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2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经瘤苗刺激的肝癌TIL细胞的诱导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sTIL细胞的体外增殖动力学和细胞生物学特性及体外抗肿瘤活性。 方法 采用冷冻瘤苗刺激肝癌TIL细胞,研制具有较强的抗瘤活性的由瘤苗激活的杀伤细胞(sTIL),并与TIL比较。 结果 冷冻肝癌瘤苗在TIL的培养扩增过程中不断刺激,对保持TIL较长时期的增殖力和杀伤肿瘤细胞活性等生物学特性明显增强。sTIL细胞培养至d5即有较强的杀瘤活性。持续时间可>60d,而最佳杀瘤活性时间为20~40d,37℃和5%CO2条件下细胞存活率为98%以上。 结论 sTIL可能通过特异性的T细胞的增殖且分泌细胞因子来增强其杀瘤活性,具有较强的抗瘤作用  相似文献   
92.
冷冻和TNF-α基因修饰肿瘤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用TNF-α基因修饰联合冷冻法制备更高效能的抗肝癌疫苗的可能性。方法:分别用冷冻和^60Co照射处理或者单独用^60Co照射处理TNF-α基因修饰的H22细胞,分别制备疫苗。比较这2种疫苗的抗小鼠接种性肝癌的作用。结果:用冷冻和^60Co照射处理TNF-α基因修饰的H22细胞制成的疫苗,其提高小鼠的抑瘤率、脾淋巴细胞IL-2和TNF诱生水平及脾脏NK细胞伤活性的作用,均明显优于单独用^60Co照射处理TNF-α基因修饰的H22细胞制成的疫苗。结论:冷冻处理TNF-α基因修饰的H22细胞,可提高该细胞的免疫原性,从而可提高疫苗的抗小鼠接种性肝癌的效能。  相似文献   
93.
蚓激酶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剑勇  李伟 《首都医药》2004,11(12):38-39
目的观察蚓激酶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8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综合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蚓激酶胶囊。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蚓激酶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可靠,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4.
恶性黑色素瘤冷冻瘤苗激活的TIL在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志斌  刘剑勇  张力图  曾爱屏  黄卓正 《肿瘤》2003,23(3):200-201,208
目的 寻求提高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的抗肿瘤活性。方法 通过应用恶性黑色素瘤冷冻瘤苗来激活TIL,观察其抗肿瘤活性的改变。结果 经冷冻瘤苗激活的TIL在培养扩增10、20、30和40d的体外对自体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的杀伤率均有明显提高,其中以培养扩增30d时为最高。结论 经恶性黑色素瘤冷冻瘤苗激活的TIL具有更高的体外杀伤自体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95.
目的:为了探讨肝癌瘤苗激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的影响及意义,方法:使用冷冻方法制成肝癌瘤苗,用于激活TIL。对2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使用经肝癌瘤苗激活的TIL治疗,并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EA法检测治疗前后sIL-2R水平变化以及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用经肝癌瘤苗激活的TIL治疗者,其血清sIL-2R水平下降幅度最大。用未经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泄浊法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的中医临床疗效及对肾功能和血清瘦素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气虚血瘀型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护肾排毒等常规综合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益气活血泄浊方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疗效及肾功能和血清瘦素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优于对照组的70.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瘦素、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益气活血泄浊法可以显著改善气虚血瘀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肾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瘦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7.
98.
目的探讨孤立性蝶窦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3例孤立性蝶窦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3例均经鼻窦CT扫描明确诊断,行经鼻内镜蝶窦手术治疗,随访6—18个月,28例痊愈,5例缓解。无并发症发生。结论CT能早期明确诊断孤立性蝶窦疾病,鼻内镜下蝶窦开放术治疗孤立性蝶窦疾病安全、疗效好。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中AP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1例HCC及相应的癌旁肝组织中AP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蛋白表达水平,分析甲基化与临床资料及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P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26.23%和11.47%(P<0.05).癌与癌旁组织APC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AP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临床分期、门脉癌栓、术后复发、肝外转移、肿瘤大小、肿瘤分化、肿瘤个数及血清AFP值无关.AP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蛋白表达无相关性.结论:APC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参与了肝癌的发生,但在HCC的发展中的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激活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和小鼠脾淋巴细胞(小鼠脾LC)的最佳效靶比并观察被有效激活的TIL和小鼠脾LC等对小鼠H22肝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从荷瘤小鼠四肢长骨提取DC,联合应用GM-CSF、IL-4和小鼠H22肝癌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DC,然后依据不同的激活效靶比用致敏DC体外激活TIL、小鼠脾LC,分别检测、比较被不同程度激活的TIL、小鼠脾LC以及未激活的小鼠脾LC、未激活的TIL对小鼠H22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①当DC:靶细胞(E/T)为1:400和1:200时,所激活的TIL或小鼠脾LC的杀伤活性较弱;当E/T为1:100时,杀伤活性有较明显的提高,与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E/T=1:50时,杀伤活性增加,与前三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而当E/T=1:25、1:12.5和1:6.25时,杀伤活性与E/T=1:50时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②当E/T=1:50时,未经DC激活的小鼠脾LC(A组)杀伤率为(9.73±1.40)%,未经DC激活的TIL(B组)和DC激活的小鼠脾LC(C组)杀伤率分别为(50.91±2.36)%和(49.70±2.70)%,DC激活的TIL(D组)的杀伤率为(73.49±2.46)%.A组与其他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其他各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当E/T=1:50时,DC能很好的发挥抗原提呈作用,使小鼠脾LC和TIL得以充分激活;②充分激活的小鼠脾LC或TIL对小鼠H22肝癌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较未激活的小鼠脾LC或未激活的TIL均具有明显的提高,尤以激活的TIL的杀伤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