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0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匙形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5月至2009年6月对收治的2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匙形钢板治疗。结果术后随访时间8-14个月,平均11.5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3周,根据Harris功能评价标准进行评定,优22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9.3%。结论股骨近端匙形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灵活、固定可靠的优点,其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2.
例1:男,69岁,右手中指基底尺侧疼痛8个月。X线检查右手中指基底部尺侧骨质缺损。截指手术中见右手中指第一节指骨骨质缺损,骨髓腔内含鱼肉样肿瘤组织。病理检查:镜下瘤细胞构成小巢状或腺泡状,间有少量纤维组织和丰富的血窦样毛细血管围绕  相似文献   
33.
肿瘤合并贫血患者血清前白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春妮  陈红  周炎 《医学综述》2014,(9):1725-1727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检测血清前白蛋白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肿瘤科收治的肿瘤患者150例,采用常规方法检测外周静脉血血红蛋白(Hb)浓度,并依据患者Hb检测结果分为贫血组和Hb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贫血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均低于Hb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b正常组比较,贫血组患者更容易出现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蛋白水平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合并贫血时,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蛋白降低发生率高,提示这类患者可能存在营养状况负平衡,为临床营养支持治疗介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基因(COX-2)的两个功能性单核苷酸多态(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研究对象为254例经组织学确诊的胃癌病例和304例按年龄、性别进行匹配的无肿瘤史的社区对照人群.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测定COX-2基因-1195G/A多态,错配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IRA-PCR)测定COX-2基因8473T/C多态的基因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胃癌风险的关系,并探讨不同环境因素在其中所起的影响.结果:COX-2.1195GG、GA和AA三种基因型以及8473TT、TC和CC三种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频率分布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也未发现COX-2 SNP-1195G/A以及SNP8473T/C与胃癌的风险度关联有统计学意义(SNP-1195 GA AA:校正OR=1.09,95%CI=0.70-1.67;SNP8473 TC CC:校正OR=1.18,95%CI=0.83-1.69).结论:COX-2-1195G/A和8473T/C多态性可能与胃癌易感性无关,尚需进一步大样本量的研究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35.
2006年6月16日上午11时,我所接到报告称宁波市某高校数名学生发生腹痛腹泻等症状。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认定为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调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6.
周炎  孙业桓  魏伟 《安徽医药》2001,5(2):96-98
目的 比较非甾体抗炎免疫药(NSAIDs)与慢作用抗风湿病药(SAARDs)合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对萘丁美酮(NAB)+甲氨喋呤(MTX)和萘普生(NAP)+MTX两组病人采用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同时查阅病人的病历和各种化验单。资料采用Epi info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病人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出现率除胃痛的差异有显性(P<0.05)外,其余的不良反应出现率之间的差异均无显性(P>0.05)。结论 在RA治疗上常采用的NSAIDs与SAARDs合并用药中,并未体现出COX-2选择性抑制剂NAB合用MTX在不良反应方面优于NAP合用MTX。  相似文献   
37.
28例小腿GustiloⅢB型骨折行急诊清创有限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固定术,Ⅱ期对软组织缺损及骨外露行皮(肌)瓣修复,随访18~32个月,25例骨折愈合。该术式治疗GustiloⅢB型骨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血清胚抗原变化。方法 2008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6例,给予吉非替尼口服250mg/d,直至出现疾病进展或副作用不能耐受而停止治疗。结果 36例均可评定疗效,临床受益率为77.8%。11例获PR,17例获SD,11例获PD,总有效率30.6%,疾病控制率为77.8%。中位随访时间9个月(1~33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9个月。1年生存率38.9%,2年生存率22.2%。最长1例存活30.3个月。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腹泻,肝功能异常等。患者癌胚抗原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特别女性和腺癌更加明显,毒副反应相对较轻,血清癌胚抗原水平可以作为检测吉非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指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研究Cullin1在胃癌细胞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Cullin1、临床分期与患者生存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GC-7901、BGC-823胃癌细胞与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中、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Cullin1蛋白表达差异.我们利用已经构建的胃癌数据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92例胃癌组织中Cullin1表达.结果:我们研究发现,SGC-7901、BGC-823胃癌细胞中Cullin1表达水平均高于胃上皮细胞株GES-1(P<0.01).胃癌组织中Cullin1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P<0.01).Cullin1过表达与胃癌TNM分期(P=0.011)、浸润深度(P=0.035,T1-T3与T4)及淋巴结转移(P=0.036)显著相关.此外,我们发现Cullin1的高表达与胃癌患者较差的总生存时间及3年生存率明显相关(P=0.042,0.026).Cox回归分析显示,Cullin1表达是胃癌患者3年生存率的一个独立的预后因子(P=0.028).结论:我们的数据表明,Cullin1可作为胃癌淋巴结转移、预后以及潜在治疗的一个重要标志和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