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9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乳糖诱导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含有人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hIGF-1)基因的大肠杆菌DH5a为研究对象,研究以乳糖作为诱导剂时目的融合蛋白的表达规律。方法利用可表达hIGF-1的工程菌,研究乳糖代替IPTG诱导大肠杆菌在不同条件下表达目的蛋白的一般规律.并优化表达条件,表达结果借助SDS-PAGE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乳糖可诱导hIGF-1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最优表达条件为37℃下重组菌株生长至OD600值为0.7时加入诱导浓度为0.8%的乳糖继续诱导4h。诱导的目的融合蛋白相对表达量能够达到占总蛋白的40-60%水平,接近IPTG的诱导表达水平。结论乳糖能够代替IPTG作为诱导剂成功诱导hIGF-1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22.
本文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动物模型、发病机制、临床用药3个方面叙述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苄丝肼对左旋多巴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药动学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3组(每组7只):左旋多巴合并苄丝肼组,大鼠灌胃给予左旋多巴48mg·kg^-1和苄丝肼12mg·kg^-1;单用左旋多巴组,大鼠灌胃给予左旋多巴48mg·kg^-1;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灌胃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脑微透析活体取样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给药后6h内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和纹状体细胞外液左旋多巴浓度,应用3P87药动学程序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左旋多巴在血浆及纹状体细胞外液药-时曲线符合一室模型。单用左旋多巴在纹状体细胞外液t1/2、tmax、ρmax和AUC0→∞分别为(21.55±13.74)min、(46.82±27.49)min、(9.283±2.130)μg·L^-1、(2762±1257)μg·L^-1;左旋多巴合用苄丝肼组纹状体细胞外液t1/2、tmax、ρmax和AUC0→∞分别为(83.50±10.24)min、(49.97±11.72)min、(119.62±81.12)μg·L^-1、(18431±9115)μg·L^-1。其中,除tmax外,单用左旋多巴组t1/2、ρmax和AUC0→∞均显著小于左旋多巴合用苄丝肼组(P〈0.01)。结论苄丝肼可显著提高左旋多巴进入纹状体药量。  相似文献   
24.
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l的原核表达和纯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构建高表达、易纯化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hIGF-1)工程菌。方法采用pET32a(+)质粒构建带羟胺裂解部位的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DH5α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镍离子-亲和柱色谱分离后进行羟胺裂解。裂解产物纯化后用MALDI-TOF-MS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Mr)。结果重组质粒序列完全正确。工程菌可表达预计Mr的融合蛋白,经Western blot证实有hIGF-1抗原活性。经镍离子-亲和柱色谱分离、羟胺裂解后得到的肽的Mr为7 640,和理论值相符。结论成功构建了表达hIGF-1的工程菌,为开发hIGF-1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5.
目的:测定八棱丝瓜蛋白1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以MTT法测定八棱丝瓜蛋白1对B1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形态、黑色素含量及细胞周期变化为指标,观察八棱丝瓜蛋白-1诱导B16细胞分化的作用。结果:八棱丝瓜蛋白-1对B16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LF-1对B16细胞作用48和72h的IC50分别为33.29和10.28g/L,并阻止B16细胞由G1期向S期过渡从而停滞于G1期;细胞形态向正常上皮样细胞分化,生长缓慢,平铺不重叠,甚至形成网状结构,胞质内细胞器丰富,可见较多不同成熟期(Ⅰ~Ⅳ期)的黑色素小体;黑色素含量显著增加,2.5、5、10和20mg/L浓度的LF-1处理组的黑色素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2.1、4.4、5,9和7,8倍。结论:八棱丝瓜蛋白-1对B16细胞具有明显的诱导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26.
褪黑素合用电针时大鼠脑内β-内啡肽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褪黑素合用电针对大鼠下丘脑弓状核中β-内啡肽样免疫阳性反应强度及其前体--前阿黑皮原(POMC)mRNA表达的影响,以探讨褪黑素加强电针镇的机理。方法: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和原痊杂交组织化学技术,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测定其积分光密度(IOD)值。结果:腹腔注射褪黑素60mg/kg,30min时合用电针30min后,脑内β-内啡肽样免疫阳性物质积分IOD值明显降低;10h后脑内POMCm RNA阳性物质积分IOD值明显增高。结论:褪黑素加强电针镇痛效应的机制可能与促进脑内β-内啡肽的释放和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27.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获得性持续性记忆减退.认知功能障碍以及行为异常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有许多种假说,如胆碱能机制,慢性缺血等.现仅从tau蛋白的异常磷酸化方面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间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滇乌碱(T_1)、滇西嘟拉碱甲(T_2)及3-乙酰滇乌碱(T_3)的镇痛效应的构效关系。方法:小鼠扭体反应法和大、小鼠甲醛致痛法及急性毒性试验测试三药的镇痛作用强度及毒性。结果:镇痛作用T_1>T_3>T_2,毒性T_1>T_2,T_1>T_3,镇痛治疗指数T_3>T_2>T_1。结论:滇乌碱类生物碱3位上取代基与其镇痛效应及毒性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9.
观察麝珠明目散滴眼液对正常兔和水负荷高眼压兔眼压影响。结果表明,3%,6%麝珠明目散滴药后1,0.5h能显著降低眼压(P<0.01),并持续5,5.5h以上,眼压降低最大值分别为0.707±0.389和1.259±0.280kPa;6%麝珠明目散眼压降低最大值大于3%麝珠明目散(P<0.05)或2%匹罗卡品滴眼液(P<0.05)。3%和6%麝珠明目散也能显著降低水负荷高眼压兔眼压,作用随剂量增大而更加显著(P<0.05,P<0.01).与2%匹罗卡品作用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0.
目的:了解福建省汉族人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1947位点基因多态性分布,为探讨该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相关性及对药物代谢影响提供遗传背景资料。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检测了166名福建汉族正常人的COMT基因1947位点多态性,并比较了不同人群之间的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结果:福建汉族人COMT1947位点基因型(GG,GA和AA)分布频率分别是58.4%,36.7%,4.8%。COMT1947位点等位基因频率G和A分别是77%和23%。福建汉族人COMT1947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同肯尼亚人、日本人、台湾地区汉族人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与美国、英国、芬兰和东南亚人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CP〈0.01)。福建汉族人COMT的GG纯合型显著高于美国、英国、芬兰和东南亚人群;而AA纯合型显著低于美国、英国、芬兰和东南亚人群。结论:福建汉族人COMT1947位点基因多态性分布不同于某些地区的人群,具有种族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