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6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预处理对心脏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健康雄性Lewis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摘取供体心脏前30 min经供体大鼠腹腔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5 ml;供体预处理组:摘取供心前30 min经供体大鼠腹腔静脉注射NAC 300 mg/kg;受体预处理组:受体于移植前30 min经受体大鼠腹腔静脉注射NAC 300 mg/kg。供心冷藏于4℃组氨酸-色氨酸-酮戊二酸盐液(HTK)18 h后建立大鼠腹腔异体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移植后24 h光镜下观察心肌胶原含量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组织中MMP2/9蛋白表达;采用实时PCR检测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mRNA表达。结果 NAC供体/受体预处理组心肌胶原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4.49±0.62/5.88±0.96 vs.10.43±0.93,P〈0.01);免疫组织化学法半定量评分显示NAC供体/受体预处理组MMP2/9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1.60±0.22/2.13±0.23,1.63±0.18/2.78±0.16 vs.3.00±0.15/3.78±0.15,P〈0.01),受体预处理组心肌组织中MMP2 mRNA明显低于对照组(1.45±0.72vs.2.77±1.62,P〈0.05),而供体预处理组TIMP2 mRNA明显高于对照组(2.59±2.12 vs.0.63±0.50,P〈0.05)。结论在大鼠心脏移植中NAC对供心IRI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NAC直接抑制活性氧所致的MMP2/9升高,激活TIMP2,减轻了心肌IRI。  相似文献   
42.
大鼠肾移植1000例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大鼠肾移植进行经验总结以指导实验与临床研究.方法:作者在2004-01/2009-07海德堡大学移植中心期间,采用大鼠肾动、静脉与腹主动脉、腔静脉行端侧吻合.对于急性肾移植模型,输尿管直接植入膀胱内;对于慢性肾移植模型,输尿管采用端端吻合法.术中直接切除对侧肾脏,完成大鼠肾移植1 000例,并对其进行总结.结果:只要供体肾脏冲洗良好,吻合时暖缺血时间小于30 min,手术时间60 min左右,吻合技术娴熟,移植成功率达98%以上.结论:该实验模型安全、方便、可行.肾移植成功的关键是手术技术.  相似文献   
43.
自从1986年Furchgott提出了内皮衍化舒张因子(Endothclium-dcrivcdrclaxingfactor,EDRF)可能是一氧化氮的假说后,引起世人对NO的极大重视。过去一直认为氧化氮(包括NO)是有毒的空气污染物,现已证明NO在呼吸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与在其他器官系统中一样重要。它调节肺血管紧张度,呼吸道的神经传递,调节呼吸道炎症和宿主防御能力。1 调节肺血管紧张度和通气/血流比值1.1 NO降低肺动脉压(PAP)的程度取决于肺动脉高压的基线水平。动物实验证实,吸入10个百万分率(partpermillion,ppm)NO可以改善氧合作用,防止PAP增高,吸入40ppmNO可以改善…  相似文献   
44.
目的 通过建立负载人肺腺癌细胞株GLC-82可溶性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探讨应用DC疫苗的致敏特异性杀伤性T细胞(CTL)体外杀瘤细胞的可行性和实验条件,为后期l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通过用定量摩尔氯化钾提取法获得人肺腺癌细胞GLC-82的可溶性抗原多肽(TSA),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用GM-CSF、白细胞介素-4和肿瘤坏死因子-α体外诱导扩增并鉴定获取DC,构建DC疫苗;利用DC疫苗刺激同种异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诱导产生具有识别肺癌细胞抗原的特异性CTL的可行性及MTT法检测该CTL对GLC-82、肺癌CALU-6和人红白血病K 562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结果 人PBMC体外经7d诱导出的DC,经形态学、免疫组化证实具有典型的树突状细胞特性;负载GLC-82抗原的DC疫苗能有效诱导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产生CTL,最适浓度为1:10;诱导活化的CTL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高于未经肿瘤抗原致敏的组.结论 诱导培养人外周血PBMC中的Mo可获取大量DC,诱导出的DC功能较强,适宜临床应用;DC疫苗能强烈刺激初始型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产生CD 8+表达增加的CTL;激活的CTL对肺癌靶细胞发挥高效而特异的细胞毒效应,对非肺组织瘤靶细胞也具有非特异性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45.
