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17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研究心脑舒片的药效学,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观察心脑舒片对气虚模型家兔和阴虚模型小鼠的作用以及对正常小鼠的免疫功能、抗应激能力和记忆力的影响.结果:心脑舒片可明显改善气虚家兔的一般状况,增加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清总蛋白含量;改善阴虚小鼠的一般状况,增加自主活动并延长低温水中存活时间;增强小鼠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抗应激能力;改善小鼠记忆力.结论:心脑舒片具有补气养阴作用.  相似文献   
62.
彭宁  刘俊田  林蓉 《中药材》2006,29(7):683-686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产生IL-6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AngⅡ刺激培养的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并以不同剂量的槲皮素干预24 h,用ELISA法检测不同时间点上清液中IL-6含量,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槲皮素对IL-6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AngⅡ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产生IL-6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槲皮素对不同浓度AngⅡ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产生IL-6有明显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1000μmol/L时作用最为明显;不同浓度槲皮素均可下调AngⅡ(10-7M)所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IL-6mRNA的表达,浓度为1000μM时作用最明显。结论:槲皮素可在蛋白和转录水平下调Ang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IL-6的产生,提示槲皮素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能与其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大黄(庶虫)虫丸各功效组分对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损伤加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家兔AS模型.将雄性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9组,正常组,模型组,丹参组每日给予丹参0.5 g·kg-1,拆方1号低、高剂量组每日分别给予0.5,1.0 g·kg-1,拆方2号低、高剂量组每日分别给予0.75,1.5 g·kg-1,拆方3号低、高剂量组每日分别给予0.8,1.6 g·kg-1,连续给药60 d后处死.从大体形态、病理形态及超微结构方面观察药物作用,同时采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AS斑块面积、血管内膜厚度(IT)和内-中膜厚度(IMT).结果:大黄(庶虫)虫丸各功效组分均能减少家兔主动脉内膜脂质沉积,使AS斑块面积减小(P<0.05);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胶原纤维增生,减轻内膜增厚;降低IT,IMT,IT/IMT比值(P<0.05),干预收缩性血管重塑;减轻线粒体肿胀,减少泡沫样细胞形成.结论:大黄(庶虫)虫丸各功效组分均有一定的抗AS作用,其中以拆方1号作用最为明显,这可能与其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破瘀生新等功效有关.  相似文献   
64.
针对晚期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虽然主要使用内分泌、靶向等治疗方法,但内分泌治疗的耐药问题在临床上较常见。随着对CDK4/6、PI3K-Akt1-mTOR通路等治疗靶点和耐药机制的研究,晚期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靶向治疗已成为研究热点,利用基因靶向治疗等也可能成为新的突破点,同时在如何针对不同患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最佳治疗时间等问题上仍存在挑战。本文将就晚期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5.
目的 :观察胃肠舒泰颗粒对阿托品引起的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功能抑制作用的影响 ,对正常大鼠血清胃泌素 (GAS)含量的影响。方法 :ICR小鼠 12 0只 ,胃排空实验、小肠推进实验各选 6 0只 ,分别随机分为 6组 ,即阴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胃肠舒泰颗粒小、中、大剂量组与普瑞博思组 ,以阿托品为抑制剂 ,观察各组胃排空及小肠推进率。SD大鼠 5 0只 ,分 5组 ,观察胃肠舒泰颗粒对大鼠血清 GAS含量的影响。结果 :胃肠舒泰颗粒可促进阿托品抑制的小鼠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 ,并可增加正常大鼠血清 GAS的相对含量。结论 :胃肠舒泰颗粒对阿托品引起的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功能抑制有良好的拮抗作用 ,同时具有升高动物血清 GAS含量的作用 ,这可能是其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药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66.
对 30例乳腺癌围手术期化疗的病例分别应用CMF(环磷酰胺、氨甲喋呤、喃氟啶 )方案、单药紫烷素方案化疗。对两组病例进行疗效及毒副反应对照分析 ,结果应用紫烷素较之传统的CMF化疗方案 ,明显降低了骨髓抑制的发生率 ,提高了治疗的连续性 ,对乳腺癌转移及复发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7.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effects of Dahuang Zhechong Pill(大黄(?)虫,DHZCP) on the cell cycle and the related signal pathways i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 stimulated by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 with the method of serum pharmacology.Methods:DNA synthesis in VSMCs was examined by detecting 5’-bromo-2’-deoxyuridine incorporation with the immunocytochemical method.The cycle of VSMCs was evaluated with flow cytometry.Expressions of cyclin D1,p27,protein kinase Cα(PKCα),and 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 1/2(ERK1/2) were quantified by Western blot method. Results:DHZCP containing serum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DNA synthesis of PDGF-stimulated VSMCs,arrested the cells in G1 phase,modulated the protein expressions of cyclin D1 and p27,and suppressed the activation of PKCαand ERK1/2.Conclusion:DHZCP containing serum inhibits VSMCs proliferation via modulating the expressions of cell cycle proteins to arrest the cell in G1 phase,which is attributed to,at least in part,suppressing PKCα-ERK1/2 signaling in VSMCs.  相似文献   
68.
有实验显示体内铁浓度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相关性,但结果并不完全一致。也有证据表明锌有抗氧化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应用核显微镜技术(核显微镜技术即联合运用扫描透射离子显微镜,卢瑟福反向散射光谱仪和质子诱导的X线发射仪)测量新近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铁和锌的水平。结论为: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损伤的形成可由增高的铁浓度形成的氧自由基积累造成,锌可拮抗这种作用,而更长时间的去铁治疗,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综合治疗和预后。方法对104例IMP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4例IMPC无特殊的症状和体征,占同期全部乳腺癌9364例的1.1%。其淋巴结转移率(77.0%)及转移个数(平均9.7枚)均明显高于浸润性导管癌(41.0%,平均3.5枚),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2009年7月初,生存率3年75.0%、2年85.2%、1年96.3%;无瘤生存率3年70.8%、2年81.5%、1年95.0%。结论乳腺IMPC是一种近几年才受到重视的乳腺癌类型,具有不可忽视的发病率,以及淋巴管侵袭力强、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差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70.
吴楠  于津浦  赵晶  赵洋  穆坤  张军  金钊  刘俊田 《中国肿瘤临床》2017,44(20):1024-1028
  目的  通过二代测序技术筛选乳腺癌易感基因突变位点,探讨其对乳腺癌风险预测、临床干预及预后指导的意义。  方法  采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7月272例就诊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的乳腺癌患者146例、高危人群71例及健康者55例3组样本的外周血,采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DNA检测。采用Amplicon方法筛选BRCA1、BRCA2、PTEN、STK11、TP53及BAP1全外显子区域有价值的突变位点,分析3组的基因突变发生率及乳腺癌患者易感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经筛选获得177个突变位点,去重后共得到67个突变位点,其中包括50个单核苷酸突变(single nucleotide variants,SNVs)、8个无义突变(non-sense mutation)和9个插入缺失突变(insertion-deletions,InDels)。3组突变位点中31个突变位点收录于ExAC数据库,40个突变位点收录于Clin Var数据库。本研究中21个新发现的突变位点在ExAC、Clin Var或db SNP数据库中均未提及。统计分析发现85.1%(57/67)的突变发生于乳腺癌患者及高危人群中,且突变阳性乳腺癌患者有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P=0.010)及病理分期(P=0.002),致病性突变的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家族史(P=0.005)及三阴性乳腺癌比例(P=0.009)均高于非致病性突变者。  结论  乳腺癌易感基因突变位点在乳腺癌风险预测、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价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