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36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十四碳到二十二碳的脂肪酸甲酯进行了分析,用气质联用法考察了用等效链长度(ECL)值对未知脂肪酸进行定性的可能性,及银化薄层色谱法(AgTLC)分离脂肪酸的特点。结果表明,用等效链长度值可以对大多数未知脂肪酸进行定性。并提出结合银化薄层色谱法和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生物样品中复杂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32.
2-酮基-L-古龙酸产生菌原生质体的属间融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配对法筛选得一株氧化葡萄糖酸杆菌(Gluconobacter oxydans)10-3的优良伴生菌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97002,混合菌发酵产生2-酮基-L-古龙酸,山梨糖的转化率达90%左右,两菌分别经诱变处理,获得耐利福平B.pumilus 97002-1-6 Rif^r和耐红霉素G.oxydans 10-3-20 Em^r遗传标记菌株,并确定B.pumilus 97002-1-6Rif^r菌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最佳条件。初步尝试两菌属间原生质体融合。  相似文献   
33.
脂质体作为生物大分子载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脂质体作为生物大分子载体,即作为基因物质,生物药物的载体,新型疫苗佐剂和载体,以及生物药物脂质体的给药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4.
近年来,基因扩增(Gene amplification)与肿瘤细胞耐药性关系的研究颇引人注目。因为它从基因水平上探讨了肿瘤细胞产生耐药性的分子基础。大量的研究表明,甲氨蝶呤(MTX)可引起肿瘤细胞的某些基因单位出现重复排列顺序,即发生基因扩增现象,因而使细胞的组分发生量和质的改变,进而对MTX 产生耐药性,限制MTX 作为抗肿瘤化疗药物的有效应用。甲氨蝶岭引起的基因扩增现象MTX 是一种抗叶酸代谢物,是通过干扰一  相似文献   
35.
手性化合物发展迅速,已广泛应用于药学领域。生物催化的手性合成具有反应条件温和,选择性强,副反应少,产品光学纯度高,无污染等优点,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发展方向。文章综述了生物催化反应在手性药物合成中的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6.
37.
应用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研究^125I重组E.coliL-天冬酰胺酶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125I重组L-天冬氨酶静脉注射后24h内,在尿、粪、胆汁中的排泄量分别占注射剂量的68.95%,4.44%和5.36%。测定血浆中^125I重组E.coliL-天冬酰胺酶浓度,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生物成像分析系统结合方法评价原药水平,由房室模型评价药物动力学参数,静注后,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房室模型,初期和末端的t1/2分别为0.52-0.63h和2.39-2.76h,AUFC与剂量成正比。重组E.coliL-天冬酰胺酶的分解代谢产物主要随尿液排泄,重组E.coliL-天冬酰胺酶在大鼠中的药物热力学参数为临床试验提供了有用依据。  相似文献   
38.
生化化妆品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述及化妆品的市场情况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及建立客观的评价方法。本文亦根据生化制品的作用特点分别介绍了生化化妆品的应用。  相似文献   
39.
<正> 蛋白C(Protein C)是最近十年才发现的,存在于正常人及牛等动物血浆中的一种蛋白质。这种蛋白质与血凝因子Ⅶ、因子Ⅸ、因子Ⅹ及凝血酶原等相似,其生物合成过程需要有Vk参加,因此亦被称为依赖于Vk的血浆蛋白质(VitaminK-DePendent Plasma Proteins)。蛋白C通常亦以无活性的前体存在,受血液中某些因子激活后,才能转变成有活性的蛋白C(Activated ProteinC,简称APC)。APC与其它血浆蛋白不同,它是一种血液凝固的抑制剂,最近报告,APC还具有溶解纤维蛋白的活性。有人认为,蛋白C可能是  相似文献   
40.
neu癌基因(c-erbB_2或HER-2)的分子克隆可用于研究neu癌基因在人癌细胞,特别是女性生殖系癌细胞中的异常扩增和表达,从而探索将neu癌基因的异常表达和扩增作为诊断上述癌症的可能性。本文综述该癌基因的结构、激活的机理及其与女性生殖系癌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