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8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治疗在重度烧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重度烧伤患者(烧伤面积≥70%TBSA、Ⅲ度烧伤面积≥30%)20例作为治疗组,应用早期有效充分液体复苏、经肠道营养和早期大面积切削痂有效覆盖创面的综合治疗方案;2009年前住院应用传统治疗方法治疗的重度烧伤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第1次手术创面修复情况和手术次数、第1次手术前后TPR和ALB变化、创面愈合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第1次手术植皮覆盖创面百分比高于对照组,手术次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血浆总蛋白(TPR)、清蛋白(ALB)下降,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TPR、ALB术后明显下降,分别与手术前及治疗组术后相比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去死亡患者,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治疗是重度烧伤患者早期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能缩短重度烧伤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2.
    
目的应用髂腹部皮瓣修复深度烧伤创面。方法用以旋髂浅血管为蒂的腹股沟皮瓣及以腹壁浅血管为蒂的下腹壁皮瓣修复深度烧伤创面38例。结果本组38例中,36例术后创面一期愈合,效果满意;1例瓣下积脓,经引流、植皮后愈合;1例皮瓣部分撕脱,未影响皮瓣成活及创面愈合。结论髂腹部皮瓣解剖恒定,操作较简单,血供良好,是修复手、腕及其下腹部临近Ⅳ度烧伤创面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早期负压封闭吸引(VSD)联合组织瓣序贯治疗深度电烧伤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7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深度电烧伤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VSD联合组织瓣序贯治疗修复创面,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创面扩创VSD吸引肉芽植皮治疗修复创面.近期(创面拆线前)及远期(出院后半年)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瘢痕指数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1,P=0.021);治疗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2,P=0.046);治疗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2,P=0.002);治疗组瘢痕指数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9, P=0.019).结论 早期VSD联合组织瓣序贯治疗是深度电烧伤的有效修复方法,并能最大限度恢复电烧伤部位的功能和外观,其疗效明显好于使用单纯创面扩创VSD吸引肉芽创面植皮法.  相似文献   
54.
目的总结分析癫痫发作致重度烧伤患者的救治经验,以进一步提高治愈率和减少致残率。方法回顾分析1990~2006年我科收治的因癫痫发作致重度烧伤(烧伤总面积〉30%或Ⅲ°烧伤面积〉10%)患者57例,以1998年1月1日为界分为两组,两组病情具有可比性,1998年后广泛应用新的综合治疗措施,主要为有效充分液体复苏、早期胃肠道营养、早期积极行切削痂植皮和转移皮瓣封闭创面。结果1998年后患者(B组)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1998年以前患者(A组);B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短于A组;B组住院期间癫痫再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B组创面愈合后残疾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早期充分有效液体复苏、胃肠道营养、积极切削痂植皮和转移皮瓣封闭创面能降低重度癫痫烧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病程,减少死亡率、致残率和住院期间癫痫再发生率。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rhEGF对烧伤后慢性溃疡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年1月~2002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烧伤后慢性溃疡创面68例,随机分成rhEGF治疗组和非rhGF治疗组,rhEGF治疗组创面换药时外用rhEGF,非rhEGF治疗组创面换药时外用生理盐水,其它处理措施两组完全相同.观察创面变化、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局部和全身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比较,rhEGF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提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局部应用rhGF可促进烧伤后慢性溃疡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肽Y(NPY)的变化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严重烧伤(烧伤总面积32%-96%TBSA)患者设为试验组,常规进行休克期液体复苏和创面处理;另选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试验组患者伤后1、3、6、12、24、48 h和对照组人员血液中CGRP、NPY、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含量,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伤后3 h试验组患者CGRP水平为(28±6)ng/L,较对照组(55±7)ng/L降低,12 h达低谷(15±4)ng/L,伤后48 h仍低于对照组(P<0.05)。伤后1h试验组NPY、cTnT值[(136±20) ng/L、(0.41±0.08)μg/L]较对照组[(86±13)g/L、(0.16±0.06)/μg/L]升高,12 h达峰值[(189±31)ng/L、(1.78±0.47)μg/L],48 h仍高于对照组(P<0.05)。CGRP与cTnT变化呈显著负相关(r=-0.76,P<0.01);NPY与cTnT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0.79,P<0.01)。结论血液中CGRP值降低、NPY值升高在严重烧伤休克期心肌损害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7.