目的 通过对负载人肺癌GLC-82细胞可溶性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体外诱导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对肺癌细胞的杀伤研究,为以DC为基础的肺癌免疫瘤苗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 通过用3MKCl提取法和弱酸洗脱法获得人肺腺癌细胞GLC-82的可溶性抗原多肽,用GLC-82细胞抗原多肽冲击致敏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用GM-CSF、IL-4和TNF—α体外诱导扩增并经鉴定的DC;利用负载GLC~82细胞抗原多肽的DC,刺激同种异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诱导产生具有识别肺癌细胞抗原的特异性CTL;进一步探讨该CTL对GLC-82,肺癌CALU-6和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结果 人PBMC体外经7d诱导出的DC,经光镜、电镜、免疫组化证实具有典型的树突状细胞特性;经GLC-82抗原致敏的DC诱导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产生CTL,诱导激活的CTL与靶细胞共育时镜下发现CTL靠近并聚集在肿瘤细胞周围,致使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和坏死。结论肺癌可溶性蛋白抗原能活化致敏DC,无需明确肿瘤特异抗原,获取方法简便可行;联合应用GM—CSF、IL-4和TNF—α诱导人PBMC中的单核细胞,能诱导出功能较强的DC;致敏DC能强烈刺激初始型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产生CD8^+表达增加的CTL;激活的CTL对肺癌靶细胞发挥高效而特异的细胞毒效应,对非肺组织瘤靶细胞也具有非特异性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KiSS-1、核因子(NF)-κBp50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相互关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152例标本(乳腺癌92例,乳腺增生30例,癌旁乳腺30例)和伴有癌转移的腋窝淋巴结54枚中KiSS-1、NF-κBp50及MMP-9蛋白表达情况.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50例乳腺癌组织、20例癌旁乳腺组织中KiSS-1mRNA的表达.应用CMIAS真彩图像分析仪对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结果进行积分吸光度(IA)值测定,并计算其平均IA值.结果 (1)与癌旁乳腺组织表达比较,KiSS-1基因在乳腺癌组织学分级Ⅰ~Ⅱ级中(13.59±6.24)明显高于Ⅲ级(9.53±4.57)、TNM分期高(Ⅰ~Ⅱ期12.35±6.15,Ⅲ~Ⅳ期7.53±4.93)、在淋巴结转移率高的乳腺癌中的表达减弱(9.61±5.25,无转移组为13.06±5.89)甚至缺失;其在淋巴结转移灶(3.47±1.59)中的表达(IA值)明显低于其相应的原发灶(10.02±3.80).乳腺癌组织中KiSS-1 mRNA表达(10.84±4.90)与KiSS-1蛋白表达(11.67±6.22)有较好的一致性.(2)NF-κBp50、MMP-9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其上调程度随着乳腺癌分化程度的降低、TNM分期的增加、淋巴结转移及瘤块增大而逐渐增高.结论 KiSS-1蛋白在乳腺癌分化程度低、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下降,并分别与NF-κBp50、MMP-9蛋白表达呈负相关;NF-κBp50与MMP-9蛋白在乳腺癌中表达呈正相关,KiSS-1蛋白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转移扩散.  相似文献   
47.
目的:对大鼠肾移植进行经验总结以指导实验与临床研究。 方法:作者在2004-01/2009-07海德堡大学移植中心期间,采用大鼠肾动、静脉与腹主动脉、腔静脉行端侧吻合。对于急性肾移植模型,输尿管直接植入膀胱内;对于慢性肾移植模型,输尿管采用端端吻合法。术中直接切除对侧肾脏,完成大鼠肾移植1 000例,并对其进行总结。 结果:只要供体肾脏冲洗良好,吻合时暖缺血时间小于30 min,手术时间60 min左右,吻合技术娴熟,移植成功率达98%以上。 结论:该实验模型安全、方便、可行。肾移植成功的关键是手术技术。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供应链(SPD)系统在检验科试剂耗材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医院检验科的试剂耗材作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采用传统管理模式管理的试剂耗材设为对照组,将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采用SPD系统管理的试剂耗材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管理效果及绩效考核评分.结果...  相似文献   
49.
背景 与目的:肿瘤微环境中存在的炎性因子参与肿瘤的生长及转移,蛋白激酶CβⅡ(protein kinase CβⅡ,PKCβⅡ)能否通过调节炎性因子参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侵袭尚不清楚.研究PKCβⅡ对HCC侵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深入探讨PKCβⅡ与肿瘤炎性微环境之间的...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冷缺氧/复氧(H/R)损伤的作用。方法 HK-2细胞常规培养后分3组:对照组(sham组)、冷H/R组即细胞冷缺氧4 h后复氧4 h、HSYA预处理组即缺氧前0.5 h给予不同剂量(15、25、35、45、55、65、75μmol·L-1)的HSYA处理,其余同冷H/R组。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电镜观察各组细胞超微结构。结果与sham组比较,冷H/R组细胞变圆,贴壁细胞数量减少,但经HSYA (25μmol·L-1)处理后细胞形态有所恢复,贴壁细胞数量增多;与sham组比较,冷H/R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100.00±0.09)%比(59.00±3.80)%,P<0.05];与冷H/R组比较,HSYA (25μmol·L-1)处理组细胞存活率显著增加[(59.00±3.80)%比(74.00±5.50)%,P<0.05];sham组见细胞质内线粒体、糖原较丰富,冷H/R组细胞质内见线粒体肿胀或固缩,次级溶酶体中含残存细胞器,糖原散在、减少,明显扩张的内质网;而HSYA预处理(25、35、55μmol·L-1亚组)后细胞质内见自噬小体增多,其他4个亚组(15、45、65、75μmol·L-1组)见糖原数量有所恢复且部分聚集。结论 HSYA预处理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冷H/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最佳预处理浓度为25μmol·L-1,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细胞自噬、线粒体功能和直接抗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