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24篇
医药卫生   67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1.
真菌诱导子对人参毛状根皂苷生物合成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考察真菌诱导子对人参毛状根的生长和人参皂苷生物合成影响。方法 :提取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richumlagnarinm、青菜炭疽病菌Phomafiltrate、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num、黑曲霉Asperillusniger中的真菌诱导子与人参毛状根共培养 ,应用HPLC及比色法对培养物中总苷及几种单体皂苷进行分析测定。结果 :真菌诱导子不但能影响人参毛状根总苷的合成量 ,也能使某些单体皂苷消失或增加 ,如培养液中黑曲霉多糖诱导子增加到 20mg·L-1浓度时 ,使总苷含量增加到 3.649% ,而单体皂苷中Rg1和Re未检出 ,Rg2 和Rb1的含量则有明显增加 ,并可促进人参毛状根的生长。结论 :真菌诱导子对人参毛状根某些皂苷的合成具有特异性 ,同时也影响人参毛状根的生物量。培养过程中通过外源性诱导子的添加 ,有利于人参毛状根次生代谢产物的定向积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整体护理干预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数目相等的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整体护理。结果:对照组发生并发症15例,占30%;研究组发生并发症5例,占1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可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降低并发症,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能力,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急腹症患者的针对性护理方法。方法:对22例艾滋病合并急腹症患者分别进行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并给予针对性护理。结果:本组发生肠瘘3例,死亡5例;13例手术患者中,术后切口一期愈合5例,切口感染延期愈合4例,不愈合3例。结论:积极治疗和针对性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内分泌腺来源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EG-VEGF),也称为prokineticin 1,属于最新发现的细胞因子prokineticin家族。EG-VEGF主要表达于内分泌组织,包括前列腺、卵巢、肾脏、胎盘等。在合适的条件下,EG-VEGF可以被低氧、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调控,以及激活MAPK和PI3K/AKT等主要的信号通路或诱导IL-8等血管生成因子,以促进细胞的增殖、迁移、小管形成等。目前大量研究表明,EG-VEGF在胎盘发育过程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一旦失调会导致一些胎盘妊娠性疾病。本文现将EG-VEGF在病理性妊娠疾病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构建石墨烯-依来铬青蓝R(GO-ECR)免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高灵敏检测CA19-9的新技术。方法化学法合成氧化石墨烯并滴涂于电极表面,通过循环伏安法电沉积制作GO-ECR修饰玻碳电极,在偶联剂EDC和NHS作用下以共价键合方式将CA19-9抗体固定于修饰电极表面,固定的抗体与CA19-9发生免疫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铁氰化钾溶液作为检测探针,对比免疫反应前后铁氰化钾响应信号的差异,利用信号降低程度与CA19-9浓度正相关,实现对CA19-9的特异性高灵敏检测。结果该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CA19-9的线性范围为0.05~500 U/mL,检测限为0.01 U/mL,且能准确测定临床血清样本CA19-9的浓度。结论构建的GO-ECR免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可以简单、准确、特异地检测CA19-9。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鼓膜成形术治疗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 2016 年 6 月 ~2018 年 3 月收治的 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 127 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 63 例和观察组 64 例。 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氧氟沙星滴耳液治 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鼓膜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后 6 个月、术后 12 个月、术后 24 个月鼓膜愈合率、听力改 善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复发率。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75% ( 60/64 ),高于对照组的 80.95% ( 51/63 )( P <0.05 );术后 6 个月、 术后 12 个月、 术后 24 个月观察组鼓膜愈合率、 听力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 ( P <0.05 );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12% ( 2/64 ),低于对照组的 17.46% ( 11/63 )( P <0.05 );观察组复发率为 1.56% ( 1/64 ),低于对照组的 12.70% ( 8/63 )( P <0.05 )。 结论:鼓膜 成形术治疗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效果确切,可促进鼓膜愈合,改善听力,预防复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背景:可降解支架被认为是血管介入领域继球囊扩张血管成形、金属裸支架、药物洗脱支架后的第4次革新,镁合金支架是目前可降解支架的研发热点。目的:综述可降镁合金血管支架的研究现状,探讨其存在的缺点及研究应用趋势。方法: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2001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录的可降解镁合金血管支架相关研究内容,分析其研究现状及进展。结果与结论:镁合金作为可降解血管支架的体外研究集中在镁合金降解速度、生物相容性及镁合金对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影响。目前的研究显示镁合金支架降解过快仍然是限制其大规模临床应用的主要原因,靶血管在置入支架后需要6-12个月的重建修复期,支架应在这段时间内提供机械支撑,现有的可降解镁合金支架尚难以达到这一要求。为提高镁合金支架的耐腐蚀性能及生物相容性,一方面可以考虑选择耐腐蚀性能更好的合金元素,另一方面通过支架涂层等表面改性技术来提高支架的抗腐蚀性能与生物相容性,也是未来镁合金支架研发的一大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NLR)联合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例(MLR)预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人工肝治疗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收治的81例第一次行人工肝治疗的HBV-ACLF患者,根据90?d的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63例和死亡组18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相关因素与人工肝治疗的HBV-ACLF患者疾病转归的关系,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联合ML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两者联合预测HBV-ACLF患者人工肝治疗短期预后的价值。结果 人工肝治疗死亡组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肌酐、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NLR、MLR、C反应蛋白(CRP)均高于生存组(P?<0.05),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低于生存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NLR [OlR=3.719(95% CI:3.525,3.942)]和MLR[OlR=2.335(95% CI:2.161,2.596)]为预测HBV-ACLF 患者人工肝治疗90 d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PTA [OlR=0.729(95% CI:0.550,0.967)]为预测其预后的保护因素。AUC显示:NLR联合MLR的AUC相对最高,为0.921(95% CI:0.876,0.966)。NLR联合MLR可提高预测人工肝治疗的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敏感性[76.0%(95% CI:0.723,0.806)和特异性[92.0%(95% CI:0.882,0.957)]。结论 PTA和系统性炎症指标(NLR、MLR)与HBV-ACLF患者人工肝治疗短期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面肌痉挛是神经内科常见病,一直缺乏特殊有效的药物治疗。近年来,A型肉毒毒素(BTXA)在治疗面肌痉挛及局部肌张力障碍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效。本组选自2004年10月至2006年5月在我院神经科门诊就诊的35例面肌痉挛患者,使用BTXA局部注射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治疗护理的体会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