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5篇
医药卫生   6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2 毫秒
21.
再识阴阳     
刘晓平  张丽娟 《光明中医》2014,29(11):2429-2430
初学中医时接触到"阴阳",总感觉似懂非懂,后来学习内、外、妇、儿各科,运用脏腑辨证,学来顺畅,用来方便。"阴阳"似乎离我越来越远,可是临床久了,遇到的疑难杂症越来越多,往往无证可套、无方可用。重温经典,再说阴阳,"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中医运用阴阳来解释人体。阴阳相对、阴阳转化不是线性的,而是立体的、多维的,阴平阳秘不能等同于阴阳平衡,而是各司其职协调运动;人体分而为阴阳,合而为一气。正确理解了阴阳,临证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执简驭繁,审阴阳、知法度,斟酌用药,力求达到阴平阳秘,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2.
单纯气管、支气管结核病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单纯气管、支气管结核病28例临床分析林金学刘晓平张学波王洪亮杨绍禹我院自1984年开展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以来,共诊断了气管、支气管结核病168例。其中胸部正位片无结核病灶、纤支镜下刷检涂片找到抗酸杆菌21例,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活检)诊为结核病...  相似文献   
23.
老年肺结核菌阳病人多,已成为社会上重要的传染源。现将本省林区73例老年肺结核新老传染源分析如下。一、一般情况 1983~1988年,省林业结核病医院收治老年肺结核543例,其中资料完整、入院时痰菌阳性者73例,男性62例,女性11例。年龄60~75岁,平均66.1岁。新传染源(初治)38例,慢性传染源35例(均属难治长期排菌病例)。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索改良三孔法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2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47例直肠癌患者,其中22例行改良三孔法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三孔组),25例行传统五孔法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五孔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拔出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肿瘤直径、切除淋巴结检出数、下切缘长度、标本长度、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发生率等情况。结果:与五孔法腹腔镜组相比,三孔组手术时间稍长,术中出血量较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拔除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切除淋巴结检出数、下切缘长度、标本长度、并发症发生率等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三孔法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有效性、安全性、根治性与五孔法腹腔镜手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三孔法可减少体表疤痕,有助于降低手术对患者造成的生理与心理创伤。  相似文献   
25.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患者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中CD4+及CD8+的表达特点。方法:收集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背景)的癌组织(乙肝肝癌组)和癌旁组织(乙肝癌旁组)以及30例因良性病变而行肝切除的患者的新鲜肝组织(对照组),分离组织浸润淋巴细胞,用抗CD3、CD4和CD8单克隆抗体同时荧光染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表面标志的表达情况。结果:1)乙肝肝癌组、乙肝癌旁组及对照组CD3+CD4+T细胞占浸润淋巴细胞的比例分别为(22.31±3.68)%、(10.69±2.47)%及(4.21±4.26)%。乙肝肝癌组显著高于乙肝癌旁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1),乙肝癌旁组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9)。2)乙肝肝癌组、乙肝癌旁组及对照组CD3+CD8+T细胞占浸润淋巴细胞的比例分别为(26.10±5.82)%、(21.82±2.70)%及(41.31±14.01)%,乙肝肝癌组及乙肝癌旁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P=0.004),而乙肝肝癌组与乙肝癌旁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1)。3)乙肝肝癌组组织浸润淋巴细胞中CD3+CD4+T细胞与CD3+CD8+T细胞的比值为0.91±0.30,显著高于乙肝癌旁组(0.47±0.11,P=0.003)及对照组(0.11±0.13,P=0.000),CD3+CD4+与CD3+CD8+T细胞的比值出现失衡。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T细胞亚群失调,表现为CD3+CD4+T细胞所占比例升高,CD3+CD8+T细胞所占的比例下降,CD3+CD4+/CD3+CD8+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FOXP3shRNA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和MHCC-97H的增殖、凋亡和侵袭功能的影响。