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33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2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颈内动脉线栓与环扎建立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模型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目的 建立重复性好、结果可靠、稳定性强的动物模型 ,并对两种不同品系的动物进行对照。方法 SD大鼠 5 2只 ,L ewis大鼠 30只 ,随机分为 5组 ,非环扎组采用 L onga方法 ,环扎组采用线栓并环扎颈内动脉(ICA)与翼颚动脉 (PPA )分叉处远端的 ICA。结果 神经体征评分与梗死体积有明显的相关性 ,线栓并环扎颈内动脉远端不但大大的提高了梗死率 ,而且梗死体积比较稳定 ,与不环扎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L ewis大鼠梗死成功率高 ,体积较稳定。结论 颈内动脉线栓与环扎建立大鼠局灶缺血再灌模型的方法可靠 ,稳定性好 ,L ewis大鼠是一种用于研究局灶脑缺血较理想的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52.
正大约公元1505年(511年前)梅毒传入我国~[1],当时称杨梅疮或广疮。我国最早有关梅毒的专著是明代韩懋编著的《杨梅疮论治方》,最早有关神经梅毒的论著则见于程玉麐教授于1939年编著、因抗日战争推迟于1948年出版的我国首部《神经病学》专著中。新中国成立前,列强入侵、国弱民穷,鸦片和娼妓泛滥,梅毒十分猖獗;新中国成立后,立  相似文献   
53.
脱髓鞘疾病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及周围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临床上中枢及外周同时受累的病例并不多见,本例报道产后19d并发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1例. 1病例报告 患者,女,17岁,因左手麻木1d,左侧肢体麻木、无力伴言语不清半天于2010年6月6日入院,患者为产褥期妇女,发病前19d顺产一正常男婴,产后1w低盐饮食,此期间出汗多,后恢复正常饮食.病前1w腹泻2d,不伴发热,病前1天晚8时许突然出现左手麻木,伴有言语不能,烦躁,次日晨起上述症状消失,但于当天11时许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上肢不能持物、下肢搀扶下可行走,伴有言语不清、呛咳.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 TGF-β1 对神经细胞凋亡的调控。方法 在缺血及再灌注不同时间点用免疫组化及 RT- PCR方法观察缺血中心区及半影区 TGF-β1 蛋白及 m RNA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 缺血中心区 TGF-β1 蛋白及 m RNA表达略有增强 ,而缺血半影区 TGF-β1蛋白及 m RNA表达明显增强 ,且在缺血再灌注 2 4 h及 48h达到高峰 ,与神经细胞凋亡趋势相符。结论 脑缺血时 ,TGF-β1 表达随梗塞区凋亡细胞的多少而变化 ,通过对神经细胞凋亡的调控 ,参与缺血后神经细胞的修复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Moymaoya病与Moymaoya综合征在影像学及病理形态学上的异同点,并试图进行分类,方法:E和静脉注射马血清、颈局部注射马血清、颈动脉部分结扎和颈忆部注射去甲肾上腺素等4种方法,建立了4种Moymaoya病和Moymaoya综合征的实验动物模型,结果:4例动物模型在影像学及病理形态学上具备Moymaoya病的共同特点,但又有其各自不同的特征,结论L:Moymaoya病与免疫有关,而Moymaoya综合征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  相似文献   
56.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脑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是转化生长因子(TGF- β)超家族成员 ,最近已被纯化并克隆 ,是一个最有效的营养因子。对 GDNF的研究始于十年前 ,Schubert等为了研究神经系统中不同细胞系蛋白的表达 ,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凝胶进行电泳检测 ,比较不同克隆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系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发现电泳带是完全不同的。当时由于缺乏对较低含量蛋白的分离和鉴别技术而未能进一步研究 [1 ] 。后来发现胶质细胞系 B49、R33和 JSC1具有分泌促进多巴胺脑神经元存活的蛋白质 [2 ] 。 1993年 L in等从 B49神经胶质瘤细胞的条件培养液中纯化…  相似文献   
57.
全脑缺血再灌流是当代神经科学研究的热门课题。本文综述了鼠全脑缺血模型并加以评论。介绍了海马对缺血的选择易损伤性和多样性,并推导海马选择易损伤机理与Ca++超载和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有关。  相似文献   
58.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检测器监测,测定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流后6h~7d的海马、纹状体、丘脑和新皮层组织匀浆中谷氨酸(Glu)、门冬氨酸(Asp)、甘氨酸(Gly)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变化。结果显示在海马和丘脑Glu含量于再灌流后6h~3d下降(P<0.05和0.01),GABA含量升高(P<0.05和0.01),在纹状体和新皮层除GABA外,分别于6h~5d均有不同呈度的升高。比较有规律的变化是当GABA升高时Glu含量下降。这可能是由于缺血及再灌流早期Glu等兴奋性氨基酸(EAAs)大量释放,反射性GABA的合成与释放增多使Glu向GABA方向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59.
脑叶出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脑叶出血又称皮质下白质出血。过去认为其发病率低,国内报告为3.8%,国外报告为5%~10%,一般症状轻、不典型,在临床上较难与其它出血性疾病相鉴别,因而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自从CT问世以来,许多神经病学者发现,这类疾病并非少见,有人提出其发病率在15%~34%之间,仅次于壳核出血。有人在180例CT扫描脑出血中,发现基底节出血114例(63.3%),脑叶出血32例(17.8%),占出血的第二位。同时还发现,青年人较多发生,因此,这类疾病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收集1980~1986年国内外发表的30余篇文章,对  相似文献   
60.
1 临床资料先证者 ,女 ,37岁。 7年前开始感觉双下肢无力 ,站立不稳 ,走路摇晃 ,不能走直线 ,3年来出现言语笨拙 ,吐字不清 ,饮水呛咳 ,无吞咽困难 ,症状呈进行性加重 ,病程中伴多汗、记忆力下降 ,二便正常。查体 :血压 12 5 / 80 m m Hg(坐位 ) ,130 / 80 mm Hg(卧位 )。个头矮 ,身高 1.4 6米 ,智能正常 ,有水平眼震 ,言语含糊不清 ,走路不稳 ,走直线困难 ,深浅感觉正常 ,四肢肌力和肌张力尚可 ,深反射活跃 ,浅反射正常 ,未引出病理反射 ,指鼻试验及跟 -膝 -胫试验欠稳准。辅助检查 :2 0 0 1年 4月的头部 MRI:无异常发现。诊断 :遗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