其子代细胞卵圆细胞、特定情况下的成熟肝细胞和骨髓/造血干细胞等。  相似文献   
28.
自发性食管巨大血肿1例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3岁,主因胸骨后及剑突下疼痛3天入院.3天前于静息状态(坐位)时突然出现胸骨后及剑突下疼痛,为持续性钝痛,有憋胀感,伴吞咽疼痛及吞咽梗阻感,时有疼痛突然加剧,持续1分钟左右自行缓解.  相似文献   
29.
肝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与肾血管调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肾综合征系一种可逆性、“功能性”肾功能衰竭,常发生于进展期肝硬化和严重循环功能衰竭患者,其典型特征表现为内脏动脉血管扩张和心输出量减少,最终导致患者肾脏血管收缩。本文就肝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肾血流调节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肠道菌群中肠杆菌科细菌的分类和定量与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粪便定量培养的方法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粪便进行定量培养,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UC患者,肠杆菌科中有8种细菌是常见菌,其中又以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奇异变异杆菌较为常见,而在细菌检出数量中,弗劳地枸橼酸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在UC组与对照组差异最为明显.结论 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两者均能产生大量的硫化氢,这两种细菌的出现在UC发病中的作用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