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1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医药卫生   106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干预作用。方法将确诊的2019年3月-2020年1月80例高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信封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所采纳的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开始和护理后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量表(HAD量表)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Kolcaba的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手术整体时间、总恢复时间、总并发症出现率。结果实验组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量表(HAD量表)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Kolcaba的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手术整体时间、总恢复时间、总并发症出现率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促使患者减轻焦虑抑郁,并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手术和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使用聚丙烯网片行盆底修补术后发生网片暴露的局部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2004年5月-2011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采用聚丙烯网片经阴道盆底修补治疗盆底功能障碍并于术后发生网片阴道暴露的患者18例,对局部暴露的网片进行切除,采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局部的组织学变化和暴露网片的变化.结果:经阴道网片盆底重建术后12个月发生网片暴露18例,其中临床阴道检查中可见明显感染者5例,仅见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者13例.对18例阴道局部切除的网片进行光镜观察后发现,16例可见网片周围结缔组织中有白细胞或巨噬细胞浸润,另2例未见白细胞浸润.扫描电镜检查发现18例中12例暴露的网片存在明显聚丙烯纤维丝表面降解和横向断裂现象.结论:阴道组织内网片周围炎症反应引起的纤维生物降解可能是导致阴道植入网片发生暴露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评价扁咽口服液的抗炎作用,并考察其对急性咽炎的治疗作用和对常见呼吸道病原菌的抑菌活性。方法运用小鼠耳廓肿胀实验、大鼠足肿胀实验和小鼠腹腔白细胞游走实验,评价扁咽口服液的抗炎作用;并采用大鼠急性咽炎模型,观察扁咽口服液的治疗作用;采用平皿法测定扁咽口服液对常见呼吸道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扁咽口服液可显著降低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度,减轻角叉菜胶所致大鼠的足肿胀(P<0.05或P<0.01);扁咽口服液高、中剂量显著降低羧甲基纤维素钠致小鼠腹腔白细胞游走(P<0.05);扁咽口服液可减轻急性咽炎模型大鼠咽部黏膜的炎症表现,缓解急性咽炎症状,并且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其抗炎作用和对咽部黏膜的改善作用均增强。扁咽口服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均较为敏感,其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56、28、56、28、14 mg/mL。结论扁咽口服液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对急性咽炎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究三甲医院院内缓和医疗会诊服务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障碍,针对这些困难提出意见和建议,为院内缓和医疗会诊服务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对北京协和医院17名请求过缓和医疗会诊服务的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院内缓和医疗会诊服务开展中的障碍因素包括患者及家属对缓和医疗了解不够深入、医护人员对缓和医疗的认知不够深刻、临床诊疗团队对会诊意见落实不够全面、缓和医疗会诊团队提供服务的精力有限、缓和医疗的开展难以创造所谓的经济效益5个方面。同时,针对院内缓和医疗会诊服务开展过程中的障碍和不足,提出工作改进的建议包括增加患者及其家属对缓和医疗的接受程度、提高医护人员对缓和医疗知识水平、建立会诊团队与医护人员的新型合作模式、增强医院对缓和医疗发展的制度保障和建立健全缓和医疗相关法律政策等。结论 三甲医院院内缓和医疗会诊服务在实践过程中虽然遇到很多困难和障碍,但是医护人员对缓和医疗的需求和期望仍在提高。  相似文献   
35.
