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30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黄芪抑制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冠动脉左前降支后再通的方法,复制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的动物模型,对心肌缺血-再灌注,黄芪治疗,心肌缺血,假手术等不同情况下心肌坏死面积,心肌细胞DNA电泳、凋亡细胞的形态(TUNEL法,电镜)及bcl-2与bax原位杂交进行了观察,结果:再灌注组和黄芪治疗组的梗死面积小于单纯缺血组;DNA电泳发现再灌注组呈凋亡的典型表现,单纯缺血组表现为细胞坏死,黄芪治疗组梯形条带中DNA含量较心肌缺血-再灌注明显减少,TUNEL染色发现缺血组有散在阳性细胞,再灌注组有大量的阳性标记,且积聚成团,黄芪治疗组较再灌注组明显减少;电镜观察发现再灌注组线粒体等细胞亚结构损伤严重,而黄芪治疗组则明显减轻,缺血组bcl-2与bax表达增多,再灌注组bax表达增多而bcl-2表达减少,黄芪治疗可下调bax且一程度上调bcl-2。结论:缺血再灌注可引起心肌细胞的凋亡,黄芪可确实抑制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治疗低、中、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 :应用波长 193nm的ArE准分子激光对 12 2例 (2 4 2眼 )屈光度在 - 1 0 0D~ - 18 0 0D的近视及近视散光行LASIK治疗。结果 :对 2 4 2眼随访 6~ 2 4月 ,94 %术后裸眼达到或超过术前最好矫正视力 ,90 3%的术后屈光度在± 1 0D之间 ,欠矫 19眼 ,欠矫率 7 8% ,术中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LASIK手术矫正近视及近视散光优于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PRK) ,是一种更加准确有效和安全的屈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高龄活体供肾移植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高龄活体供肾移植(60岁<供体年龄≤65岁)11例供体(A1组)、受体(A2组)临床资料,与同期开展的其他96例适龄活体供肾移植(供体年龄<60岁)供体(B1组)术后1、3、6、12月血压和24H尿蛋白定量情况及受体(B2组)在术后1、3、6、12月移植肾功能状态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术后6、12月A2组与B2组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100%和90.9%、98.9%和95.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2组术后1、3、6、12月血肌酐指标同A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1组术后1月24H尿蛋白定量和收缩压指标均较A2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月尿蛋白定量和术后6、12月收缩压值在A1、A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P>0.05)。结论术前严格评价、术中仔细操作、术后完善随访是保证高龄活体供肾移植成功的关键,可以收到安全、有效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4.
51岁女性,因"左眼反复视力下降2年,加重1年"就诊.2年前因左眼反复视力下降,外院诊断为左眼玻璃体积血,予左眼玻璃体切除术,术后症状未见改善.此次就诊左眼裸眼视力0.1,矫正无助,眼压有波动,最高到32.4 mmHg(1 mmHg=0.133 kPa),症状在活动时更明显.裂隙灯检查见角膜色素性KP(+),前房Tyn...  相似文献   
75.
王国锦  卢奕  张丽彤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4):1278-1279
新辅助化疗是在进行完全手术切除肿瘤之前进行的化疗,旨在控制原发病灶,争取手术彻底根治,并且抑制和杀灭隐性微转移灶,进而提高肿瘤患者的远期存活。我们通过实验观察了以铂制剂为主的新辅助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耐药性的影响。探讨新辅助化疗后肺癌细胞中耐药相关蛋白——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的变化对评价治疗效果并指导术后辅助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卵泡刺激素受体与上皮性卵巢肿瘤的关系。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10例对照组,30例良性组及32例恶性组的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FSHR mRNA在对照组中均表达(10/10),良性组中表达率为96.7%(29/30),恶性组中表达率为59.4%(19/32);其蛋白在对照组中均表达(10/10),良性组中表达率为90%(27/30),恶性组中表达率为46.9%(15/32),恶性组中FSHR mRNA及蛋白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良性组(均P〈0.01),而且FSHR的表达程度,从对照组到良性组再到恶性组呈下降趋势。结论:在卵巢癌组织中卵泡刺激素受体的表达率及表达程度显著降低,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并非完全依赖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双襻式与四襻式人工晶状体(IOL)植入高度近视眼后在囊袋中倾斜与偏心情况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6 年10 月至2017 年6 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双襻式IOL(Tecnis ZCB00,AMO)或四襻式IOL(MC X11 ASP, HumanOptics)植入术的高度近视患者148例(148眼),其中植入双襻式IOL 54眼为双襻式IOL组,植入四襻式IOL 94眼为四襻式IOL组。于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使用OPD-Scan III视觉质量分析仪记录各眼IOL倾斜、偏心、高阶像差与调制传递函数等数据。比较2种IOL植入组的IOL偏心、倾斜和 视觉质量参数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 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 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双襻式IOL组与四襻式IOL组年龄、性别、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差异均无统计 学意义。在眼轴26~<28 mm亚组与28~<30 mm亚组内,双襻式IOL组IOL的偏心位移均显著大于 四襻式IOL组[0.26(0.15,0.33)mm vs. 0.18(0.10,0.24)mm,Z=-2.81,P=0.005;(0.42±0.28)mm vs.(0.18±0.07)mm,t=2.96,P=0.01]。双襻式IOL组(r=0.304,P=0.027)与四襻式IOL组(r=0.366, P<0.001)IOL偏心位移均与眼轴长度呈正相关。在7 mm瞳孔直径下,四襻式IOL组的全眼及眼内高阶像差与彗差较双襻式IOL组更小(均P<0.05)。结论:对于高度近视眼,四襻式IOL较双襻式IOL具有更好的长期居中稳定性,且在光线较弱时可能具有更好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78.
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及其原则进行实验,用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两种规格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进行干扰试验。结果:当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稀释浓度为0.625mg·ml-1时可消除对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凝集反应的干扰。结论: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安全性质量检查。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16例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病人应用深低温保存自体颅骨作为修补材料修补缺损的效果。方法将游离颅骨骨瓣于术中在无菌条件下封存入两层无菌塑料袋中,术后转入-80℃深低温冰箱保存;修补颅骨缺损时,从深低温冰箱中取出,以碘伏浸泡消毒30分钟,用颅骨锁或钛板连接片固定颅骨。结果经深低温保存颅骨骨瓣未缩小。16例自体颅骨移植病例切口均呈甲类愈合,外形美观,无感染、无皮下积液。术后头部CT三维重建显示颅骨骨缝对合严密,ECT99mTc-MDP静态显像移植骨区放射性核素浓聚。结论自体深低温保存颅骨能有效修复去骨瓣减压术后的颅骨缺损;移植骨瓣可以存活。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风疹病毒R16株体外感染人胚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相差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风疹病毒R16株在人胚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形态学及生长特性。结果风疹病毒R16株体外感染人胚晶状体上皮细胞后,细胞不产生明显的病变效应。受病毒感染的人胚晶状体上皮细胞生长速度较慢,10d后可在细胞质内观察到呈不规则球形、由单层脂质膜包绕、直径60~80nm的病毒颗粒,包括致密核心和无致密核心两种颗粒。而在胞核中未发现病毒颗粒。结论风疹病毒R16株能在人胚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增殖,为进一步研究风疹病毒感染后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生机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