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9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口腔崩解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章行  黄育华  吴素香 《安徽医药》2009,13(8):861-863
口腔崩解片作为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剂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参阅国内外有关论文、综述、专利文献,分析总结口腔崩解片的特点、辅料选择及制备工艺的进展、质量评价方法,并分析口腔崩解片的应用前景发展方向,为我国开展药物新剂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纳洛酮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加用纳洛酮和舒血宁,评价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6.43%和73.33%;治疗组意识恢复时间较短.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能显著提高总有效率,缩短意识恢复时间,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纳洛酮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加用纳洛酮和舒血宁,评价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6.43%和73.33%;治疗组意识恢复时间较短。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能显著提高总有效率,缩短意识恢复时间,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4.
21世纪医学思维方式的新特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思维方式 ,是人在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所形成的认识事物、研究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 ,思维方式一旦形成 ,就是该历史时期人们相对稳定的思维格局或思维定势 ,影响和导引着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医学思维方式 ,就是作为医学主体的医学工作人员 ,在某一时期内认识医学对象、研究和处理医学问题起主导作用的思维模式。它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历史状况相联系 ,而任何社会历史的重大变革 ,都终将引起医学思维方式的转变。人类在长达 50 0 0多年的农业经济时代 ,主要运用的医学思维方式是感性直观的综合思维 ;在跨入工业经济时代的近 …  相似文献   
75.
目的:揭示影响肿节风药材反丁烯二酸含量的因素,为肿节风的开发利用和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建立反丁烯二酸的HPLC测定方法,并测定不同生长方式、生长年限、采收期、部位以及不同产地肿节风药材中反丁烯二酸的含量。结果:5个因素对肿节风反丁烯二酸的含量都有影响。栽培品比野生品高;3年生比2年和1年生的高;10月份采收的药材含量最高;茎、叶、根、果实中的含量依次降低;广东和浙江龙泉药材含量明显高于其它9个产地的药材。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肿节风反丁烯二酸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肿节风药材中该成分的质量控制。本研究结果为肿节风的开发利用和质量评价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 (VEGF2D) 和微淋巴管密度(MLD) 的表达 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取子宫内膜癌标本53 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20 例,以淋巴管特异性标 记物D2240 标记淋巴管并计数MLD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VEGF2D 和MLD 在子宫内膜癌、正 常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1) VEGF2D 和MLD 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及密度值(39/ 53 ,23. 54 ±7. 84) 均显著高于正常内膜组织(5/ 20 ,10. 48 ±1. 62) ( P < 0. 05) ;两者在淋巴结转移组的阳 性表达率及密度值(33/ 38 ,32. 05 ±3. 27) 也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6/ 15 ,20. 23 ±4. 57) ( P < 0. 05) ; VEGF2D 的表达在不同年龄、不同组织分化程度、不同浸润深度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在 临床分期的表达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2) 子宫内膜癌VEGF2D 的表达与MLD 存在相关 性,相关系数rs = 0. 398 ( P < 0. 05) ,VEGF2D 阳性组MLD (31. 17 ±2. 82) 较VEGF2D 阴性组MLD (16. 75 ±3. 63) 显著增高( P < 0. 05) 。结论 VEGF2D 在子宫内膜癌中呈高表达且与微淋巴管密度 (MLD) 呈正相关,其可能通过诱导淋巴管生成促进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可作为指导子宫内膜癌诊 治及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7.
蓝桉软胶囊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素香  孙静芸  盛春 《中国药业》2007,16(23):10-11
目的研究蓝桉软胶囊气相色谱(GC)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方法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选择适宜的程序升温条件对蓝桉软胶囊进行分析。结果获得了较为理想的包含特征信息的蓝桉软胶囊GC指纹图谱。结论用该研究确定的分析条件获得的指纹图谱可较全面地反映蓝桉软胶囊的化学成分,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8.
目的:建立夏桑菊提取物中总黄酮和槲皮素含量测定方法,优化夏桑菊提取工艺。方法:总黄酮和槲皮素的含量分别采用UV-VIS和HPLC测定方法,并以总黄酮和槲皮素的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夏桑菊的提取工艺。结果:夏桑菊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每次用20倍量的65%乙醇提取3次,每次提取时间为1.5小时。结论:含量测定方法可靠,提取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79.
80.
叶英响  陈烨  翁夏蒙  吴素香  石森林 《中草药》2017,48(21):4425-4431
目的考察不同类型六味地黄丸的物质组释放动力学特征,并对其进行可视化表征。方法运用中药物质组释放动力学理论,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采用桨法装置测定不同类型六味地黄丸各时间点物质组释放率,拟合释放曲线,计算释放动力学特征参数;以市售最常见的水蜜丸、浓缩丸为参比制剂,对其他类型的六味地黄丸进行f2相似因子的计算评价;并采用物质组释放图谱、释放增量图谱,以期能够定量、整体并可视化评价不同类型六味地黄丸的物质组释放动力学特征。结果不同类型六味地黄丸的物质组释放动力学特征符合Weibull释放模型,计算各Weibull分布参数T50和Td,除浓缩丸与水泛丸外,各类型丸剂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运用f2相似因子法对比,发现不同类型六味地黄丸物质组释放具有一定的差异和相似性,通过物质组释放图谱与释放增量图谱可直观可视化地评价各类型丸剂的释放动力学特征。结论通过物质组释放动力学可以定量、整体并可视化地评价不同类型六味地黄丸的释放动力学特征,与古语所述"水丸取其易化,蜜丸取其缓化,糊丸取其迟化,蜡丸取其难化"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