叶秋怡  戴雨濛  刘茜  董林  张薇薇 《安徽医学》2022,43(12):1373-1377
目的 探究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3月(含随访时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01例血糖控制不佳,且既往未使用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的2型糖尿病肾病住院患者,不含达格列净治疗作为对照组(n=51),含达格列净治疗作为观察组(n=50),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波动及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的差异。结果 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平均血糖(MBG)、血糖变异度(CV)、平均血糖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高血糖(动态血糖值>10mmol/L)和低血糖(动态血糖值<3.1mmol/L)发生率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大(P<0.05);两组患者治疗1、3、6个月后UACR也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UACR较对照组下降幅度大(P<0.05)。结论 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在控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糖方面更为稳定,且较少出现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UACR。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的原因,根据出血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1月~2015年3月应用低温等离子行扁桃体切除术或合并腺样体切除术404例儿童患者资料。结果:404例中,发生术后活动性出血6例,出血率1.49%。其中原发性出血2例,迟发性活动性出血4例。原发性出血原因多为术中未确切处理出血血管;迟发性出血原因多为术后感染。3例经保守治疗出血停止,3例重新全麻插管止血。术后需再次全麻插管止血率7.42‰。结论:儿童扁桃体低温等离子切除术后出血率很低,出血原因多为术中止血不彻底,术后感染。对术后出血儿童根据出血情况,采取保守治疗或全麻插管止血。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分析凉山州2011-2016年彝族社区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HIV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布拖县的社区彝族人群为艾滋病监测哨点的监测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采用问卷调查和HIV抗体的血清学检测。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感染HIV的危险因素。结果 2011-2016年共监测彝族社区人群共4 149人,检出率为4.75%。男性、有吸毒史(OR=5.46,95%CI=3.39~8.78)、注射吸毒(OR=7.71,95%CI=4.05~14.67)、25~45岁(OR=2.89,95%CI=1.58~5.30)、25岁(OR=3.45,95%CI=2.16~5.51)、寡居(OR=2.54,95%CI=1.35~4.80)和文盲(OR=4.54,95%CI=1.41~14.63)的社区彝族监测对象感染HIV的风险较高。结论凉山州彝族社区人群中的艾滋病流行情况严重。吸毒仍然是当地导致艾滋病传播的主要因素之一,教育程度较低、寡居等也是导致凉山州HIV传播和流行的重要社会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38.
摘 要 目的:建立折光率与碘海醇注射液的化学计量关系。方法: 采用Rudolph J257与Mettler Toledo RE40D折光仪对多企业生产的碘海醇注射液进行测定,将折光率与电位滴定法测得的含量结果建立化学计量关系式C=2.828R-3.769。结果:对76批次样品的电位滴定测得的含量结果与经折光率计算得到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的相对偏差小于2%,辅料不干扰测定。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碘海醇产品的过程控制及市场监督。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比较老年与非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日归术后恢复结局指标,探索日归手术模式腹股沟疝修补术在老年患者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收集2021年1月1日-10月31日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日间手术中心行日归模式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者。将患者分为老年组(≥60岁)和非老年组(18~59岁)。分析老年组和非老年组患者术前情况、术后临床指标、出院准备度及社会支持情况。结果 共纳入患者451例,其中老年组111例,非老年组340例。老年组患者男性比例、术前合并症患病率、双侧疝比例高于非老年组(P<0.05),体质量指数低于非老年组(P<0.05);两组患者的麻醉方式、镇痛模式、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老年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高于老年组(Z=–2.226,P=0.026),但两组患者术后非计划镇痛使用率、延迟出院率、出院后第3天疼痛评分、出院后1个月内再就诊情况、出院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出院后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社会支持得分高于非老年组[(31.77±3.04) vs.(29.75±4.78)分;t=4.182,P&...  相似文献   
40.
【摘要】背景:再同步化治疗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但大约有1/3患者不能从中获益,也就是无反应者。目的:探讨在勾股定理方法测量下的实际左右心室电极间距离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临床疗效的相关性和预测性。方法:回顾性的研究在我院所有因符合CRT指征而行CRT植入术的患者,采集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基本资料(年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房前后径(LAAPD)、QRS 时限(QRSd)、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等);在术后的透视影像下,用游标卡尺测量正侧位左右心室间电极直接距离(L)(水平距离 V ,垂直距离 H),正前位心脏横径(C)、胸腔横径(T),根据勾股定理左、右心室电极植入位置间直接距离(DD2=V12+L22)或(DD2=V22+L12);计算左、右心室电极植入位置间 DD/C。并根据术后心脏彩超变化或临床症状评估分为显著有效(A组),有效(B组)和无效(C组)。结果:共有108个患者(平均年龄 64.34±9.35岁,51.9%男性,57.4%扩心病)纳入研究,A组(31)、有效组(56)和无效组(31);三组患者术后6月的LVEF、6-MWT、LVEDD、QRSd、NT-ProBNP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DD及DD/C在组内及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B组>C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DD和DD/C是CRT临床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在ROC曲线分析中,DD(DD/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9(0.713)和0.741(0.835),A组和B组、B组和C组之间的DD(DD/C)截断值分别为54.84mm(0.551)和43.5mm(0.395)(P<0.05)。结论:在勾股定理方法测量下的实际心室间电极距离与CRT临床疗效呈正相关,DD(DD/C)越大,CRT临床效果越好,并且也是预测CRT临床效果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