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496篇
  免费   4081篇
  国内免费   2633篇
医药卫生   94210篇
  2024年   444篇
  2023年   1792篇
  2022年   1575篇
  2021年   1352篇
  2020年   1526篇
  2019年   1732篇
  2018年   1638篇
  2017年   1111篇
  2016年   1480篇
  2015年   1577篇
  2014年   4447篇
  2013年   3236篇
  2012年   3778篇
  2011年   4055篇
  2010年   3998篇
  2009年   3975篇
  2008年   3753篇
  2007年   3901篇
  2006年   3749篇
  2005年   3763篇
  2004年   3559篇
  2003年   3148篇
  2002年   2600篇
  2001年   2595篇
  2000年   2934篇
  1999年   2898篇
  1998年   2692篇
  1997年   2772篇
  1996年   2654篇
  1995年   2448篇
  1994年   2148篇
  1993年   1600篇
  1992年   1504篇
  1991年   1403篇
  1990年   1252篇
  1989年   1071篇
  1988年   541篇
  1987年   523篇
  1986年   479篇
  1985年   435篇
  1984年   341篇
  1983年   373篇
  1982年   354篇
  1981年   239篇
  1980年   177篇
  1979年   135篇
  1978年   71篇
  1976年   36篇
  1965年   43篇
  1963年   3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本草纲目》美容药物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集古代本草学之大成,收载1892种药物,内容极为丰富,其中用于美容的药物上百味,种类繁多,用途广泛,剂型丰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92.
X线引导下经皮通用脊柱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X线引导下经皮通用脊柱系统(USS)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2002年10月~2004年5月对无须减压胸腰椎骨折8例采用后路经皮USS椎弓根螺钉植入,在椎旁肌深层置入固定棒行伤椎复位固定.结果手术时间120~240 min,平均140 min.术中出血量20~90 ml,平均40 ml.后凸Cobb's角术前(21.5±4.3)°、术后(2.7±1.5)°(t=17.541,P=0.001),椎体塌陷术前18.5%±4.1%、术后2.4%±1.0%(t=16.504,P=0.001).术后3周佩戴腰围支具下床,复查Frankel分级,C级恢复至D级2例,D级恢复至E级1例,保持D级1例,保持E级4例.结论经皮USS内固定治疗无须减压的胸腰椎骨折创伤小,恢复快,但技术难度高,X线暴露时间长.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表达和纯化CCL3L1融合蛋白,并对其免疫原性进行分析.方法 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pGEX-4T-1-CCL3L1质粒进行酶切,收集CCL3L1片段与pET-32a(+)表达载体连接,构建pET-32a(+)-CCL3L1重组质粒,将其转化BL-21大肠埃希菌进行蛋白表达并纯化.应用酶切鉴定、SDS-PAGE及Western blot等方法确保基因片段的正确性及表达蛋白的特异性.以间接ELISA法测定BABL/c小鼠多克隆抗体滴度.结果 成功获得了高纯度的CCL3L1融合蛋白,且该蛋白为可溶性表达,以其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滴度最高可达1:51 200.结论 获得高纯度可溶性表达的CCL3L1融合蛋白及其高效价的多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分析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提出防治措施,降低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300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均痊愈,术后出现并发症少:术后切口疼痛12例(4.0%);切口感染1例(0.3%);长期随访未见复发病例.结论 手术规范操作和正确治疗是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关健词] 疝;腹股沟;手术后并发症;无张力疝修补术  相似文献   
995.
我院使用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6.
双额叶挫裂伤致中央型脑疝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男14例,女9例,年龄19~45岁,平均32.5岁。病人伤后就诊时间为1.5-78h,伤后意识障碍由朦胧至中度昏迷,入院时生命指征(BP、P、R)不稳定者9例,瞳孔变化者(包括明显缩小或放大者)13例。肢体运动障碍者(单侧及双侧)7例。锥体束征( )者17例。14例CT示双额叶广泛脑挫裂伤,鞍上池、环池、四叠体池等明显受压变小或消失,中线居中,第三脑室受压变小或消失,双侧脑室前角受压变小,移位,而脑室后角正常。9例除上述表现,还伴有顶枕叶脑挫裂伤,双侧脑室受压变小。合并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及少量薄层硬膜下血肿,中线居中或轻度偏移< 0.5cm。  相似文献   
997.
精神病患者回归综合医院开放病房治疗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建立综合医院开放式心理病房治疗精神病患者的意义及可行性。方法对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心理病房采用开放式管理模式 ,并分析 12 0 0例住院患者的疗效。结果综合医院开放式心理病房管理模式具有患者生活自由、人际交往方便、可保持与外界社会的接触、治疗效果好、住院天数短、经济效益佳、精神症状更易控制等优点。结论综合医院建立开放式管理的心理病房有利于精神病患者的治疗 ,是现代精神病治疗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为加强外科围手术期处理,观察应用早期目标指导性治疗方案(early goal directed therapy,EGDT)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 运用EGDT使入ICU8h内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和上腔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达标。结果 本组2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在8h内CVP达标20例,MAP达标20例,ScvO2达标16例。结论 应用EDGT治疗感染性休克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和实用性,在限定的时间内使所有的目标值达标存在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应用氟马西尼之后,用磁共振弥散成像(diffusion-weighted magnetic imaging,DWI)检测脑组织发生的改变,从而确定癫痫灶的位置。方法选择准备手术的癫痫患者20例,其中检查前2个月内服用过苯二氮卓类药物(benzodiazepine,BZD)有9人,另取17位未发做过癫痫的健康者作为对照。在患者清醒和完全的发作间期进行磁共振弥散成像基线扫描,然后静脉推注氟马西尼(flumazenil,FMZ),注射10min后,再次进行DWI检查。所有的病人测量下列双侧结构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海马、海马旁回、丘脑、中央白质、与癫痫灶相连的皮质。健康对照者进行了DWI检查,测量了上述结构。我们还对20位患者进行了注射FMZ前后的视频脑电图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者对比,颞叶癫痫患者发病侧海马的发作间期ADC基线明显升高(P<0.05)。在注射氟马西尼后,不同感兴趣区的平均ADC变化如下:近期服用过BZD的患者癫痫发作侧的海马ADC下降(P<0.05);癫痫发作侧的海马旁回ADC下降(P<0.05),而近期没有服用过BZD的患者,未发现上述变化。在视频脑电监测中,服用BZD的患者也更易用FMZ诱发出癫痫波。在颞叶以外癫痫我们没有观察到统一的变化模式。结论近期服用过BZD药物的颞叶癫痫患者中,注射氟马西尼引起的ADC改变和癫痫灶的位置密切相关。核磁共振弥散成像清楚地表明了颢叶癫痫患者潜在癫痫灶的位置,是一个有效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结核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短程督导化疗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措施,卡介苗是预防该病的唯一疫苗,但其免疫效果极不稳定。章介绍了7种结核分支杆菌重组BCG疫苗构建及其免疫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