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5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医药卫生   89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5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On the basis of pharmacological and clinical tests, an anti-tuberculosis flavone has been isolated from the herb Lysionotus pauciflora Maxim (Gesneriaceae) collected from Zhejiang or Guiizhow province.It was identified as Nevadensin by chemical and spectroscopic methods.  相似文献   
102.
肿瘤坏死因子(TNF)主要参与宿主对脓毒症、创伤和多器官衰竭的反应,近期已自人体生物液体中提纯55和75kDa的TNF可溶性受体(sTNF-R),后者可灭活TNF或作为缓慢释放TNF的贮存器。有作者认为sTNF-R可结合血清中TNF和防止其与靶细胞起反应,从而调控TNF的全身作用。作者研究100例创伤病人中sTNF-R升高的程度、时间及其与创伤严重度和终局的关系。全组100例,男74例,女26例,平均29.4岁(10~72岁),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平均16.8分(0~75分)。在创伤后1小时开始抽血测sTNF-R浓度,持续15天,用免疫酶联吸附法(多克隆抗体)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3.
用冲击力量使牙松动、脱位,达到拔除病牙的方法,已被临床应用。为进一步研究该法的原理及评估其优劣,现将近十年来185例(209颗牙)冲击拔牙的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文冲击拔牙185例,209颗牙。均为青年,男性120例,女性65例。计下切牙30颗,上切牙59颗,下颌智齿34颗。1.2 冲击原理及角度 垂直型牙体以钝头凿90°垂直于牙体颈部锤击时可使对应牙槽  相似文献   
104.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技术监测颅内压8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技术与硬脊膜外穿刺测定颅内压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探讨无创颅内压监测的可行性。方法对85例神经外科患者同时运用FVEP技术和硬脊膜外穿刺测定颅内压。结果FVEP技术与硬脊膜外穿刺测定的颅内压值没有显著性差异(t=0.324,P=0.746),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493,P〈0.01);当脑脊液蛋白含量高于1000mg/L时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t=2.309,P=0.033);当脑脊液总细胞数高于l000x10。/L或蛋白含量高于1000mg/L时两者无相关关系(r=0.375,P=0.094;r=0.208,P=0.393),结论FVEP技术可用于颅内压的无创监测,但应注意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患者围术期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采取术前个体化的心理护理、术中密切配合和术后针对性护理和观察的方法。结果本组23例患者经住院行ENBD后,临床症状消失,化验检查恢复正常,治愈出院,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 ENBD是一种简便的微创治疗手段,通过围术期的有效护理,可使患者顺利康复,杜绝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了解江苏地区无偿献血人群巴贝虫感染情况,为输血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2–5月对江苏省血液中心采集的950人份无偿献血者血样,以巴贝虫分泌抗原(BmSA1)为诊断靶标分子,采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单份血清标本靶向巴贝虫特异性总抗体水平,对抗体阳性样品制作血涂片进行镜检,并提取DNA进行巢式PCR扩增确认寄生虫血症;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和职业献血者巴贝虫抗体阳性率。结果 江苏地区950人份无偿献血人群巴贝虫抗?BmSA1抗体阳性率为0.53%,5例巴贝虫抗?BmSA1抗体阳性血样镜检和巢式PCR结果均为阴性。不同性别([χ2] = 0.01,P = 0.92)和年龄([χ2] = 0.11,P = 0.95)献血者巴贝虫抗?BmSA1抗体阳性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不同职业献血者巴贝虫抗?BmSA1抗体阳性率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11.93,P < 0.05)。结论 江苏地区无偿献血者中有巴贝虫感染者,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7.
通过观察研究脉诊仪在中医诊断实验教学中的使用情况,作者发现中医脉诊仪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几个应该注意的问题:(1)寸关尺三部指示灯不亮,电子芯片不稳定;(2)诊脉部位不明确;(3)仿真手指容易断裂;(4)设备运行时噪音太大;(5)机身后侧闪烁灯暴露;(6)配套的计算机软件不稳定。改进对策:(1)加强寸关尺三关芯片与仿生手臂的黏合程度,或将芯片与三关部位嵌合为一整体;(2)将寸关尺三关、桡动脉脉道与仿真手臂三者嵌合固结为一体;(3)在手指内部置入钢性介质或者其他韧性的类似骨架介质,更换成其他耐用耐磨的材料;(4)在多方面采取降噪措施;(5)设备生产时将闪烁指示灯密封于机器内部,或者有专门的灯罩将其遮盖;(6)应该强化技术进一步提高计算机软件的稳定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的病原学及药敏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支气管扩张并急性感染的178例患者痰培养及药物敏感性。结果:178例痰培养61例阳性,前5位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33株(51.6%)、肺炎克雷伯杆菌8株(12.5%)、流感嗜血杆菌5株(7.8%)、鲍曼不动杆菌4株(6.3%)、大肠埃希菌3株(4.7%)。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喹诺酮类敏感性较高。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铜绿假单胞菌最常见,定期行药敏监测尤其是铜绿假单胞菌的监测对临床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了解放射性介入手术对先天性心脏病(CHD)儿童甲状腺、外周血象指标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等的影响。方法 对70例2010-2013年做过放射性介入手术的CHD儿童(介入组)及23例同期行外科手术的CHD儿童(对照组)进行术后随访。随访项目包括甲状腺彩超、血常规检查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结果 介入组甲状腺彩超异常率(40.0%)与对照组(43.5%)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以多发囊肿多见,结节少见。介入组白细胞数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观察到不同疾病类型及手术时间介入组甲状腺结构和白细胞数有差异(P>0.05)。介入组淋巴细胞染色体型畸变率(0.76±0.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染色体型畸变率(0.25±0.07)%(Z=-3.631,P < 0.05),其中无着丝粒断片(ace)率和易位(t)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Z=-2.531、-2.397,P < 0.05)。结论 介入治疗术对CHD儿童甲状腺和血液指标未见明显影响,但对其遗传物质的损伤仍然可见。  相似文献   
110.
2013-2017年我国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2013-2017年我国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分布变化,了解和掌握我国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风险。方法 根据全国放射卫生信息平台的2013-2017年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病例报告,对病例的地区、病种、职业和照射类型等分布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我国目前共有54家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机构,覆盖了除西藏自治区和新疆建设兵团外全部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013-2017年,共上报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06例,以放射性肿瘤为主,占全部病例的43.40%,其次是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和放射性白内障,分别占16.98%和16.04%。全部病例中,从事医学应用的占70.75%,从事工业应用的占13.21%。以照射类型分类,慢性照射最多,占80.19%,而急性照射占5.66%,还有14.15%填报时未注明照射类型。结论 我国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发病情况总体呈下降趋势,重点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应继续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