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医药卫生   64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引起的颈动脉狭窄是脑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严重的脑卒中会导致残疾甚至死亡。研究表明,颈动脉狭窄在老年人(>65岁)中的发病率大约为6.9%[1]。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以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两种方法为主,患者年龄、颈动脉狭窄程度、斑块稳定性、心  相似文献   
22.
目的 研究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tearoyl-CoA desaturase 1,SCD1)对被动吸烟小鼠肺部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组、SCD1抑制剂(CAY)组、吸烟(Smoke)组及吸烟加抑制剂(Smoke+CAY)组,每组11~14只,记录各组小鼠体重及肝脏系数。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CON组与Smoke组内SCD1表达水平。肺组织HE病理染色、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蛋白浓度测定及细胞计数比较肺部炎症损伤水平。ELISA检测BALF中TNF-α、IL-6、IL-1β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浆中IL-4、IL-10、IL-13水平。结果 被动吸烟小鼠肺内SCD1水平升高。给予SCD1抑制剂后,小鼠体重减轻、肝脏系数降低。Smoke+CAY组小鼠较其他组肺部炎症改变明显,BALF中蛋白浓度、细胞计数、TNF-α、IL-6、IL-1β水平均明显升高。各组血浆中IL-4、IL-10、IL-13水平变化不明显。结论 吸烟后小鼠肺内SCD1水平升高,且抑制SCD1会加重被动吸烟小鼠肺部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23.
随现代医学影像检查方法的进步,颅内多发性胶质瘤检出率逐年提高,但仍属少见病例,现将我们收治的2例患者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例1,女,74岁,左下肢无力伴头痛持续加重2w于2012年1月3日入院.检查:神清合作,左侧肢体瘫痪,上肢肌力Ⅲ级,下肢肌力IV级,腱反射活跃,Babinski征阳性.头部MRI扫描显示右额顶部、左侧枕叶占位性病变.临床诊断:脑胶质瘤多发性.于2012年2月3日在全麻下施右额顶部开颅,切除肿瘤,病理诊断:胶质母细胞瘤.对侧枕叶病灶未予处理,术后头痛症状消失,左侧肢体瘫痪程度有改善,术后7d拆线,好转出院.追踪观察,出院后3m左右,因肿瘤复发死于高颅压、脑疝(见图l~图4).  相似文献   
24.
张树东  周建  田壮  刘长振  姚琦 《武警医学》2019,30(11):936-940
 目的 优化表达和纯化方式,制备出具有正确空间结构且纯度和产量较高的骨质疏松疫苗载体Qβ病毒样颗粒(Qβvirus-like particles,Qβ-VLPs)。方法 在基因合成时删除A1基因序列中Qβ衣壳蛋白终止密码子之后的序列,只合成Qβ衣壳蛋白的基因序列。将Qβ衣壳蛋白基因序列克隆到pET30a载体质粒上,用BL21(DE3)、BL21(DE3)pLysS、Rosetta(DE3)三种不同菌株进行蛋白表达,然后用SDS-PAGE和透射电镜验证是否表达出Qβ-VLPs的正确结构。设置2个蛋白表达诱导剂IPTG( Isopropyl β-D-1-thiogalactopyranoside,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浓度和3种菌体破碎方式,分别优化蛋白表达条件和菌体破碎方案,然后将得到的Qβ-VLPs上清液通过硫酸铵聚沉、高速离心和分子筛分选进行Qβ-VLPs的纯化。结果 仅BL21(DE3)pLysS菌株可以表达出SDS-PAGE中呈现5-6聚体、透射电镜下呈现25~30 nm球形结构的Qβ-VLPs。使用0.5 mM浓度的IPTG表达的Qβ-VLPs产量较0.2 mM时高2.8倍,使用超声破碎菌体的方式可以获得较高的蛋白分离效率。将Qβ-VLPs上清液通过本实验过程中的方案进行纯化后纯度可达90%左右。结论 该实验探索出具有正确空间结构、组成单一且纯度较高的Qβ-VLPs的制备方案,为相关疫苗制备和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探讨头孢噻肟结合中成药对婴幼儿肺炎患儿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对未能住院的42例婴幼儿肺炎采用头孢噻肟结合中成药治疗,并对其治疗前及治疗7d后的血CRP水平、临床症状和体征等进行评估。