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3篇
医药卫生   38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构建含小分子肽P1-GFP融合基因慢病毒载体, 用携带P1-GFP融合基因的慢病毒感染MSC, 使MSC具有靶向性, 将靶向MSC注入小鼠体内后观察MSC在小鼠脾脏的定位及与淋巴细胞的关系。方法 用组织片贴壁法培养健康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含小分子肽P1-GFP融合基因慢病毒载体并感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通过尾静脉将转入P1-GFP融合基因的MSC注入小鼠体内, 18 h后免疫组化染色观察GFP在小鼠脾脏的定位。 结果 培养的健康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长良好, MSC感染含P1-GFP融合基因的慢病毒18 h后MSC开始出现绿色荧光,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 荧光强度逐渐增强, 72 h达高峰。靶向MSC表达髓系干细胞的表面标记 CD105(90.0%)/CD44(98%),CD73(85.0%)/CD90(98.5%)。将靶向MSC经尾静脉注入小鼠体内, 18 h后小鼠脾脏出现大量GFP阳性细胞, 并与脾脏淋巴细胞密切接触。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含P1-GFP融合基因的靶向MSC, 靶向MSC成功定向脾脏, 并与脾脏淋巴细胞密切接触, 可用于后续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2.
称取RPMI 1640 400mg(日本),EDTANa_2200mg(AR),蒸馏水100ml,将其混合溶解后加三氯甲烷2滴(防腐),加100g/LNaOH 溶液至微红色(pH7.4)为止放冰箱备用。用本稀释液和尿素稀释液同时计数30例正常人血小板数,结果,本法244.5±  相似文献   
13.
小儿手烧伤后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2000年月1月—2002年6月我科收治的小儿手部深度烧伤患者89例,102只手;男52例,女37例;均为深Ⅱ°—Ⅲ°的患儿;年龄9个月—13岁;其中热液烫伤49例,火焰烧伤23例,化学烧伤10例,其它7例。1.2康复方法1.2.1合理手体位:早期正确的手体位对于手功能的恢复是非常重要的,如Ⅲ°切痂治疗手术及术后换药,均将手固定于功能位,根据不同情况为患儿设计一定形状的支具,材料可选用竹片、木板或塑性橡胶等,对患儿的手指、手掌、腕关节进行固定,保持于功能位,特别是夜间,睡眠后手指停止活动处于屈曲状态,及时应用支具,其意义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动态观察兔眼植入硅凝胶软性人工晶状体术后180天的变化,为今后研究作参考。方法 10只大耳白兔(20只眼)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超声乳化小切口硅凝胶软性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于术后第7、15、30、60、90、180天使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变化。结果 兔眼术后炎症反应较重,术后第30天前房渗出吸收,对照组实验组前房渗出轻。后囊浑浊于术后第15天形成,实验组较对照组后囊浑浊形成早并且严重。植入人工晶状体的14眼中,有7眼发生人工晶状体移位,2眼发生前房积血。结论 手术刺激是导致人工晶状体术后炎症反应、后囊浑浊形成的一个因素,而且不同的种属、不同的个体,术后炎症反应不一样。  相似文献   
15.
核心蛋白聚糖与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DCN)是一种细胞外基质成份,是蛋白多糖家族中富含亮氨酸的小分子组份,具有多种生物活性[1]。DCN表达的水平在大多数细胞中都较低,但在肿瘤组织周围基质中显著升高,这可能是机体对抗肿瘤细胞侵袭的一种自然的生物学反应。大量研究发现DCN无论在体外过度表达或在体内作为重组蛋白均可以抑制不同组织来源的肿瘤细胞的生长[2-4]。  相似文献   
16.
包头市青山区2001—2005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高,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为进一步掌握病毒性肝炎的发病规律和流行特征,为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对青山区2001—2005年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观察人工晶状体兔眼植入术后组织病理变化。方法:人工晶状体植入兔眼180d后光镜检查人工晶状体以及眼内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人工晶状体表面黏附炎性细胞,虹膜、睫状体组织慢性炎性改变,后囊形成混浊。结论:通过观察人工晶状体兔眼植入术后组织病理变化的学习为今后动物实验和白内障手术并发症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9.
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发现越早并及时进行矫治效果愈佳。为了掌握学龄前儿童的视力状况和探讨如何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眼的保健工作,我们于2001年对174名4岁儿童进行了连续3年的视力测查,根据测查中儿童的视力异常情况指导家长及时进行矫治,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对指导开展学龄前儿童眼睛的保健工作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胞因子TNF-α和黏附分子sICAM-1在嗜肺军团菌(LP)感染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分析TNF-α和sICAM-1与LP感染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30例LP感染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TNF-α、sICAM-1的含量并进行对比。结果:LP感染者血清中TNF-α、sICAM-1均表现出急性期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且急性期〉恢复期,P〈0.05;TNF-α与sICAM-1的改变存在明显的正相关。结论:LP感染者血清中TNF-α、sICAM-1含量出现表达异常,对临床病情发展进行预测、判断治疗效果、帮助估计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