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1篇
  免费   347篇
  国内免费   265篇
医药卫生   6073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11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217篇
  2018年   205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339篇
  2013年   392篇
  2012年   401篇
  2011年   418篇
  2010年   418篇
  2009年   370篇
  2008年   289篇
  2007年   304篇
  2006年   312篇
  2005年   268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柯渠青  杜庆锋  张鹏  李钊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31):3798-3804
目的 系统评价有关我国2007—2016年医联体领域的文献,以期了解我国医联体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 于2017-11-05至2018-05-10,以中国知网(CNKI,2007-01-01至2016-12-31)、维普网(2007-01-01至2016-12-31)、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2007-01-01至2016-12-31)作为数据来源,系统检索2007—2016年我国医联体研究相关的文献。采用网络分析集成软件Ucinet 6.0和二维数据分析软件Netdraw,对高频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绘制共词网络图,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对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并制作聚类树状图。结果 共纳入2007—2016年发表的合格文献685篇。共包含核心作者69位,发文量2篇者50位(发表100篇),发文量≥3篇者19位(发表73篇)。我国医联体研究领域核心区期刊共有11种。词频≥7次的高频关键词37个,词频>44次的关键词6个,分别为“医疗联合体”“医院集团”“医疗集团”“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公立医院”。“医疗联合体”和“分级诊疗”、“医疗联合体”和“双向转诊”共现次数较高,分别为44、32次。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医联体的研究热点分别为医联体构建与分级诊疗的研究、医联体与医疗改革的研究、医联体与医疗资源的研究以及医联体与公立医院管理的研究。结论 我国2007—2016年医联体研究领域文献发文量逐步增长,目前处于学科大发展阶段,该领域暂未形成高影响力的核心作者群。该领域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医联体构建与分级诊疗的研究、医联体与医疗改革的研究、医联体与医疗资源的研究以及医联体与公立医院管理的研究4个方面。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血糖与胰岛素剂量的关系。方法:112例2型糖尿病病人接受胰岛素泵治疗8 d,对每天8次指尖血糖及胰岛素用量24段基础率、基础总量、三餐前大剂量及大剂量总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空腹、餐后血糖均与基础胰岛素总量呈线性负相关关系。结论:基础胰岛素剂量影响空腹及餐后血糖,对血糖调节很重要。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评估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多模式阶段培训的效果。方法 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共接收26名针对出血性脑血管病培训的进修医师,学员均来自于全国三甲以上医院的神经外科。在为期1年的四阶段临床培训过程中,采用多模式教学方式,在基础理论、操作技能、专题讲座、继续教育及科研论文写作等方面,加强进修医师相关的理论和技能学习。进修医师培训结束即进行统一的笔试和技能考核,以百分制计分,≥85分为优秀。在培训结束学员返回原单位工作12个月后,以问卷形式,对26名进修医师介入治疗技能进行回访调查。结果 26名学员均顺利通过结业考核,其中22名(84.6%)学员成绩优秀。在培训后的12个月内,学员均能熟练的独立完成脑血管造影诊断操作,16名(61.5%)学员能够独立完成动脉瘤的栓塞治疗,25名学员(96.2%)能够进行围手术期的相关处理。结论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培训方面,多模式阶段培训取得良好的效果,进修医师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显著进步,但训练模式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94.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艾滋病病毒1型(HIV-1)感染者的病毒亚型分布特征,为该区制定针对性的艾滋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浦东新区242例HIV-1感染者的血浆标本,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将PCR产物测序分析,确定基因亚型,并结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获得186份pol区基因片段,HIV-1亚型分布显示,CRF01_AE比例最大,为52.69%,其次为CRF07_BC,31.72%,B,5.91%。CRF08_BC未在同性性传播者中发现,在异性性传播者中占5.36%。CRF01_AE与B亚型重组体在25岁以下年龄组和外地户籍感染者中相对较高,分别为12.20%和6.25%。在同性性传播者中发现2例CRF01_AE和CRF07_BC的重组体。结论浦东新区HIV感染者HIV-1型流行株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且分布与年龄、户籍、文化程度以及传播途径相关。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初步探讨化疗联合HLA不全相合G-PBSC输注(微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5~2016-12接受微移植治疗的1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病情,对13例患者行不同的预处理方案化疗后,计划给予微移植3~4次。