老年人重度烧伤综合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总结老年人重度烧伤早期救治经验 ,以进一步提高治愈率。 方法 回顾分析1990~ 2 0 0 2年我科收治的老年重度烧伤 (烧伤总面积 >30 %或Ⅲ°烧伤面积 >10 % )患者 6 3例 ,以1996年 1月 1日为界分为两组 ,两组伤情有可比性 ,1996年后广泛应用新的综合治疗措施 ,主要为有效充分液体复苏、早期胃肠道营养和早期切痂植皮封闭创面。 结果  (1) 1996年后患者 (B组 )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发生率分别为 38 7%和 19 4 % ,明显低于 1996年前 (A组 )的6 5 6 %和 4 3 8%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2 )B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日分别为 (34 6±11 2 )d和 (37 5± 13 4 )d ,明显短于A组的 (5 8 7± 18 3)d和 (6 2 6± 19 1)d ,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 结论 有效充分液体复苏、早期胃肠道营养和早期切痂植皮封闭创面能降低老年重度烧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8.
目的通过乌司他丁治疗重症烧伤脓毒症患者的疗效观察,探讨其中的可能机制。方法将62例重症烧伤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1)和对照组(n=31),对照组采取经典治疗方案,包括早期复苏,抗感染治疗,营养支持对症治疗,血液净化治疗及呼吸机治疗等,治疗组在经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呼吸(R)、心率(HR)、体温(T)、白细胞计数(WBC)及中性粒细胞比例(N)等临床指标和动静脉血气分析、肌酐(Cr)、尿素氮(BUN)、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等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28 d病死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R、HR、T、WBC及中性粒细胞比例较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血浆ALT、AST、Cr、BUN、LDH、CK-MB均下降,治疗组各指标改善更加明显(P〈0.05),两组机体摄氧率及氧合指数增加(P〈0.05),治疗组增加更加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28 d病死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有效抑制重症烧伤脓毒症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器官功能及机体摄氧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自体微粒皮移植术对大面积深度烧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的影响.方法分析性研究收治的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64例,根据早期创面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切痂自体微粒皮移植术组和切痂邮票状植皮术组,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自体微粒皮移植术组行一次性大面积切痂自体微粒皮和大张异体皮联合移植术,切痂邮票状植皮术组分次行部分Ⅲ度创面切痂自体邮票状皮片移植术,比较两组患者脓毒症和MODS的发生率.结果自体微粒皮移植术组脓毒症和MODS的发生率分别为34.4%和18.8%,明显低于切痂邮票植皮术组的62.5%和43.8%,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一次性大面积切痂自体微粒皮移植术能有效降低大面积深度烧伤MOD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0.
癫痫发作致重度烧伤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分析癫痫发作致重度烧伤患者的救治经验,以进一步提高治愈率和减少致残率.方法 回顾分析1990~2006年我科收治的因癫痫发作致重度烧伤(烧伤总面积>30%或Ⅲ°烧伤面积>10%)患者57例.以1998年1月1日为界分为两组,两组病情具有可比性,1998年后广泛应用新的综合治疗措施,主要为有效充分液体复苏、早期胃肠道营养、早期积极行切削痂植皮和转移皮瓣封闭创面.结果 1998年后患者(B组)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1998年以前患者(A组);B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短于A组;B组住院期间癫痫再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B组创面愈合后残疾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 早期充分有效液体复苏、胃肠道营养、积极切削痂植皮和转移皮瓣封闭创面能降低重度癫痫烧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病程,减少死亡率、致残率和住院期间癫痫再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