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2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目的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PC),可以向包括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在内的T淋巴细胞提呈抗原,并诱发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反应。本文旨在探讨H22细胞和B16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激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体外抗小鼠肝癌活性。方法从小鼠四肢长骨骨髓中获取DC,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4(IL-4)和肿瘤全细胞性抗原致敏DC,然后用DC激活TIL,观察TIL在体外对H22细胞、Hepal-6细胞和B16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经H22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的DC激活的TIL具有很高的对H22细胞杀伤活性,杀伤率为(71·31±3·11)%,明显高于其对Hepal-6和B16细胞的杀伤活性[杀伤率分别为(50·11±3·03)%,(30·31±2·89)%];也明显高于未经H22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的DC激活的TIL、DC激活的脾淋巴细胞和未经DC激活的脾淋巴细胞对H22细胞杀伤活性[杀伤率分别为(49·80±3·21)%,(48·76±3·60)%和(19·23±2·71)%]和对Hepal-6细胞杀伤活性[杀伤率分别为(39·4±3·21)%,(38·62±2·87)%和(18·73±2·40)%]以及对B16细胞杀伤活性[杀伤率分别为(26·38±2·51)%,(25·82±2·70)%和(18·34±3·01)%],同时经B16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的DC激活的TIL(来源于H22瘤体)也可诱导相对较低的对B16细胞的特异性细胞杀伤活性。结论来源于H22瘤体的TIL经H22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的DC激活后可产生很强的针对H22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各组,说明DC能诱导TIL产生高效而特异的体外抗小鼠肝癌免疫。  相似文献   
83.
站在历史的潮头,我们毋庸置疑: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21世纪的教育是创新的教育,这种创新的教育热切呼唤着创新的师德。江泽民同志在北师大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一样,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优良的师德,如:“当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为人师表、教学相长”;“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等。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师德的内容是不同的,但它具有内在继承性,稳定性和创新性。首先,教师是人类文明知识的传播者、人类灵魂的塑造者。由于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正在成长中的朝气蓬勃的青少年,由于教师劳动的价值体现在开启心智和塑造人格,使其职业道德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而联系着整个社会,联系着人类历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这就决定了师德的特殊性。其二,由于师德具有以身立教的作用,客观上要求教师必须达到比常人更高的道德标准,需要更加重视道德修养,努力以自己的道德去影响和形成学生的道德,以自己完善的人格去影响...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中AP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1例HCC及相应的癌旁肝组织中AP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蛋白表达水平,分析甲基化与临床资料及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P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26.23%和11.47%(P<0.05).癌与癌旁组织APC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AP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临床分期、门脉癌栓、术后复发、肝外转移、肿瘤大小、肿瘤分化、肿瘤个数及血清AFP值无关.AP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蛋白表达无相关性.结论:APC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参与了肝癌的发生,但在HCC的发展中的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对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和小鼠脾淋巴细胞(小鼠脾LC)的最佳激活作用比例.方法联合应用GM-CSF、IL-4和小鼠H22肝癌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从荷瘤小鼠四肢长骨提取的DC,依据不同的激活比例用致敏DC体外激活TIL和小鼠脾LC,采用乳酸脱氢酶(LDH)4小时释放法测定、观察被不同程度激活的TIL和小鼠脾LC对小鼠H22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当E/T为1:400和1:200时,所激活的TIL或小鼠脾LC的杀伤活性较弱,线性关系不明显,P>0.05;当E/T为1:100时,杀伤活性有较明显的提高,与前两者比较,P<0.05;当E/T=1:50时,杀伤活性徒增,与前三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而当E/T=1:25,1:12.5和1:6.25时,杀伤活性与E/T=1:50时基本没变化,P>0.05.结论当E/T=1:50时,DC能使小鼠脾LC和TIL充分激活,显著提高其对小鼠H22肝癌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BCLCB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手术切除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3年3月至2007年9月169例BCLCB期HCC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术后累积生存率,以Log-rank显著性检验初步筛选出可能影响HCC预后的相关因素,应用Cox回归分析进一步明确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 BCLCB期HCC患者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6.3%、46.0%、38.8%。单因素分析表明术前谷丙转氨酶(ALT)、肿瘤包膜、肿瘤数目、肝硬化和术后辅助治疗影响HCC术后累计生存率(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包膜、肿瘤数目、肝硬化和术后辅助治疗是影响HCC术后生存率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手术切除是BCLCB期HCC患者有效的治疗手段,肿瘤包膜、肿瘤数目、肝硬化和术后辅助治疗是其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将肿瘤坏死因子n(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基因导入淋巴细胞能否增强其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从胃癌转移淋巴结中分离淋巴细胞及胃癌细胞并在体外培养扩增,再用脂质体法将TNF-α基因导入淋巴细胞,在蛋白印迹法证实导入基因成功表达后,再用MTT法检测此转基因淋巴细胞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15例行TNF-α转导的淋巴细胞中,12例经蛋白质印迹法证实转导成功;其中4例转导入TNF-α基因后能显著增强淋巴细胞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而另外8例则未见显著增强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结论:采用脂质体法能成功将TNF-α基因转导入淋巴细胞,而且转导入TNF-α基因有可能增强淋巴细胞对胃癌细胞的杀死作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经肝癌瘤苗激活的TIL对原发性肝癌(下称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冷冻方法制成肝癌瘤苗,用于激活TIL。并钭经肝癌瘤苗激活的TIL用于26例肝癌患者的治疗,检测治疗前后其CD3、CD4、CD8、CD4/CD8比值,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应用经肝癌瘤苗激活的TIL治疗的肝癌患者,其CD3、CD4、CD8、CD4/CD8比值明显升高,CD8则明显下降,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经肝癌瘤苗激活的TIL治疗肝癌患者,能明显提高肝癌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9.
蚓激酶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剑勇  李伟 《首都医药》2004,11(12):38-39
目的观察蚓激酶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8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综合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蚓激酶胶囊。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蚓激酶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可靠,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0.
恶性黑色素瘤冷冻瘤苗激活的TIL在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志斌  刘剑勇  张力图  曾爱屏  黄卓正 《肿瘤》2003,23(3):200-201,208
目的 寻求提高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的抗肿瘤活性。方法 通过应用恶性黑色素瘤冷冻瘤苗来激活TIL,观察其抗肿瘤活性的改变。结果 经冷冻瘤苗激活的TIL在培养扩增10、20、30和40d的体外对自体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的杀伤率均有明显提高,其中以培养扩增30d时为最高。结论 经恶性黑色素瘤冷冻瘤苗激活的TIL具有更高的体外杀伤自体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