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5篇
医药卫生   6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01.
济南军区学校学生蠕形螨感染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了解军区学校学生中感染蠕形螨的情况 ,我们于 1997年春、秋两季采用透明胶纸粘贴法对我区军校 17~ 2 5岁学生 6 42名进行面部感染蠕形螨的调查。  结果与讨论1 学生的蠕形螨感染率 在 6 42名学员中共查见人体蠕形螨阳性者 35 0例 ,其感染率为 5 4 5 % ,男性与女性学生的感染率分别为 5 9 4% (146 /2 46 )和 5 1 5 % (2 0 4/396 ) ,径 χ2 检验 ,两者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χ2 =37 6 ,P >0 0 5 )。2 不同部位的蠕形螨感染情况 在本次 6 42例中从面部粘贴前额、鼻部、左颊及右颊 4个不同部位分别查见蠕形螨感染者 140例、2 84例、1…  相似文献   
102.
恶性骨肿瘤保肢技术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80年代恶性骨肿瘤的外科治疗有了根本的转变,尤其是新辅助化疗的发展,使保肢治疗成为可能,先进的影像学诊断及外科技术的进步也提供了客观条件。特别重要的是, Enneking所提出的肌肉骨骼肿瘤外科分期系统的临床应用,为外科治疗选择手术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目前保肢已成为恶性骨肿瘤外科治疗的主要发展方向,截肢相对减少。尤其是近年来临床实践的不断增加,基础研究及生物工程学的密切合作,出现了在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和保留肢体功能的情况下的多种新的生物学及非生物学保肢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改进,为提高恶性骨肿瘤…  相似文献   
103.
硬膜外阻滞麻醉无痛分娩88例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1年10月至2003年4月,我院妇产科成功地为88例足月妊娠产妇进行了硬膜外阻滞麻醉下无痛分娩。经过精心护理,88例产妇均顺利分娩,母婴安全,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肝星状细胞(HSC)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关系.方法检测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及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肝组织活检,其中S1 10例, S2 24例, S3 12例,S4 14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通过应用特殊的单克隆抗体(McAb)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石蜡切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阳性细胞(即HSC).结果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法胶原面积的百分比与肝纤维化分期有关(r=0.885,P<0.01);HSC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的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r=0.761,P<0.01);HSC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法胶原面积的百分比正相关(r=0.854,P<0.01).结论 HSC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复发肝癌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04~2015-10收治的34例复发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17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开腹组采用开放式肝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术中、术后情况以及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时间、术后疼痛指数分别为(93.28±46.45)min、(122.68±52.74)ml、(6.34±1.82)cm、(3.44±1.26)d、(4.52±2.39)分低于或少于开腹组的(126.43±39.13)min、(237.81±76.39)ml、(21.43±2.25)cm、(8.25±2.37)d、(6.71±1.85)分(P0.05)。结论腹腔镜下复发肝癌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以作为复发肝癌的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06.
自 1 999年 7月~ 2 0 0 2年 6月采用协和医院研制的撑开复位固定系统 (Distractionreductionfixationsystem ,DRFS)附加或不附加椎体融合器 (Cage)治疗腰椎滑脱 31例 ,临床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1例中 ,男 1 7例 ,女 1 4例 ,年龄 34~ 5 6岁 ,平均 4 5 8岁。患者均经摄腰椎正侧位、双斜位X线片证实。滑脱椎体中滑脱椎体L3 3例 ,L41 6例 ,L51 2例。滑脱按Meyerdin分类Ⅰ度 2 1例 ,Ⅱ度 8例 ,Ⅲ度 2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腰部疼痛、酸胀或下坠感 ,合并间歇性跛行 2 1例、单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 …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临床技巧与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珠江医院自2000年至2009年收治的DAVF患者50例,应用微导管技术,以各种不同材料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辅助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通过影像学检查及临床症状随访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即刻造影显示43例瘘口完全闭塞,6例瘘口绝大部份不显影,1例瘘口部分消失.随访6个月至7年,临床症状消失34例,症状明显缓解6例,复发7例,症状加重3例;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 应用微导管技术栓塞是治疗DAVF的有效手段,正确选择栓塞途径、材料和提高术者技术水平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skills and curative efficacy of endovascular embolization on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DAVF). Methods A total of 50 patients with DAVF,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2000 to 2009, underwent endovascular embolization with different materials through a microcatheter under DSA. After embolization, imaging examination was applied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were noted during the clinical follow-up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ies.Results Immediate postoperative angiography indicated that the fistulas were totally occluded in 43patients, occluded evidently in 6 and occluded partially in 1. The 6-84 months follow-up found that clinical symptoms of 34 patients disappeared, 6 alleviated evidently, 7 relapsed, and 3 worsened; no complications were noted. Conclusion The endovascular embolization for DAVF is effective; and choosing the right embolic approach and material and improving the technology are the keys of successful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胰腺十二指肠复合伤的诊断和治疗,以提高早期确诊率和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07/2010-01收治的胰腺十二指肠联合伤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全部病例中胰腺损伤均早期诊断,十二指肠损伤早期诊断2例,本组抢救成功7例,术后1例死亡于休克不能纠正,术后并发胰漏3例,十二指肠漏2例。结论及早行手术探查修复损伤和有效的引流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9.