结果:总有效率为81.0%;血CRP水平从治疗前的(45.27±15.70)mg.L-1降至(10.38±7.26)mg.L-1,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头孢噻肟结合中成药对婴幼儿肺炎患儿的血CRP有较好的干预效果,该方法治疗婴幼儿肺炎是可取的、有效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快速交换球囊扩张导管技术制备兔单纯脊髓压迫损伤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麻醉成功后备皮,以T10为中心取背部正中切口,长约4cm,显露T8~T11,假手术组(A组)行T8一侧椎板切除,不置入球囊;对照组(B组)将T8一侧椎板切除后置入球囊达T10水平,不扩张球囊;实验组(C组)行T8一侧椎板切除后,将球囊通过T8置入达T10水平,将球囊快速充起,占据椎管前后径约30%,术中采用CT平扫确定球囊位置并记录球囊扩张达到占位程度时的压强值并维持此压强值压迫48h。术前和术后48h行体感诱发电位(SSEP)检查并记录图形和数值变化,采用改良Tarlov评分记录各组术后48h动物后肢活动情况。同时记录各组兔术后1d、2d体重下降值和饮食量。术后2d各组随机选取5只实验兔取出以T10为中心脊髓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每组剩余3只均以T8为中心上下约0.5cm范围进行拆线,B、C组将球囊内压力减为负压后将球囊轻轻抽出,最后缝合切口,继续观察并记录术后4d、7d、14d时体重下降值及饮食量。结果:C组造模球囊扩张达到椎管前后径30%占位程度时球囊内压强为67.23±22.34k Pa,95%置信区间为(48.55~85.91)k Pa。造模术后C组SSEP波幅显著性降低,与A、B组术后及C组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48h改良Tarlov评分A组(6.00±0.00分)与B组(5.88±0.35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与C组(1.13±0.35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2d、4d、7d、14d时3组兔体重下降值及饮食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4d时体重恢复至正常体重,术后7d时饮食恢复正常。结论:快速交换球囊扩张导管技术制备兔单纯脊髓压迫损伤模型可模拟临床急性脊髓压迫损伤的状态。  相似文献   
28.
<正>胎龄34~36~(+6)周的新生儿为晚期早产儿~[1],随着晚期早产出生率逐渐增加及存活率的不断提高,其长远问题,目前被逐渐重视。我们通过《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父母完成的儿童发育监测系统(ASQ)》对晚期早产儿12~30月龄神经精神发育水平进行评估,并对达到干预标准病例进行相应的进一步检查和干预。现在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比较不同麻醉方式下施行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01-2013-01我科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并成功随访的患者296例,其中171例行局麻,125例行全麻.对比分析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近期GOS评分、半年后ADL分级等指标.结果 局麻病例术后肺部感染率、应激性溃疡发生率、病死率低于全麻组,再次出血、脑积水发生率以及近期、远期病残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局麻下小骨窗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时间短、相对并发症少、节省住院费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0.
目的比较高分辨弥散加权成像(hDWI)和常规DWI(cDWI)检测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相关无症状性脑栓塞(ACE)的发生率及其特征。 方法连续入组2018年11月至2018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32例房颤消融患者,以及上海市东方医院2019年1月至2019年2月的18例房颤消融患者。消融前24 h进行头颅高分辨率DWI检查以除外近期脑栓塞事件,消融后48 h内重复hDWI和cDWI检查。比较同一患者消融术后hDWI与cDWI中ACE的发生率、数量、大小和位置。 结果与cDWI相比,hDWI显示急性ACE的发生率更高(70%对42%,P<0.001),ACE病灶数量明显更多(102对42,P < 0.001),且hDWI测量的病灶尺寸较大(5.42 mm对4.21 mm,P < 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受损(P=0.047)和术中激活凝血时间较低(P=0.003)与ACE发生相关。 结论hDWI能够更好地显示房颤消融相关ACE的发病情况及病灶特点。在评估ACE的研究中应考虑磁共振设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