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医药卫生   74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背景:氟通过刺激成纤维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转化,可能在氟性骨损伤骨周化骨中起重要作用。核心结合因子α1作为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是成骨细胞分化以及成骨的必要条件。目的:观察不同质量浓度氟化钠干预体外培养新生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不同时间后核心结合因子α1的表达及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方法:采用细胞原代培养方法,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7个染氟组(0.0001,0.001,0.01,0.1,1,10,20mg/L),分别在4个染氟时间段(24,48,72,96h)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核心结合因子α1的含量;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观察氟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与结论:氟能提高成纤维细胞核心结合因子α1的表达,核心结合因子α1可能在成纤维细胞致氟性骨损伤骨周化骨中起重要作用。氟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的影响呈一定的剂量-时间-效应关系,短时间-低剂量的氟可提高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随着染氟剂量的增加及染氟时间的延长,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02.
2011年为进一步推广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履行护理职责,改革临床护理工作模式,实行责任护士对患者全程、全面的整体护理,促进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作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我们设计患者信息卡,即将住院患者的姓名、床号、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赛肤润治疗胺碘酮诱发药物性静脉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静脉应用胺碘酮致药物性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局部采用赛肤润治疗,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赛肤润可有效治疗胺碘酮诱发的药物性静脉炎,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4.
目的从秦岭濒危药用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植株内分离出产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的内生真菌,研究其发酵液的抑瘤活性。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桃儿七植株根、茎部位的内生真菌,逐一鉴定其代谢产物,筛选出能够产鬼臼毒素的内生真菌。采用动物体内抑瘤实验研究内生真菌发酵液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并对荷瘤小鼠眼眶取血进行白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结果分离出一株产鬼臼毒素的内生真菌T8,鉴定为Cephalosporium sp.。T8发酵液实验动物组的肿瘤质量低于模型组,大于环磷酰胺组(P<0.05),且其抑制率低于环磷酰胺(P<0.05)。T8发酵液能够促进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增殖。结论 T8发酵液具有一定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经减毒处理后可以作为肿瘤治疗的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105.
106.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对护理干预的需求。方法对2017年1月~2017年6月在本院骨科住院的3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护理干预需求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方式:65. 7%患者选择示范,每次干预时长多为10~20 min;干预内容:100%患者需要了解疼痛缓解方法、卧姿及患肢体位、功能锻炼,37. 5%的患者认为不需要床上活动知识,46. 9%的患者表示不需要患肢早期活动指导,56. 3%患者认为不需要知道可能出现的并发症,34. 4%的患者认为骨折与饮食无关。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应采用"示范"的护理干预方式,每次干预时长为10~20 min,宣教内容为:疼痛缓解方法、卧姿及患肢体位、功能锻炼。需要纠正患者对床上活动、患肢早期活动、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饮食的认知。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因素。方法收集504例PTC手术标本,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点,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1)中央区淋巴转移中男性(47.58%)、年龄45岁(43.49%)、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46.20%)的患者转移率均显著增高;侧颈区淋巴结转移中男性(32.26%)、肿瘤最大径 1 cm(26.08%)、多发病灶(28.64%)、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32.28%)及合并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36.73%)、双侧病变(33.08%)的患者转移率均显著增高。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性别、肿瘤最大径、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病变位置(单/双侧)是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2)单因素分析显示,多个淋巴结转移中肿瘤最大径 1 cm(14.35%)、伴钙化(24.24%)、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18.35%)及合并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28.30%)、双侧病变(17.78%)的患者转移率均显著增高。