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5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46篇
医药卫生   90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61.
多层探测器CT是最新发展的,采用EcG门控技术引导下螺旋4SCT回顾性的技术。4SCT可获得单架旋转的4层面,采用连续的机架旋转与扫描床进入的结合技术,加大扫描覆盖面及提高空间分辨率。(4SCT)减少了在整个扫描与曝光时间,在低位运动相位期间,运动薄层面可完成全心脏及冠状动脉束支反位的检测。准确率为94%。在管电流(mAs)相同的情况下采用80kV要比采用120kV降低70%的辐射量。  相似文献   
762.
763.
有关意外胆囊癌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术期刊除应记录科学发现的新成果、新观点外,也应该试着记录研究过程中所经历的某些问题、经验和教训,并提出讨论。近年,意外胆囊癌已成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及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甚至开腹胆囊切除术(OC)的一个热点问题。为此,我们约请有关专家就相关问题发表各自观点。本刊愿为讨论的展开提供必要的平台,欢迎广大临床医师就此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64.
目的:应用动物来源的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心脏瓣膜的研究较多,本实验特征在于观察人骨髓间质干细胞与脱细胞猪主动脉瓣膜支架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并探讨其作为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5-12/2006-10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全军胸心外科研究所完成,研究方案获伦理委员会批准。①实验材料:取开胸术中切除的肋骨骨髓,术前已经患者知情同意。新鲜猪心脏瓣膜取自上海复新屠宰场。②实验方法:Ficoll密度梯度离心从肋骨骨髓中获取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扩增培养后鉴定。采用去污剂和酶消化法将猪主动脉瓣叶行脱细胞处理,种植人骨髓间质干细胞。③实验评估:采用EnVision二步法染色鉴定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形态及细胞表型;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维多利亚蓝染色和VanGieson氏染色法观察细胞在脱细胞猪主动脉瓣叶支架上的生长特点;扫描电镜观察静态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形态。结果:①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形态及细胞表型鉴定:人骨髓间质干细胞为梭形,抗平滑肌抗体和波形蛋白染色阳性,CD31及Ⅷ因子染色阴性。②脱细胞猪主动脉瓣膜支架的组织学观察:猪去细胞瓣膜支架去细胞完全,弹力纤维及胶原纤维保持完整,种植的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在脱细胞瓣叶表面形成完整的细胞层。③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形态学观察:扫描电镜示瓣膜表面细胞层完整,细胞呈梭形复层生长。结论:人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具有自然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的特性,在去细胞猪主动脉瓣膜上生长良好,可作为一种有前途的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  相似文献   
765.
头针结合运动疗法在中枢性协调障碍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中枢性协调障碍的临床治疗。方法:60例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在药物、推拿按摩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头针和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以小儿脑性瘫痪粗大运动量表(GMFM)和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组内相比.肌痉挛均明显改善(P〈0.01),运动功能均有显著提高(P〈0.01)。两组治疗后组间相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头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中枢性协调障碍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66.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根据患者基因型、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协助医师制订个体化抗血小板用药方案;临床药师对患者整个用药过程进行监护,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767.
背景对于慢性神经根损伤程度的评估,主要依赖影像学资料进行间接判断.目的研究慢性嵌压性神经根损伤后,不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改变与运动诱发电位表现形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自身对照的重复测量观察.单位一所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对象实验于2001-10/2003-05由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脊柱外科完成.健康家猫30只,体质量3~5kg,雌雄不限.干预将右侧C7,C8和T1椎间孔内嵌压"V"形骨块行造模术.左侧做正常对照.术后2,4,8,12周CT显示神经根管均较对侧狭窄.术后第2,4,8,12,24周,行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检测,每次随机选6只.以周围神经损伤病理分类标准确定神经根损伤程度,并与运动诱发电位波形改变相对应.主要观察指标神经病理损伤程度分类与运动诱发电位检查结果的对应性.结果30只家猫均进入结果分析.神经根Ⅰ度损伤时各点运动诱发电位指标均未表现出异常.Ⅱ度损伤运动诱发电位改变形式有①潜伏期延长,达(3.9±0.21)ms.②F波可延长至1.3~1.9 ms.③各点的波幅正常.Ⅲ度损伤运动诱发电位表现为①潜伏期延长达4.3~5.1 ms.②波幅下降和波形分化不清.Ⅳ度损伤运动诱发电位特征为①Erb's点延长范围3.0~3.8 ms;Cs,T1点延长达5.0~5.3 mss.②C8,T1刺激点的波幅下降到0.2~0.5 mV.③F波的潜伏期延长达9.6~10.2 ms.Ⅴ度损伤时各刺激点诱发电位引出十分困难.结论当运动诱发电位表现正常时,若受损神经出现某种感觉障碍和异常,可提示Ⅰ度病理损伤的存在.单纯的潜伏期延长,包括F波的延长,表明神经的损伤程度为Ⅱ度.在此基础上出现波幅下降,尤其是出现波距加宽,波形分化不清时,神经损伤已达Ⅲ度.Ⅳ度损伤的突出特征是波幅低平,同时潜伏期进一步延长.Ⅴ度损伤时多有运动诱发电位消失或部分电位成分消失.  相似文献   
768.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us neoformans meningitis,CNM)是新型隐球菌侵犯脑膜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近年发病率有所升高,由于早期极易误诊误治,晚期又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病死率很高。改善CNM预后的关键是早期明确诊断、早期治疗。本研究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建立CNM的分子诊断方法,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69.
目的 观察点穴疗法与运动疗法早期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组50例,予运动疗法;治疗B组50例,予点穴疗法与运动疗法;另选50例患者为对照组,予常规治疗.采用Fugl-Meyer法(FMA)、Barthel指数(BI)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评定3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前,3组间FMA及B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随访,治疗组FMA及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B组高于治疗A组(P〈0.05).结论脑梗死早期康复效果明显,且点穴疗法结合运动疗法的疗效优于单一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770.
塔里木油田连续油管作业,如:气举、排液、冲砂等作业,几乎都集中在深度小于4000m的井中,深井与复杂作业极少涉及,这是由于连续油管在深井中的应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存在更多困难。介绍了在大北区块一口高温高压深井中钻水泥塞和钻桥塞的连续油管先导性试验情况,连续油管作业总体上取得了成功。试验表明,在方案精心策划、施工过程严格控制的情况下,该技术可用于高温高压深井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