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01.
人造血管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对尿毒症病人常采用动静脉造瘘维持病人长期的血液透析以延缓生命。但由于老年人的皮肤松弛 ,皮下脂肪少 ,动脉血管粥样硬化 ,管径变细 ,弹性差及脆性增强等因素 ,加之透析次数增加造成的损伤 ,自身的动静脉瘘管会逐渐失去作用。所以 ,需采用人造血管建立动静脉内瘘。 1998年 8月 ,我们对 2例病人进行了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现将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例病人均为女性 ,年龄分别为 5 9和 68岁。临床诊断为 :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自身动静脉内瘘使用 1年后 ,丧失功能。1.2 手术方法在臂丛麻醉下行左…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基于亚太感染控制协会(APSIC)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指南在重症医学科患者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根据APSIC指南,结合参与研究的重症医学科实际情况,找出最佳循证证据及最佳临床实践路径,设计干预方案.选取观察组139例,对照组127例,观察组基于APSIC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RBSI)指南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操作.分析两组干预措施对预防CRBSI的效果,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是否发生CRBSI对照分析显示,形成完整诊断的CRBS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8),疑似CRBSI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静脉血栓(P=0.338)、其他并发症(P=0.1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于APSIC指南的循证干预并不能明显改善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但是,基于指南的实践干预组发生CRBSI的患者数少于对照组,说明基于APSIC指南的实践干预是有价值的,特别是Ⅰ级证据.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梅花针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急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荨麻疹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消风散口服、氯雷他定口服、梅花针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并采用荨麻疹瘙痒及严重程度积分、治疗指数和总Ig E评价治疗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西药组为72.5%,中药组为42.1%,梅花针联合耳穴贴压组为64.9%,西药组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梅花针联合耳穴贴压组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指数,西药组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与梅花针联合耳穴贴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梅花针联合耳穴贴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总Ig E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梅花针联合耳穴贴压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梅花针联合耳穴贴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花针联合耳穴贴压疗法在治疗急性荨麻疹上的疗效优于单纯中药消风散治疗,而且疗效与氯雷他定相当,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4.
β受体阻滞剂因具有很强的负性肌力作用 ,长期以来 ,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视为禁忌。近 2 0年来 ,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 ,在现有治疗心力衰竭药物基础上加用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有效的 ,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降低死亡率 ,提高生活质量。我们在常规强心利尿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收到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自 2 0 0 1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收入我院心内科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心功能NYHA分级Ⅱ~Ⅲ级 ,病因为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心脏病、风湿性…  相似文献   
105.
CT图像管理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 ,通过数字接口或视频接口获取或采集数字化影像 ,将获得的图像数据存储到高容量 ,高质量DVD ,RAM光盘中 ,便于查询、保存、翻拍。实现了无片化管理 ,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我院从1999年 9月~ 2 0 0 0年 10月处理病例 5 2 4 3人次 ,现将应用体会和价值介绍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系统配制 主机 :Pentium 4 5 0 ,内存 64M ,硬盘 5 2GB ;多制式非标准CT信号合成卡 ;光盘驱动器 ( 5 2GDVD RAM) ;特制专用工作台 ,专用软件包。 17高分辨率平面直角彩色显示器。激光打印…  相似文献   
106.
少见部位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及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鞘瘤起源于神经鞘膜雪旺细胞,可发生于任何有神经纤维的组织和器官,以四肢、椎管、劲部、纵隔、腹膜后等部位多见。现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5例少见部位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及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观察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确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92例,均使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用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对照组单用甲钴胺治疗,疗程均为12w.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总有效率69.57%,治疗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并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过改变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增加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细胞外基质合成及肾脏肥大等机制参与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与发展。抑制VEGF及其受体可能是治疗DN一条新的途径。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9.
高频设备在应用过程中辐射出的电磁辐射,危害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为控制电磁辐射,我们对全市的工业高频设备进行了全面防护,同时作了效果评价,现报告如下:1控制措施1.1塑料热合机 用电磁辐射阻波抑制器来控制热合机的电磁辐射。依据同轴谐波,定向辐射,抗阻匹配与屏蔽基本原理,利用模具辐射的散射能量,建立起反作场与陷波槽,对模具辐射起到抑制作用。1.2高频淬火 将淬火变压器、感应线圈及输出馈线用薄铝板屏蔽.观察窗用致密铜丝网屏蔽,屏蔽装置单独合理接地线,为消除淬火时的烟气,在淬火处上方安装了吸风罩。1.3高…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观察在四肢和多部位骨折患者中应用自制冷敷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医院收治的60例四肢及多部位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冷敷干预,观察组应用自制冷敷袋进行冷敷干预,比较两组冷敷前和冷敷12 h、24 h、48 h和72 h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肿胀分级,并统计疼痛和肿胀的症状消失时间、炎性相关并发症和冷敷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冷敷前至冷敷后72 h,VAS评分逐渐降低,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时间<0.05),并且冷敷后各时点VAS评分均以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冷敷后两组VAS评分差异逐渐增大,48 h达最大,以后且随着观察时间延长,组间差异逐渐降低(P交互<0.05)。观察组患者血清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冷敷前至冷敷72 h后的肿胀分级呈逐渐降低趋势,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