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6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提高和完善明目固本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并评价其体内效能。方法采用TLC法对方中菊花、枸杞子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样品中绿原酸的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为Welchrom C18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水(10∶90,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327 nm;柱温:25℃。并利用大鼠白内障、出血性视网膜病变和腺嘌呤诱导的肾功损害模型对明目固本颗粒的体内药效进行了评价。结果薄层定性鉴别的斑点清晰,分离效果良好;绿原酸含量在2.5~90μg/min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93%,RSD为2.65%(n=6)。服用明目固本颗粒能够改善大鼠视力和肾功能,发挥对其白内障、出血性视网膜病变和腺嘌呤诱导的肾功损害的保护作用。结论本方法结果准确、操作简单,重复性良好,适合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32.
摘 要 目的: 建立地补更年安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对地补更年安颗粒中五味子、葛根、当归、补骨脂和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地补更年安颗粒中葛根素的含量。色谱柱为Welchrom C18(200 mm×4.6 mm, 5 μm);流动相为甲醇-0.5%冰醋酸水(25∶75);流速:1.0 ml·min-1;柱温:25 ℃;检测波长:250 nm。结果:薄层定性鉴别斑点清晰,分离效果良好,具有较好的专属性。葛根素在5~120 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 < 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9%,RSD为2.38%(n=6)。结论: 本方法所用定性与定量方法简便,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地补更年安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33.
目的对复方参芪五味咀嚼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进行验证。方法采用平皿计数法,通过5种阳性对照菌回收率试验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的验证;采用相同的实验条件,观察大肠埃希菌在试验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中的检出情况验证控制菌检查方法。结果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用常规法时,各试验菌回收率在70%以上;控制菌检查中,试验组和阳性对照组检出大肠埃希菌,阴性对照组未检出菌。结论本方法简便可行,结果准确,适合于微生物限度检查。  相似文献   
34.
蒙古黄芪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罗舟  苏明智  颜鸣  史国兵  赵庆春 《中草药》2012,43(3):458-462
目的研究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var.mongholicus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大孔树脂柱色谱、ODS柱色谱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对蒙古黄芪7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数据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共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芒柄花素(1)、毛蕊异黄酮(2)、(6aR,11aR)-3-羟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染料木素(4)、芒柄花苷(5)、毛蕊异黄酮苷(6)、7,2′-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7-O-β-D-葡萄糖苷(7)、(6aR,11aR)-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葡萄糖苷(8)、红车轴草素-7-O-β-D-葡萄糖苷(9)、黄芪甲苷(10)、异黄芪皂苷II(11)、黄芪皂苷VIII(12)、腺嘌呤(13)、鸟嘌呤核苷(14)、尿嘧啶核苷(15)、胡萝卜苷(16)。结论化合物13、1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5.
目的建立天宁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天宁颗粒中的天麻和川芎进行鉴别;采用RP-HPLC法测定天麻素的含量。应用Ecosil ODS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3∶97),检测波长为221 nm。结果天麻素的线性范围为2.0~160μg.ml-1;平均回收率为100.29%,RSD为1.69%,精密度,稳定性等均符合测定要求。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的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36.
目的建立复方青黛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本制剂中青黛、牛黄、黄柏、甘草、冰片进行薄层鉴别。采用HPLC法对盐酸小檗碱进行含量测定:以Agilent C_(18)(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40∶60)(每100mL水中加入0.05 g十二烷基磺酸钠),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65 nm。结果薄层鉴别斑点清晰、分离较好,阴性对照无干扰;盐酸小檗碱在0.002~0.10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31%,RSD=1.57%(n=6)。结论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能有效控制复方青黛散的质量,为提高复方青黛散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应用替格瑞洛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沈阳军区总医院2015年1—3月收治的ACS患者201例,均行PCI治疗,其中,101例接受替格瑞洛治疗,作为研究组(n=101)。选取同期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n=100)。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在阿司匹林(100 mg,1次/d)基础上,研究组服用替格瑞洛(90 mg,2次/d),对照组服用氯吡格雷(75 mg,1次/d)。术后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MAC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呼吸困难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用于ACS患者行PCI术后的抗血小板治疗,临床疗效确切,但有一定出血风险和呼吸困难症状。  相似文献   
38.
九如天宝液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中成药九如天宝液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 ,为鉴别该药物的真伪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缓冲液为 2 5mmol·L-1硼砂 ,运行电压 2 4kV ,温度 2 5℃条件下进行电泳实验。结果 含雌蛾、雄蛾、交配蛾及蛹的九如天宝液指纹图谱特征明显。结论 以毛细管电泳法绘制中成药九如天宝液的指纹图谱快速、简便、分离效率高、专属性强  相似文献   
39.
不同浓度的碘酊在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述碘酊的新用途,为临床更好地使用碘酊提供帮助。方法:通过光盘检索并查阅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碘酊在眼科疾病,皮肤病,甲癣,囊肿和囊炎方面有许多新的用途。结论:碘酊除了通常外用消毒外,近来在临床上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40.
半夏泻心汤对正常大鼠胃底条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采用正交设计法拆方研究半夏泻心汤对正常大鼠胃底条运动的影响。方法 :实验选用L16(215)正交表 ;各味药用量均为 1剂半夏泻心汤中之含量 ,且加药容量固定不变 ;将实验组随机化 ,重复 5次实验 ,取平均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直观分析发现 ,使大鼠胃底条运动张力增加的作用大小依次为 :党参 >大枣 >甘草 ;使张力减小的作用大小依次为 :干姜 >黄芩 >黄连 >半夏。方差分析可见 ,党参和大枣对胃底条运动张力具有显著的增加作用 (P<0.01) ;干姜和黄芩则对运动张力具有明显的减小作用 (P<0.01) ;而黄连、甘草和半夏作用不明显 ;党参和大枣配伍可明显增加胃底条运动张力 ,干姜和黄芩配伍可明显减小胃底条运动张力。结论 :半夏泻心汤对胃肠运动的双向调节作用 ,与其作用相反的二类组分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