观察微移植后患者的缓解情况,生存时间,血象恢复时间,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随访至2017-04,中危组8例,其中存活6例,死亡2例;高危组5例,其中存活2例,死亡3例。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4~24个月)。微移植治疗后,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平均恢复时间分别为8 d(5~14 d)和11 d(6~20 d)。所有患者在微移植过程中均未出现急、慢性GVHD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微移植在供者选择上不受限制,移植后血小板及中性粒细胞恢复较快,且无急、慢性GVHD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微移植在中高危恶性血液病的临床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仍需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对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度ARDS患者46例,按照是否进行俯卧位通气分为俯卧位通气治疗组25例和常规治疗组21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基础疾病数量),第1、2、4、7天氧合指数(PaO_2/FiO_2),血流动力学指标(Vpk,FTc,CI,INO),预后指标(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第28天和第90天的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第1、2、4、7天氧合指数之间,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俯卧位通气治疗组第28天和第90天的病死率分别为16%和28%,常规治疗组第28天和第90天的病死率分别为23.8%和38.0%,P值分别是0.045和0.0049,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俯卧位通气可改善重度ARDS患者的氧合和预后。  相似文献   
997.
正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人群发病率为10/100万~20/100万[1]。GIST起源于胃肠壁Cajal细胞(intestinal cell of cajal,ICC)或与Cajal细胞同源的间叶干细胞,发病部位多见于胃(50%~60%)和小肠(20%~30%),原发结直肠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下透明鞘内操作清除脑内血肿,与开颅手术清除脑内血肿的优缺点。方法从2015年11月至2018年11月手术治疗脑内血肿的患者84例,采用神经内镜辅助,透明鞘内操作治疗的患者41例,开颅手术的患者43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术后第4天的颅内压、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的清除率,术后第4天颅内压,术后并发症(例)及预后(格拉斯哥评分)良好者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内镜下透明鞘内操作治疗脑内血肿具有手术时间短、清除血肿较彻底、术后脑水肿反应轻、并发症少及预后较好的特点,是一种较好的清除脑内血肿的术式。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四肢骨肿瘤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后骨愈合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16年1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术治疗,并且未出现肿瘤复发转移的17例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8例,年龄11~45岁。手术部位:股骨9例,肱骨6例,胫骨2例。异体骨长度8~28(16.8±4.0) cm。内固定方式:钢板螺钉8例,髓内针9例。根据异体骨愈合情况分为未愈合组10例(其中异体骨骨折4例、异体骨感染2例),愈合组7例。分析两组间性别、年龄、手术部位、内固定方式、异体骨长度、是否化疗、术后是否异体骨感染等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 1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10年。骨愈合组7例的平均骨愈合时间为27个月(15~43个月)。未愈组与愈合组患者内固定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其他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髓内针固定是大段异体骨愈合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冠脉介入术后患者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的比值与造影剂肾病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行冠脉介入患者252例,CIN患者42例,NoCIN患者210例。入选患者均于冠脉介入手术前及手术后48~72 h采集静脉血。对两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IN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分析,利用ROC曲线分析PLR、NLR及FAR对CIN的预测价值。结果 CIN组与NoCIN组相比较,年龄、糖尿病比例、SCr、空腹血糖和FAR、NLR、PLR三比值明显升高,血清白蛋白明显下降(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纤维蛋白原、白蛋白、糖尿病及其上述各比值均为CIN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糖尿病及上述各比值均为CIN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提示上述各比值和年龄均呈正相关(P<0.05)。FAR预测CIN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2,它的最佳截止值、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7.3%、75.1%、61.2%、26.7%和93.1%。结论 FAR水平升高与冠脉介入患者CIN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对CIN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