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1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1.
鲁建华 《护理学杂志》2002,17(6):437-438
2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6月 ,我院妇科门诊采用中药天葵黄栀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30例 ,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30例年龄 (33 35± 5 2 5 )岁 ,病程 (15 13±8 83)月。表现为下腹及腰骶痛、月经淋漓不尽、白带增多。妇科检查附件压痛或伴增厚 ,盆腔或附件区触及不活动、界限不清的触痛包块。B超检查附件包块 11例 ,大小为 2 9cm× 3 1cm× 4 0cm~4 8cm× 5 0cm× 5 3cm ;盆腔少量积液 (0 8~ 3 1ml) 15例 ;无异常 11例。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宫外孕及卵巢肿瘤。1.2 治疗方…  相似文献   
32.
青光眼患者房水中转化生长因子-β2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青光眼患者房水中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2,TGF-β2)的水平,探讨TGF-β2在青光眼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在手术中收集了31份青光眼患者房水样本,其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11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10眼、青少年型青光眼(juvenile glaucoma,JG)10眼.另收集10份白内障患者的房水样本作为对照.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房水中TGF-β2的含量.结果:POAG和JG组房水中成熟(有生物活性)TGF-β2的浓度分别为256.7±93.3 pg/ml和277.0±103.8 pg/ml,比PACG组151.4±81.0 pg/ml和白内障组136.9±57.7 pg/ml有显著性升高(P<0.01).而POAG组、JG组和PACG组TGF-β2的总量(有生物活性的+潜活的)分别为1677.5±564.6 pg/ml、1739.4±592.0 pg/ml和1499.2±490.4 pg/ml,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它们与白内障组1004.9±372.1 pg/ml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OAG和JG患者房水中成熟TGF-β2的水平明显增高,高水平的成熟TGF-β2可能在POAG和JG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角膜板层移植术后口服斯皮仁诺及局部点静达眼药水(5g/L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确诊真菌性角膜溃疡7例,行角膜板层移植术,术后口服斯皮仁诺200~300mg,每晚1次,局部点静达眼药水(5g/L氟康唑)1~2h/次,治疗1月,然后视病情好转,减少口服用量及点眼次数,并随访6月。结果7例全部治愈,随访6月无复发。结论角膜板层移植联合口服斯皮仁诺局部点静达眼药水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好,并能有效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34.
目的:讨并分析保存羊膜在眼中、重度化学烧伤和热烧伤急性期的治疗作用以及对晚期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性化学烧伤和热烧伤的住院患者19例(21眼)根据病情分为中度组(14眼烧伤为Ⅱ-Ⅲ度)和重度组(7眼烧伤为Ⅳ度),入院I1周内分别行单纯羊膜移植术和羊膜移植术+自体(异体)角膜缘上皮干细胞移植术。观察早期眼表重建时间,晚期角膜血管化,睑球粘连,视力改善情况。结果:中度组的眼表重建时间较重度组短,视力提高较后者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01)。。在角膜血管化,睑球粘连等方面也较后者轻。结论:羊膜可用于眼中、重度化学烧伤和热烧伤的急性期治疗,其预后效果同眼部损伤程度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35.
