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5 毫秒
51.
 目的 建立简便快速的PCR方法检测中国汉族健康人群中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BCRP主要SNP的分布频率。方法 对262名中国健康汉族志愿者进行BCRP 基因分型,建立PCR限制性内切酶方法测定志愿者BCRP C376T基因型,建立位点特异PCR方法检测定BCRP G34A 、BCRP C421A基因型。结果 BCRP G34A、C376T、C421A基因型在中国汉族健康人群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28.6%、1.4%、32.1%,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 平衡。结论 以上3个BCRP SNPs在中国汉族健康人群中均检测到,且BCRP G34A、C421A分布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52.
 目的 研究中国汉族健康志愿者利培酮人体代谢过程与其主要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23名健康志愿者单次口服利培酮2 mg后,用LC-MS/MS测定血中的利培酮及其代谢产物9-羟基利培酮浓度,研究利培酮的药代动力学与其主要转运蛋白P-糖蛋白和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基因型的相关性。结果 BCRP 421CA/34GA基因型携带者的9-羟基利培酮AUC0-∞ρmax分别是其他受试者的66.6%和51.1%,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1,P=0.017),BCRP C421A和MDR1 G2677T/A对利培酮tmax均有影响(P<0.05)。结论 BCRP基因型影响9-羟基利培酮的体内代谢分布,BCRP和P-糖蛋白可能同时参与了利培酮的吸收。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P4503A5*3、多药耐药基因C3435T和细胞色素P450 2C19*2突变对兰索拉唑(抗胃酸药)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4名健康志愿者单次口服兰索拉唑30 mg后,用HPLC方法测定血浆中的兰索拉唑浓度,研究在中国汉族健康人中兰索拉唑的体内过程与基因型的相关性。结果细胞色素P4502C19*1/*1与*2/* 2比较,AUC_(0-∞)存在显著性差异(P=0.04),表达CYP2C19*2/*2的受试者体内兰索拉唑的暴露量是*1/*1者的1.75倍;MDR1 3435C与3435TT比较,t_(max)、AUC_(0-2)存在显著性差异(P=0.026,P=0.03),但总暴露量(AUC_(0-∞))2组间没有差异,表明CYP3A5*3各基因型间药代动力学参数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CYP2C19*2/*2突变使兰索拉唑体内暴露量增大;MDR1 3435TT基因型者兰索拉唑起始吸收速率较大,达峰快;但该基因型对其总吸收量没有影响,CYP3A5*3对兰索拉唑药代动力学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4.
目的:调查目前临床上质子泵抑制剂(PPI)的给药方式,探讨常用给药方案的合理性:方法:统计2007年4月~9月半年内我院住院患者中服用PPI的情况:结果:临床上最常用的给药方式为1日2次,占给药方案的54.52%,其中93.3%(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20mg,bid)是应用于非幽门螺杆菌根除的其他适应证治疗。结论:本研究证明目前临床PPI给药方案与说明书中规定用法用量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55.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替格瑞洛使用情况,了解该药物的临床应用现状,为提高替格瑞洛的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4年1~6月住院期间使用替格瑞洛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使用替格瑞洛患者的适应症、用法用量、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等。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36例,男性24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63.77±14.69)岁;体重(70.76±11.17)kg。原发病均为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手术。36例患者中,4例为阿司匹林联用替格瑞洛,30例为阿司匹林联用氯吡格雷后将氯吡格雷更换为替格瑞洛,1例为阿司匹林联用西洛他唑后将西洛他唑更换为替格瑞洛,1例为阿司匹林加用替格瑞洛。31例患者按说明书中所示的用法用量使用,5种患者使用其他不同的用法用量。涉及的可能与替格瑞洛存在相互作用的合并用药共8种。共6例次出现相关不良反应,其中2例(5.56%)发生出血,4例(11.11%)出现呼吸困难。结论:我院替格瑞洛多应用于对氯吡格雷低反应或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药师应严格把握该药用法用量,密切监测患者不良反应,促进替格瑞洛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56.
