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1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采用巩膜隧道技术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王冬兰刘远光李静明佳木斯医学院第一医院眼科(154002)小切口晶体乳化术旨在缩短术后视力康复时间,减少数后散光。自问世以来,已逐渐被人们接受〔1~2〕,然而,此技术所需的晶体超声乳化器械价格昂贵,...  相似文献   
102.
钻取方法对角膜切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3.
玻璃体疝是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后的并发症之一。轻度的玻璃体疝,在无瞳孔阻滞的情况下,无需治疗。重度的玻璃体疝,若引起瞳孔阻滞,将继发青光眼,且由于玻璃体前界膜与角膜内皮接触,日久将使角膜全层营养障碍,上皮发生水肿,甚至发生水泡性角膜炎,而遗留永久性的角膜混浊,影响视力。所以重度玻璃体疝必须及时治疗。现将我科近期应用手术方法治疗的一例重度玻璃体疝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1岁。10年前左眼曾被石块击伤,以后无任何不适感。1年前开始左眼视物模糊,1天前突然左眼胀痛,视物不清.查:右眼视力0.6.左眼视力指数/30cm,左眼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轻度水  相似文献   
10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微波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微波对人体的危害也逐渐受到重视。我们对某地电视台、长途电信局、微波转送站等单位,在微波辐射环境下工作的193人(386只眼)做了晶状体情况的详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方法:①对象:从事微波发射、接收人员或在微波辐射环境下工作人员共计193人,年龄在23~62岁,其中男131人,女62人,工龄2~30年不等,每天工作2~8h,每周工作6d,未采用任何微波防护手段和措施。对照组60人,选择远离市  相似文献   
105.
青光眼是仅次于白内障位居第二的致盲眼病,是一组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近年来随着眼科手术技术的发展,青光眼手术治愈率有普遍的提高且并发症相对的减少.但是由于多种因素使原有的晶状体混浊加重,也可使透明的晶状体发生混浊.人们开始对青光眼滤过术后的病人行白内障手术同时植入人工晶体(IOL),但这些患者术后屈光不正度数高于未行青光眼滤过术者.这些屈光不正与术前计算的结果相比多为近视.本文通过测量青光眼滤过术前后与白内障术后眼轴长度及角膜曲率的变化,解释人工晶状体眼屈光不正,进而为青光眼滤过术后植入IOL屈光度的选择提供论证依据.  相似文献   
106.
患者男性,56岁,自诉左上眼睑肿物10余年,于2007年4月6日收入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患者于10余年前曾被砂轮崩伤左眼,当时具体治疗情况不详,其后发现左上眼睑出现肿物,无红、肿、热、痛等伴随症状.近2年来,肿物呈渐进性增大.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无遗传病、传染病、流行性疾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6.2℃,血压: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  相似文献   
107.
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提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方法采用“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术中用药、水下电凝及可拆除缝线等方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6例。结果15例眼压在2.75±0.73千帕,眼压下降成功率为94%,其中1例为4.65千帕,需滴用药物维持正常眼压。结论改良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8.
背景: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各种白内障形成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促进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并化生为纤维细胞,但其信号通路尚不清楚。目的:探讨ERK1/2信号转导通路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环氧合酶2表达中的作用。方法:使用10μg/L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干预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0,1,3,6,12,24h,RT-PCR检测刺激不同时间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环氧合酶2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环氧合酶2及磷酸化ERK1/2的表达。在阻断实验中应用特异性ERK1/2的阻断剂PD98059阻断ERK信号转导通路1h,再用1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刺激细胞6h,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环氧合酶2的表达。结果与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刺激后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环氧合酶2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同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磷酸化ERK1/2活性增强,表达水平随作用时间而增加,30min时达到最高峰(P〈0.01),6h后恢复至基线水平;PD98059可抑制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环氧合酶2的表达(P〈0.01)。说明ERK1/2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环氧合酶2的表达,在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9.
背景:晶状体独特的解剖位置使其长期暴露于应激环境中。但环境应激能否引起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热休克蛋白表达增加?并且这种合成的增加是发生在转录水平,还是在翻译水平,至今尚不知。 目的:观察在高温、氧化应激条件下,HSP27在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情况。探讨白内障的发病机制。 方法:体外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分别在高温(45 ℃)、氧化(50 mmol/L H2O2)条件下培养30 min后,恢复至正常条件。于0,2,4,6,16,24 h不同时间段,采用免疫细胞化学、RT-PCR法检测HSP27的表达情况。 结果与结论:晶状体上皮细胞在生理和应激情况下均有HSP27的表达。热休克和氧化应激后2 h导致HSP27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6 h达最高峰,16 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应激导致的HSP27蛋白阳性颗粒由胞浆转移至胞核,并随着时间逐渐转移回胞浆。证实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存在HSP27。应激情况下,诱导HSP27合成增加,其作为一种对抗应激的蛋白质可能对晶状体上皮细胞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0.
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血糖增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眼部并发症有很多,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白内障、晶状体屈光度改变、虹膜睫状体炎、虹膜红变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而其并发的眼部缺血缺氧性疾病主要是指糖尿病性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