目的讨并分析保存羊膜在眼中、重度化学烧伤和热烧伤急性期的治疗作用以及对晚期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性化学烧伤和热烧伤的住院患者19例(21眼)根据病情分为中度组(14眼烧伤为Ⅱ~Ⅲ度)和重度组(7眼烧伤为Ⅳ度),入院1周内分别行单纯羊膜移植术和羊膜移植术+自体(异体)角膜缘上皮干细胞移植术。观察早期眼表重建时间,晚期角膜血管化,睑球粘连,视力改善情况。结果中度组的眼表重建时间较重度组短,视力提高较后者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在角膜血管化,睑球粘连等方面也较后者轻。结论羊膜可用于眼中、重度化学烧伤和热烧伤的急性期治疗,其预后效果同眼部损伤程度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致痫大鼠血清和脑脊液中S100B、C反应蛋白(CRP)含量的动态变化,以探讨这两种生化指标与癫痫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和模型组(40只),模型组再依据造模后大鼠处死时间分成6 h、12 h、24 h、72 h和1周共5组。采用红藻氨酸(KA)侧脑室注射建立癫痫动物模型,ELISA法测定大鼠造模后各时间点血清和脑脊液中S100B、CRP的含量,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和脑脊液中S100B、CRP含量在癫痫发作后6 h逐渐增加,24 h达高峰,以后逐渐降低;血清和脑脊液中S100B、CRP水平均呈正相关(r=0.788和0.873,P均〈0.01)。结论致痫大鼠脑内存在动态的急性炎症反应,这种炎症反应可能参与癫痫发生及癫痫所致的脑损伤。血清和脑脊液中S100B、CRP可用于检测这种炎症反应和脑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大鼠痫性发作后各时间点血清、脑脊液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含量的变化及其在海马组织的表达,以探讨CGRP与癫痫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成动物模型组(40只)和对照组(8只),采用侧脑室注射红藻氨酸(kainic acid,KA)建立癫痫动物模型。在痫性发作后6h、12h、24h、72h、1周抽取血液和脑脊液,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和脑脊液中CGRP含量,用Nissl染色法观察海马病理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CGRP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血清和脑脊液中CGRP含量在痫性发作后6 h逐渐降低,在24 h最低。KA致癫痫后24h、72h及1周,大鼠海马CA3区和齿状回CGRP蛋白大量表达,伴随大量神经元丧失、尼氏体减少。结论 CGRP与癫痫关系密切,血清和脑脊液CGRP水平可用作反映癫痫所致脑损伤的早期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HLP)对大鼠半乳糖性白内障发病过程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单纯HLP组、HLP-白内障模型组、白内障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裂隙灯下观察晶状体混浊情况,分光光度计检测各组晶状体还原性谷胱甘肽、丙二醛的表达。结果裂隙灯下观察到第3—9天HLP-白内障组大鼠白内障发生率高于自内障模型组大鼠。半乳糖球后注射15d后每组随机选取10眼进行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检测,HLP-白内障组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低于白内障模型组,丙二醛含量高于白内障模型组。结论HLP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半乳糖性白内障的发病,其机制有可能为参与晶状体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39.
TCD、CTA与DSA对比对颅底异常血管网病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颅底异常血管网(Moyamoya Disease MMD)的特征表现并与CT血管造影(CTA)对照比较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21例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为烟雾病患者进行TCD、CTA检测资料分析.结果 TCD探测21例,明确诊断20例,高度怀疑1例,阴性者1例,与DSA比较诊断符合率为91%;CTA探测22例,均明确诊断为颅底异常血管网病,并被DSA证实.讨论 TCD可以对烟雾病患者的脑血流进行追踪观察,能够发现更多缺血性和表现为非典型血管病临床症状的烟雾病患者,对于MMD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并且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0.
平山病的临床与神经电生理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平山病的临床与神经电生理学特点,以提高对平山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21例确诊为平山病的患者进行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肌电图(EMG)、F波及交感皮肤反应(SSR)等神经电生理学检查。结果:对126条神经进行检测,神经传导速度(NCV)测定总异常率为16.7%(21/126),主要表现为远端运动潜伏期(DML)延长及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下降,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正常。F波平均最小潜伏期为(28.70±3.10)ms,平均出现率为47.70%,总异常率为76.2%。患者患侧上肢及对侧上肢远端肌(不包括肱桡肌)EMG呈神经原性改变者分别为1000及90.5%,主要异常表现为出现自发电位运动单位电位(MUP)时限延长、波幅增宽、多相波增多及募集相等异常。上肢远端肌EMG异常率为91.5%,明显高于上肢近端肌的8.0%及下肢肌的3.5%。结论:平山病可出现神经电生理上的亚临床改变,神经电生理检查对其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