冠心病(CH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发病率、死亡率不断上升,已成为人类社会严重的慢性病之一,尤其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治疗ACS的主要方法。然而PCI可能会引起血管壁的损伤和炎症反应,进而引起心肌损伤。本文综述了抗血小板药物对PCI预后的影响。替格瑞洛和普拉格雷作为强效P2Y12强效抑制药,与氯吡格雷相比,可以显著减少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支架血栓形成、支架内狭窄等事件的发生,但是同时也导致出血风险的增加。除药物种类的因素外,许多研究证明降低剂量或缩短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长可以减少出血事件且不增加缺血事件。  相似文献   
57.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筛选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血小板RNA关键基因,寻找潜在的癌症生物标志物及新的治疗靶点。方法检索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获得来自NSCLC患者和健康对照的3个转录组数据集(GSE68086、GSE89843、GSE183634),对数据集GSE68086中的RNA进行差异表达分析,然后对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基因本体论(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功能富集分析。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划分与疾病相关的基因模块,选择相关性最强的模块基因与差异基因的交集基因,用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LASSO)和随机森林(RF)2种机器学习算法筛选关键基因,并在数据集GSE89843、GSE183635中进行验证。最后对关键基因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结果共鉴定出4917个DEGs(596个上调基因和4321个下调基因)。通过GO、KEGG富集分析发现:DEGs主要与RNA过程、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及胞质内翻译等相关。LASSO和RF 2种机器学习算法共同识别到5个关键基因。验证得到ITGA2B、IFITM3对NSCLC诊断价值具有显著意义。结论ITGA2B、IFITM3可能是预测和治疗NSCLC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新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58.
目的 评价光比浊法(light transmittance aggregometry, LTA)和血小板功能分析法(VerifyNow)对抗血小板药物药效学指标-血小板反应性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纳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规律服用P2Y12受体抑制剂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的冠心病患者,在服药前采集谷浓度血样,使用LTA和VerifyNow两种检测方法对药效学指标血小板反应性进行检测,对两种检测方法结果之间的相关性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然后分别按LTA和VerifyNow将患者判定为血小板高反应性(high platelet reactivity, HPR)和血小板低反应性(low platelet reactivity,LPR),比较两种方法结果的一致性;最后根据抗血小板治疗药物将患者分为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分析在不同药物组LTA和VerifyNow两种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116名患者,其中氯吡格雷组39人,替格瑞洛组77人。血小板反应性检测结果显示LTA和VerifyNow检测结果显著相关性,r=0.565,P=3.99×10-11。但在HPR和LPR的判定方面,两种方法一致性中等(kappa=0.403)。氯吡格雷组的两种检测方法结果具有相关性,r=0.526,P=5.89×10-4。替格瑞洛组血小板反应性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药效更好,但两种检测方法结果不具有相关性,r=0.120,P=0.299。结论 LTA和VerifyNow检测值整体具有相关性,但在血小板反应性较低的替格瑞洛组无显著相关,两种检测方法判定出的HPR和LPR一致性中等,需要进一步改进判定的阈值。  相似文献   
59.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卵巢癌合并血栓患者药物治疗过程,综合分析其血小板减少的原因,考虑可能为低分子肝素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药师协助临床医师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患者血小板逐渐恢复。临床药师在保证患者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方面充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0.
<正>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以血清转氨酶升高、循环中存在自身抗体、高γ-球蛋白血症、肝组织学特征性改变(包括界面性肝炎、汇管区淋巴浆细胞浸润和玫瑰花结样变)以及对免疫抑制治疗应答为特点的慢性炎症性肝病,急性进展可能导致肝衰竭和终末期肝病,死亡率较高[1]。AIH发病呈全球性分布,无特定发病年龄,但以中老年女性居多,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环境因素、特定自身免疫系统中的遗传易感性以及免疫调节的失衡是发病的关键[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