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3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分析中牟县城乡饮用水卫生状况和变化趋势,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依据。方法于2014-2018年,对中牟县城乡饮用水供水单位进行水质监测,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五年监测饮用水总体合格率为54.12%,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18.353,P<0.01);城区和农村合格率分别为96.67%和48.12%,合格率城区高于农村(χ2=49.914,P<0.01);不合格主要为二氧化氯和氟化物含量超标,农村供水工程升级改造后,农村水样二氧化氯(χ2=4.191,P<0.05)增高,氟化物(χ2=4.795,P<0.05)降低。结论应加大农村供水监管,扩大集中供水厂管网覆盖范围,可考虑将地下水源更换为地表水库水,切实改善居民饮用水水质。  相似文献   
42.
目的 建立稳定高表达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或突变体PC-NA(mutant PCNA,mPCNA)目的蛋白的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观察PCNA在顺铂诱导的DNA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显性负突变策略,通过构建重组人PCNA或mPCNA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V5-His A-PCNA(His-PCNA)和pCDNA31/V5-His A-mPCNA(His-mPCNA),稳定转染到HeLa细胞中,G418筛选建立稳定高表达目的蛋白的HeLa细胞系;Western印迹法检测蛋白的表达情况;MTT法测定顺铂损伤后不同细胞系的细胞存活率.结果 真核表达质粒经酶切、测序分析与实验设计完全一致;稳定建系后,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在相应位置可见清楚的目的条带;MTT结果显示稳定高表达突变体PCNA的细胞系与对照组相比,其细胞存活率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 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His-PCNA和His-mPC-NA;建立了稳定高表达该质粒的HeLa细胞系;稳定高表达突变体PCNA的细胞系对顺铂损伤更敏感.  相似文献   
43.
精神药物中毒的抢救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志刚 《天津护理》1999,7(5):185-187
自杀行为是精神科常见的症状之一,顿服大量精神药物是精神病人常采用的自杀方式。本文总结90例服毒病人,就其服药种类、时间、季节以及服毒的原因做一论述,进而抓住抢救的关键环节,加强观察和护理措施,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4.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最显著的表现是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血液呈“粘、稠、聚”高凝状态[1]。多发性肺细小动脉原位血栓形成是极为常见的病理改变,发生率达89.8%[2]。近年来我们用低分子肝素(商品名速避凝)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30例,并与对照组30例比较。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60例住院患者均符合1977年第2次全国肺心病会议制定的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9.6±9.0)岁;心衰Ⅰ度9例,Ⅱ度13例,Ⅲ度8例。对照组:30例,男、女各15例,平均年龄(57.1±9.5)岁;心衰Ⅰ度10例,Ⅱ度12例,Ⅲ度8例。两组患者均…  相似文献   
45.
背景: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各种白内障形成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促进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并化生为纤维细胞,但其信号通路尚不清楚。 目的:探讨ERK1/2信号转导通路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环氧合酶2表达中的作用。 方法:使用10 μg/L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干预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0,1,3,6,12,24 h,RT-PCR检测刺激不同时间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环氧合酶2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环氧合酶2及磷酸化ERK1/2的表达。在阻断实验中应用特异性ERK1/2的阻断剂PD98059 阻断ERK信号转导通路1 h,再用10 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刺激细胞6 h,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环氧合酶2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刺激后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环氧合酶2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P < 0.01),同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磷酸化ERK1/2活性增强,表达水平随作用时间而增加,30 min时达到最高峰(P < 0.01),6 h后恢复至基线水平;PD98059可抑制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环氧合酶2的表达 (P < 0.01)。说明ERK1/2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环氧合酶2的表达,在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6.
常规检查中,尿液的显微镜检验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变化,有助于临床判断出血点,许多不明原因的尿分析红细胞阳性。一定要用高倍镜检测红细胞的形态,分析是哪一段的出血,通过对尿红细胞各种形态的观察,为肾性与非肾性疾病提供快速鉴别诊断依据.对尿红细胞进行活体染色(SM染色),采用相差显微镜进行观察和分类计数,对各种尿红细胞形态分类计数值应用ROC曲线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7.
1 .病例资料 :某渔村一家族共 16人 (12岁以下儿童 6人 ) ,其中男性 7人 (儿童 2人 ) ,女性 9人 (儿童 4人 )。经确诊淋病患者共 7例 ,男性 1例 ,女性 6例 (儿童 4例 )。感染的1例男性为家族外性传染 ,女性中 1例为由其丈夫通过性传染 ,其余 5例均为非性传染。此家族中首先是一母亲带领 2名女童来我院 ,因孩子小便不适及阴道分泌物较多而就诊。对 2名女童进行分泌物涂片检查 ,细胞内均找到革兰阴性双球菌 ,初诊为急性淋病 ,同时分别取样在淋球菌专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2d后长出的细菌经鉴定为淋球菌。随后 ,其母讲自己也有不适感 ,经检查确…  相似文献   
48.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AC/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近视眼患者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 situ keratomilensis,LASIK)后调节性集合与调节比率(accommodative convergence/accommodation,AC/A)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和临床意义。方法:将267眼根据等效球镜-1.00~-3.00D;-3.25~-6.00D;-6.25~-10.00D分成A,B,C三组。采用同视机测定患者术前框架戴镜、术后裸眼不同时段(1,3mo)的AC/A值,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和分析。结果:A,B,C三组术后1moAC/A值明显低于术前戴镜AC/A值(P<0.05),术后3moAC/A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近视程度间各组AC/A值比较术前戴镜、术后1mo和术后3mo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LASIK术后裸眼AC/A值与术前戴镜AC/A值和屈光度数呈正相关(r=0.153,P<0.01),与患者年龄和眼轴长度呈负相关(r=-0.196,P<0.01;r=-0.218,P<0.01);与性别、角膜曲率、角膜厚度没有明显相关性。结论:LASIK术后不同近视程度患者的AC/A值的变化趋势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至术后3mo时基本恢复到术前戴镜水平。LASIK术后AC/A值受术前戴镜AC/A值、屈光度数、患者年龄及眼轴长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9.
随着“大卫生”“大健康”观念的树立,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逐渐成为各方的共识。为了应对多种不利因素造成的各种慢性病威胁,医防融合的健康管理模式正在开展试点与运用,在高血压、传统心血管疾病、诊断明确的各种心理疾病、妇幼保健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而近年来,新旧传染病的交织流行给公共卫生体系带来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卫生应急工作,面临了更多的困难与机遇。常态下卫生应急工作,主要围绕公共卫生防治结合展开;面对突发的复杂的新型卫生应急工作,则需要政府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各级医疗机构、卫生检验机构、研究院校等进一步加强合作,合理整合卫生资源,有效提高预警监测水平。通过积极探索医防融合卫生应急新路径,提升整体卫生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50.
空腹血糖受损与糖耐量减低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减低(IGT),是介于正常糖耐量及糖尿病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两种糖代谢异常有病理生理学方面的差异。本研究旨在分析比较IFG、IGT在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