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中医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经典名方作为中药复方的典型代表,在药品注册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但是,也应注意到由此带来的研究挑战,尤其是非临床安全性研究方面的挑战,另外在临床定位、药理基础研究方面,研发者和生产单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应提前为经典名方的长远发展做足准备。  相似文献   
92.
桔梗中三萜皂苷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离、鉴定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根中的皂苷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乙醇提取、乙酸乙酯萃取、大孔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得到5个化学成分,通过IR、MS、1H-NMR、13C-NMR等光谱法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5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它们分别为:deapio platycodin D(Ⅰ)、deapio platycodin D3(Ⅱ)、platycoside A (Ⅲ) 、platycoside F(Ⅳ)以及3-O-β-D-glucopyranosyl platycodigenin(Ⅴ).结论化合物Ⅰ~Ⅴ均为已知化合物,化合物Ⅴ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的天然产物,也是首次从桔梗中分离得到的单糖链糖苷.  相似文献   
93.
胡芦巴种子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对胡芦巴Trigonella foenum-graecum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Sephadex LH-20凝胶、硅胶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并通过其理化性质和NMR数据综合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胡芦巴乙醇提取物中得到6个甾体皂苷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22-甲氧基-胡芦巴皂苷Ⅱb(1)、芰脱皂苷元(2)、薯蓣皂苷元(3)、木犀草素(4)、木犀草苷(5)、木犀草素-7-O-芸香糖苷(6)。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5和6是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4.
补骨脂Psoraleae Fructus具有温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等功能,常用于心血管疾病、肾炎、骨质疏松症、癌症和白斑病等的治疗。现代研究表明,补骨脂中主要含有香豆素类、黄酮类、单萜酚类等多种化合物,其中含有多种抗肿瘤活性成分,包括补骨脂素、补骨脂定、补骨脂二氢黄酮、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补骨脂查耳酮和补骨脂酚等。对乳腺癌、肝癌、肺癌、胃癌、结肠癌及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细胞具有较好的增殖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增殖凋亡、周期阻滞、氧化应激、多药耐药、自噬、迁移和侵袭。通过对补骨脂中活性成分抗肿瘤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探讨其抗肿瘤研究现状及其开发应用前景,为补骨脂抗肿瘤的研究与发展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95.
目的比较复方丹参片及其拆方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和机制。方法通过穿梭箱筛选出学习记忆能力处于正常范围内的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片0.65 g/kg)、丹参组(丹参乙醇提取物0.3 g/kg)、三七组(三七粉0.3 g/kg)、复方丹参片组(0.3、0.6 g/kg)组,ig给药,每日1次,预防给药7 d后,通过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再灌注法制备VD大鼠模型,连续给药7 d后,进行穿梭箱实验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检测脑梗死面积,Nissl染色检测大鼠大脑皮层病理变化;试剂盒法检测脑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乙酰胆碱(Ach)、5-羟色胺(5-HT)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E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白细胞介素-6(IL-6)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复方丹参片组可一定程度地提高VD大鼠条件刺激回避次数,降低神经功能损害评分和脑梗死面积,减少大鼠脑组织MDA和血清ET、eNOS和IL-6水平,升高脑组织Ach、5-HT及SOD和血清VEGF水平;拆方研究显示,丹参提取物在减少大鼠脑组织MDA和血清ET、eNOS、IL-6水平,升高脑组织SOD水平方面较三七表现更出色;三七在提高脑组织Ach、5-HT含量方面表现更突出。复方丹参片高剂量组在提高SOD、降低MDA水平,提高Ach、5-HT、VEGF水平等方面优于单方组,与丹参组或三七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结论复方丹参片能够较好地改善VD大鼠的认知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中枢胆碱能神经系统分泌Ach的功能,提高海马及下丘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5-HT等的释放,减轻脑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抑制炎性损伤反应和促进血管生成等多条途径实现的。在复方中丹参提取物发挥主要作用,起到君药的作用,三七辅佐君药治疗VD。  相似文献   
96.
Tau蛋白的异常累积是阿尔茨海默病(AD)及非AD类Tau蛋白病的主要病理学特征,并且与神经变性和认知障碍密切相关。近年来,第一代特异性Tau蛋白PET分子探针已经被研发,并进行了临床试验。因第一代PET分子探针中常出现脱靶结合,促进了具有更高结合力和选择性的第二代特异性Tau蛋白PET分子探针的研发。笔者综述了Tau蛋白PET显像作为AD病理学生物标志物的潜力和Tau蛋白分子探针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97.
目的 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黄酮醇糖苷(DF3G)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水溶液中的增溶行为,通过HPLC-MS/MS法比较DF3G及DF3G的5% SDS水溶液(SDS-DF3G)的药动学差异。方法 通过GROMACS软件与GROM OS 54A7联合原子力场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DF3G(60 mg/kg)和SDSDF3G(DF3G 60 mg/kg)2组,ig给药1次,于给药后0.25、0.50、0.75、1.00、1.50、2.00、4.00、6.00、8.00、10.00、24.00、30.00 h从SD大鼠眼眶后静脉丛取血,样品处理后,采用HPLC-MS/MS法测定血浆中DF3G的血药浓度。通过DAS2.0软件拟合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DF3G分子中苯环部分可以自发地增溶到胶束的疏水栅栏层,而其糖环中的羟基分别与2个SDS的硫酸基中的氧原子形成2个氢键,从而增加DF3G在水中的溶解性。与DF3G组比较,SDS-DF3G组AUC(0-t、AUC(0-∞)增大,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CLz/F显著降低(P<0.05);Cmax升高,tmax、MRT延长,t1/2缩短。结论 从理论上证实了添加表面活性剂可以对药物分子在胶束溶液中增溶,以期为该类体系的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从实验角度证实了加入SDS可以提高DF3G体内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98.
目的 研究毛酸浆Physalis pubescens干燥宿萼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中压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谱、质谱等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 6, 11-三甲基-3-羟基-1, 6(E), 10-十二碳三烯-8-O-β-D-葡萄糖苷(1)、3′, 5-二羟基-3, 7, 4′-三甲氧基黄酮(2)、山柰酚-3-O-β-D-槐糖苷(3)、山柰酚-3-O-α-L-鼠李糖-(1→6)-β-D-葡萄糖苷(4)、山柰酚-3-O-β-D-葡萄糖-7-O-α-L-鼠李糖苷(5)、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6)、银杏内酯A(7)、银杏内酯B(8)、3, 7, 4′-三甲氧基杨梅黄酮(9)。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毛酸浆苷A,化合物2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9.
益心康滴丸是天津市南开中医院的医院制剂,由丹参、西洋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具有益气养血、活血通脉的功效,用于心悸、胸闷、憋气、乏力、冠心病、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恢复期、心肌炎的治疗。为了有效地控制其质量,本实验采用TLC法对其中的西洋参和麦冬进行了定性鉴别,同时采用HPLC法对君药丹参中酚酸类成分丹酚酸B进行了测定。1仪器和材料Dionex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P680泵,ASI—100自动进样器,UVD170U紫外检测器,Chrome-leon色谱工作站;旋转薄膜蒸发仪;CAMAG展开缸。丹酚酸B对照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562…  相似文献   
100.
木犀草素提取和纯化工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犀草素作为一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研究表明其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开发前景良好,受到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针对木犀草素的特性,不同工艺具有不同的提取效率。对近年来木犀草素的提取纯化工艺进行了综述,论述了各种工艺的原理及特点,并进行比较,探讨了不同工艺用于实际生产的可能性,以及今后的研究趋势,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