方法设计3种编码FOXP3shRNA的FOXP3干扰慢病毒:sh-FOXP3-1-pGreenPuro、sh-FOXP3-2-pGreenPuro和shFOXP3-3-pgreenpuro,并分别转染SMMC-7721和MHCC-97H2个肝癌细胞培养体系,检测转染后细胞培养体系中FOXP3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以评估3个慢病毒的干扰效果。采用干扰效果最好的慢病毒转染上述细胞,以CCK8检测细胞增殖、TUNEL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功能,并比较转染前后上述指标差异。结果经菌落PCR和测序验证,3个FOXP3干扰慢病毒载体构建正确;其中sh-FOXP3-1干扰效果最明显,后期实验均使用sh-FOXP3-1转染。与对照组相比:2种肝癌细胞转染后OD值均明显下降,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凋亡显著升高;细胞侵袭功能显著下降,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实验条件下,干扰FOXP3的表达可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促进肝癌细胞凋亡并降低肝癌细胞侵袭能力。未来应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理,以优化肝癌的临床治疗与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构建稳定过表达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TrxR1)的HEK293细胞株,为TrxR1的功能研究以及靶向TrxR1药物筛选提供细胞模型。方法 通过PCR扩增,连接转化以及Sanger双脱氧测序构建并筛选出TrxR1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pLVX-PuroTXNRD1,转染HEK293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细胞株。后续研究分为3组进行:①TrxR1过表达HEK293细胞:pLVX-Puro-TXNRD1载体稳定转染细胞;②对照HEK293细胞:pLVX-Puro空载病毒载体稳定转染细胞;③正常HEK293细胞;通过RT-qPCR、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上述3组细胞中TrxR1的mRNA以及蛋白表达情况;通过胰岛素终点法以及TRFS-green探针成像检测上述3种细胞内TrxR1的酶活力;通过CCK8实验检测上述3种细胞对TrxR1特异性抑制剂auranofin的敏感性。结果 构建载体经DNA测序,成功获得插入TrxR1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pLVX-Puro-TXNRD1。与HEK293以及HEK293-NC细胞相比,HEK293-TrxR1-OE细胞中TrxR1的mRNA和蛋白高表达,且酶活力也同样显著上升(P<0.005);而与HEK293以及HEK293-NC细胞相比,auranofin对HEK293-TrxR1-OE细胞中TrxR1酶活力以及细胞增殖的抑制效率均显著下降(P<0.005)。结论 通过构建pLVX-Puro-TXNRD1慢病毒载体,成功获得过表达TrxR1酶的HEK293细胞株,该细胞对特异性靶向TrxR1的抑制剂的抗增殖作用具有抵抗,因而可用于靶向TrxR1药物的筛选。  相似文献   
28.
多数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病例在成人和儿童中都表现为亚临床状态和自限性。病人可表现为一般的呼吸急促、减弱和呻吟等呼吸痛苦症状,或更严重的表现,一个表面看似健康的病人可以突然表现出迅速的进展性心衰,心源性休克或复杂的室性心律失常。这些严重的病例对最富有经验的急诊护士来说是个挑战,但是当患儿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是通常的儿科设施所不能解决的。因此,以下的病例提醒我们在护理患儿的时候需要为始料不及的事情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泛影葡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在粘连性小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意义。方法对2007年3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进行泛影葡胺治疗。在其中非手术治疗成功的病例中随机分为两组,继续肠外营养组(parenteral nutrition,PN)和早期肠内营养组(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腹泻的发生率,住院天数及总住院费用和营养学指标及生化水平变化。结果两组病例在腹泻发生例数及比例,住院天数上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但EEN组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PN组(P〈0.05)。 EEN组患者在分组治疗第7d后或出院时的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与PN组同时期治疗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蛋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EN组的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在分组治疗后的第2d,与PN组同时期治疗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在经泛影葡胺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非手术成功病例中的应用是安全的,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和改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