国产肿瘤型膝关节假体翻修术的临床疗效与相关诊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肿瘤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术后翻修手术的原因与围手术期的相关注意事项,提高翻修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9年1月间完成13例肿瘤型膝关节假体翻修手术.男9例,女4例.平均年龄45.3岁.股骨远端11例,胫骨近端2例.骨巨细胞瘤9例,骨肉瘤3例,骨韧带样纤维瘤1例.原肿瘤假体均为国产,铰链膝关节10例,旋转铰链膝关节3例.翻修手术时间为首次手术后1-29年.翻修手术原因11例为假体无菌性松动,3例为假体松动伴窦道形成,2例伴有假体断裂.翻修手术前肢体功能平均评分16.7.翻修手术时6例应用原假体,4例将原铰链膝关节更新为旋转铰链膝关节;3例单纯更换假体的松动部分.3例合并窦道的患者均行一期翻修手术.结果 所有患者的切口均一期愈合并获得随访,最长为8年,最短为1年,平均为3年4个月.1例骨肉瘤患者于翻修术后1年因肺转移死亡,12例无瘤生存.10例无窦道的患者中1例于术后5年发生假体再松动,余未发生与假体有关的并发症.3例合并窦道一期翻修的患者中,1例术后7年无异常,2例因感染复发而行截肢手术.11例保留住肢体的功能评分平均为23.6分.肢体长度较翻修术前无明显变化.结论 肿瘤型膝关节假体翻修术的主要原因为假体无菌性松动、感染和假体断裂.翻修术前应依据患者病情决定手术的具体方式;合并窦道的患者应行二期翻修术;肿瘤假体松动诊断一旦确立,应及时行翻修手术,可获得令患者满意的肢体功能,但肢体的长度无法改变.  相似文献   
110.
长期生存儿童骨肉瘤患者心理行为与生存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新辅助化疗及保肢治疗对长期生存儿童骨肉瘤患者心理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2月~2005年11月应用新辅助化疗及保肢治疗的25例儿童骨肉瘤患者。男11例,女14例,平均年龄12岁(5~16岁)。股骨远端17例,胫骨近端7例,肱骨近端1例。Enneking外科分期均为IIB期。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计算5年无瘤生存率,对长期生存的13例患者参照MSTS93评分标准进行患肢功能评价,采用90项自觉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中文版医学结局研究简明调查表(SF-36)进行心理行为与生存质量评估。结果25例患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1个月(12~120个月),5年无瘤生存率为44.0%。13例长期生存的患者MSTS93评分平均21.6分(14~29分),优良率为69.2%;SCL-90量表各因子分均值在1.46~2.31之间,其中人际关系、躯体化、焦虑、恐怖得分均高于常模(P〈0.05);SF-36量表显示患者活力、总体健康、生理功能得分较低,其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由大到小依次为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生理功能、总体健康、活力。结论骨肉瘤新辅助化疗及保肢治疗可使患儿获得较高的长期生存率,但对患者心理行为和生存质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提示需要加强骨肉瘤患儿的心理支持,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