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合并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及结节性甲状腺肿是多个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TC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等临床病理学特征是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有望成为临床术前或术中诊断PTC依据,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了解脑损伤综合征患儿的听力特点及影响因素, 为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到昆明市儿童医院康复科就诊的脑损伤综合征患儿466例, 所有患儿均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 BAEP) 检查, 对其中早产儿 (分为34~37周、31~34周、<31周3组) 、缺氧缺血 (分为HIE、非HIE 2组) 、黄疸 (分为核黄疸、非核黄疸2组) 进行统计学分析, 比较不同高危因素之间患儿听力受损率及受损严重程度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检测脑损伤综合征患儿466例共932耳, 异常率为21.0%, 轻度听力受损95耳 (48.5%) , 中度听力受损72耳 (36.7%) , 重度听力受损29耳 (14.8%) 。其中核黄疸组BAEP异常检出率最高, 为51.9%。34~37周、31~34周、<31周3组不同胎龄早产儿组BAEP异常率无统计学差异 (χ2=5.826, P> 0.05) , 但听力损伤程度有统计学差异 (Z=11.837, P <0.01) , 早产孕周越小听力损伤越严重;HIE组与非HIE组比较, BAEP异常率无统计学差异 (χ2=3.66, P> 0.05) , 但2组听力受损程度有统计学差异 (Z=-2.107, P <0.05) , HIE组听力损伤较非HIE组严重;核黄疸组和非核黄疸组BAEP异常率及听力受损程度均有统计学差异 (χ2=22.286, P <0.01;Z=-2.666, P <0.01) , 核黄疸组BAEP异常率较高、听力受损程度较重;核黄疸组和非核黄疸组BAEP异常率及听力受损程度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 核黄疸组BAEP异常率较高、听力受损程度较重 (χ2=22.286, P <0.01;Z=-2.666, P <0.01) 。结论 脑损伤综合征患儿中早产孕周越小、HIE、核黄疸的患儿听力损伤程度较重, 在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中核黄疸患儿的听力异常率也较非核黄疸患儿高, 因此以上高危因素的患儿应尽早进行BAEP检测, 评估听力情况。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影响卵巢次优反应人群行拮抗剂方案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胚胎移植(IVF/ICSI-ET)中新鲜周期取消移植的影响因素和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6年7月~2018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采用拮抗剂灵活方案超促排卵的169例卵巢次优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以黄体期激动剂长方案患者148例为对照组,拮抗剂方案组根据是否新鲜周期移植进一步分为鲜胚移植亚组(119例)、高孕酮取消移植亚组(32例),比较组间的临床和实验室情况。结果 拮抗剂方案与长方案应用于卵巢次优反应人群,均可获得较好的新鲜周期移植的临床妊娠率以及累积活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拮抗剂方案组新鲜周期移植取消率29.58%,高于长方案组的1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孕酮升高(扳机日血清孕酮≥1.5ng/ml)是拮抗剂方案组取消鲜胚移植的最主要原因。拮抗剂方案两亚组比较,经黄体期雌激素预处理,高孕酮取消移植亚组较鲜胚移植亚组超促排卵启动日血清雌二醇更低、促黄体生成素较高,更早加拮抗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亚组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总量和总使用天数,扳机日促黄体生成素、获卵数、优胚数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卵巢次优反应人群行拮抗剂方案可以获得与激动剂黄体期长方案相当的累积活产率;早发孕酮升高是拮抗剂方案取消鲜胚移植的最主要原因;可能的危险因素包括雌激素预处理反应不良、过早添加拮抗剂、拮抗剂使用剂量过大或时间过长等。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研究乳铁蛋白六肽(LfcinB4-9)降低人卵巢癌细胞的耐药性并探究其作用可能的机制.方法 MTI检测顺铂(DDP)联合LfcinB4-9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3、SKOV3/DDP、CI3K、CI3K/DDP的增殖抑制;HE细胞染色切片实验检测人卵巢细胞经加药处理后细胞形态发生的变化;平板克隆实验检测DDP联合LfcinB4-9对人卵巢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DDP联合LfcinB4-9对人卵巢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qRT-PCR检测人卵巢癌细胞在LfcinB4-9和DDP联合处理下HSF1、HSP70、OPTN等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LfcinB4-9和DDP联合作用对卵巢癌细胞的抑制率明显高于DDP单独作用组(P<0.05或P<0.01),人卵巢细胞经DDP联合LfcinB4-9作用后细胞形态变化显著大于DDP单独作用组,与DDP单独组相比,DDP联合Lf-cinB4-9作用后人卵巢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和侵袭能力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qRT-PCR实验显示,DDP联合LfcinB4-9时HSF1、HSP70、OPT等耐药相关基因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和DDP单独组.结论 LfcinB4-9与DDP联合作用后明显增强了卵巢癌细胞对DDP的敏感性,其作用是通过降低HSF1、HSP70、OPTN等基因表达,通过HSF1-HSP70-耐药蛋白的信号途径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