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36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的开发及在药学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针对新药研发需求开发了中文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Wonderful生物信息学系统。本系统能提供生物信息学常规分析工具,包括核酸、蛋白质序列统计分析,开放阅读框(ORF)搜索定位,基因组、蛋白质组信息搜索、分析、同源性比对等工具,并为实验室PCR克隆扩增靶分子基因、进行基因产物改造及修饰等提供简便的设计操作软件,以促进药物新靶点的筛选以及基于药物靶分子的新药设计与开发。  相似文献   
82.
重组水蛭素Ⅲ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从分泌型重组水蛭素Ⅲ基因工程菌发酵液中分离纯化水蛭素Ⅲ?方法:将发酵液经离心、大孔吸附树脂处理后,用DEAE-cellulose DE52离子交换层析,进而用HPLC反相层析。结果:总收率达50%以上,纯度达99.9%,比活力达9000ATU/mg。结论:分离纯化系统令人满意,回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重组鲨肝刺激物质类似物(r-sHSA)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腹腔注射CCl4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以血清转氨酶活性以及组织病理变化为指标判断r-sHSA对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通过定量RT-PCR方法测定肝组织中相关细胞因子表达量的变化.结果:8~200μg/kg r-sHSA均可显著降低损伤小鼠血清转氨酶的活性,明显减轻肝细胞肿胀,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具有显著的肝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r-sHSA诱导TNF-a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达,并下调TGF-β1的表达有关.结论:r-sHSA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因子的表达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84.
从人的黑素瘤细胞提取总RNA,进行RT-PCR,克隆了组织纤维溶酶原激活剂(tPA)基因,对其缺失突变,进一步克隆了溶栓药物瑞替普酶-reteplase(rPA)基因;以羊的β-乳球蛋白基因(BLG)作为调控序列,构建了瑞替普酶的乳腺表达载体BrPA。注射BrPA到乳腺动脉,收集乳汁进行鉴定和检测,体外溶栓活性分析发现瑞替普酶在羊的乳腺中获得了表达,最高表达量为8.52mg/L,为转基因动物乳腺表达载体构件的检测建立了合理的方法,也为下一步制备转基因奶山羊乳腺生物反应器奠定了基础;该研究提示,对于临床给药剂量小,而价格昂贵的药物,如细胞因子类,也许可以用这种乳腺瞬时表达系统进行生产。  相似文献   
85.
通过检索2005年我国SFDA发布批准上市、临床研究和受理的生物技术药物,以及在国内生物学、医药学和大学学报等主要学术刊物发表的论著,对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药物、基因药物、治疗性抗体、生物技术药物剂型及体内转运研究、药理药效学研究和生产工艺诸方面的现状及进展进行了总结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6.
聚乙二醇(PEG-5000)对胰激肽释放酶化学修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自制单甲氧基聚乙二醇琥珀酰亚胺碳酸酯对猪胰激肽释放酶进行化学修饰,修饰产物以superdex 675凝胶色谱柱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修饰PPK分子质量增加,保留活性降低,对温度的耐受性加强,稳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87.
以L-半胱氨酸和吲哚为底物酶法合成L-色氨酸(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L-半胱氨酸和吲哚为底物,利用色氨酸酶基因工程菌WW-11酶法合成L-色氨酸。方法:以IPTG诱导基因工程菌色氨酸酶表达,将酶活最高时的工程菌游离细胞作为转化反应的酶源,通过纸层析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并测定转化液中L-色氨酸的含量。结果:80mL反应液(L-半胱氨酸0.75g,吲哚0.75g)37℃反应48h,可积累L-色氨酸1.18g,L-半胱氨酸转化率为93.2%,吲哚转化率为90.1%。经分离纯化所得的L-色氨酸晶体,在熔点、旋光性和红外吸收光谱等方面与标准品完全一致。结论:色氨酸酶基因工程菌能有效地催化L-半胱氨酸和吲哚合成L-色氨酸,这种酶合成法是工业化生产L-色氨酸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8.
色氨酸酶基因工程菌的活力及其与表达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选择并改进以L-色氨酸为底物测定吲哚的生成量作为色氨酸酶活力测定方法,应用改进的方法测定了7株工程菌色氨酸酶的活力,也对不同诱导时间色氨酸酶的表达与活力关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工程菌色氨酸酶的活力比宿主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11号工程菌比宿主菌高16倍,诱导表达1h时酶活最高,但酶活高低并不与其表达量呈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89.
色氨酸酶基因工程菌酶法合成L-色氨酸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以L-丝氨酸和吲哚为底物,用色氨酸酶基因工程菌酶法合成L-色氨酸。方法:以IPTG诱导工程菌色氨酸酶表达,将酶活最高时的工程菌游离细胞作为转化反应的酶源,通过纸层析分析并测定转化液中L-色氨酸的含量。结果:100ml反应液(L-丝氨酸3g吲哚3g)37℃反应48h可积累L-色氨酸4.9g,L-丝氨酸转化率为84.2%,吲哚转化率为93.6%。经分离经所得的L-色酸晶体,在熔点、旋光性和红外吸  相似文献   
90.
生物化学与现代药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索生物化学的发展与现代药学研究的关系,阐明生物化学在当代药学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方法:通过资料调研,综述了生物化学在生物新药的研究与先导化合物的深入发展中的作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药物设计新途径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和应用生物学技术改造传统制药工业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生物化学与现代药学的结合,促使药学研究模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加速了生物新药的研究与先导化合物的深入发现,开创了以重组DNA技术为基础的制药工业新门类;发展了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药物设计新途径;生物技术广泛应用于改造传统制药工业。结论:以化学模式为主体的药学科学已迅速转向以生物学和化学相结合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