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7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老年颅内肿瘤患者全麻拔管时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颅内肿瘤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目标浓度2μg/kg靶控输注(TCI)组和对照组。拔管后用改良RamsaY镇静评分法评估镇静程度,同时进行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功能监测。结果 TCI组患者拔管前后镇静程度良好,而对照组镇孽程度下降,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拔管时TCI组生命体征平稳。结论 丙泊酚靶控输注镇静效果确切,能有效地抑制老年颅内肿瘤患者全麻拔管期间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62.
63.
64.
65.
目的 观察异丙酚和地西泮对氯胺酮诱导的大鼠大脑皮质Glu(谷氨酸)释放和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异丙酚抑制氯胺酮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的基因机制。方法 将2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3 ml-生理盐水1 ml组,生理盐水3 ml-氯胺酮 100 mg/kg组,异丙酚100 mg/kg-氯胺酮100 mg/kg组,地西泮10 mg/kg-氯胺酮:100 mg/kg组。于用药后30 min,检测c-fos mRNA水平。另取大鼠,用药注射后2 h取大脑皮质检测Glu含量、组织含水量和Fos蛋白阳性细胞率。结果 氯胺酮注射后30 min引起大脑皮质c-fos mRNA表达增高,2 h时大脑皮质Glu、水含量和Fos阳性细胞率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增加(P<0.01)。异丙酚和地西泮预处理抑制了c-fos基因表达以及组织谷氨酸、水含量的增加,且抑制程度不同。结论 c-fos基因参与了异丙酚和地西泮抑制氯胺酮引起的精神症状和神经元损害的基因机制;异丙酚抑制作用强于地西泮。  相似文献   
66.
先天性巨结肠是新生儿外科一种常见病,近年来主张采用Ⅰ期根治手术,我院自2000年3月以来对52例2个月以内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行根治手术,现将手术的麻醉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7.
为探讨氯胺酮对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的分子基因机制.检测了氯胺酮对大鼠大脑皮质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将4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各7只。腹腔注射氯胺酮100mg/kg后,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15、30、60、120、180min提取大脑皮质总RNA。经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扩增出cDNA产物。用成像分析系统计算曲线下面积,与内参照比较表示各时点的c—fos mRNA水平。结果表明,氯胺酮注射后引起大脑皮质c—fos mRNA表达增高。其高峰在30~60min。3h后回至基线水平,且与行为呈时间相关性。结论:c-fos基因参与了氯胺酮引起精神症状的分子基因机制。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转染联合西地那非对大鼠急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PH)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36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常氧(N)组、低氧(H)组、低氧LacZ(H-LacZ)组、低氧eNOS(H-eNOS)组、低氧西地那非(H-S)组和低氧eNOS-西地那非(H-eNOS-S)组.H-eNOS和H-eNOS-S组给予5 × 109 PFU/ml的AdCMVceNOS 600μl,H-LacZ组给予等量AdCMVLacZ,其他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3d后建立急性PH模型,H-S组和H-eNOS-S组在低氧前给予0.3%西地那非25mg/kg.其他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低氧处理结束后测定大鼠平均体循环血压(mSAP)和平均肺动脉压(mPAP).分别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和X-gal染色检测肺组织eNOS、LacZ基因的表达,硝酸还原酶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一氧化氮(NO)和环磷酸鸟苷(cGMP)的含量.结果 H-eNOS和H-eNOS-S组肺组织均有eNOS表达,H-LacZ组有LacZ基凶表达.H-eNOS和H-S组mPAP明显低于H和H-LacZ组(P<0.01).高于H-eNOS-S组和N组(P<0.01),H-eNOS-S与N组无差异.各低氧组mSAP明显低于N组(P<0.05),且各低氧组问无显著差异(P>0.05).N组NO含量明显高于H、H-LacZ和H-S组,低于H-eNOS和H-eNOS-S组(P<0.05),且H、H-LacZ、H-S三组间以及H-eNOS、H-eNOS-S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H和H-LacZ组cGMP含量明显低于N组(P<0.05),而H-eNOS和H-S组明显高于N组(P<0.05),但低于H-eNOS-S组(P<0.01).结论 eNOS基因转染联合西地那非可协同性增加肺组织cGMP含量,具有选择性肺血管舒张作用,从而阻止大鼠急性PH的发生.  相似文献   
69.
目的:判断定量脑电图在全麻下监测意识的价值。方法:无神经济损务的健康志愿者,按0、0.2、0.3、0.4MAC递增呼末异氟醚浓度,观察qEEG及指令反应变化,通过事后调查麻醉中的外显及内隐记忆。结果:按全麻下意识水平的1~4个阶段,第2与第1阶段相比,qEEGF7、F8、A1异联θ波相对功率明显降低(P〈0.05),第3与第2阶段相比,O1、及O2导联的α波相对功率明显降低(P〈0.05),O2与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性主动脉损伤(TA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策略。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成组病例分析。选取2005年8月至2021年3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明确诊断为TAI且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的25例患者, 根据患者入院与TEVAR时间间隔, 入院24 h内行TEVAR的患者为急诊TEVAR组(14例), 入院先行外科手术或骨折复位固定等处理严重合并伤, 24 h后行TEVAR的患者为择期TEVAR组(11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 创伤严重度评分(ISS)、入院与实施干预时间间隔、住院时长、胸腔闭式引流比例、腹部脏器修复比例等。对患者进行临床随访及术后1年主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影像学随访, 记录患者是否死亡、主动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外伤恢复情况。结果 25例TAI患者年龄(41.4±14.4)岁, 其中男性20例(80.0%)。21例(84.0%)持续性胸背痛, 17例(68.0%)胸腔积液, 5例(20.0%)纵隔血肿。与急诊TEVAR组相比, 择期TEVAR组ISS更高[(24.9±14.4)分比(35.5±9.3)分, P=0.04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