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5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患儿,女,9岁,因出生后双眼下睑宽大于2012年2月26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眼科门诊.患儿出生后双眼下睑宽大,9年内无明显变化.眼部外侧经常发红,有时伴有轻度流泪、干涩.眼部检查:双眼下睑宽阔,睫毛浓密,下睑外侧不能附着结膜,双眼外侧结膜轻度充血,外眦角向下移位,眼睑外侧可见垂直方向皮肤缺损(图1).双眼视力1.0.泪液分泌试验:右眼12 mm,左眼14 mm.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检查:右眼8s,左眼6 s.双眼其余检查均未见异常.诊断:双眼先天性阔睑.由于患儿家长暂时不能接受患儿手术治疗,暂时采取保守治疗,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治疗干燥性结膜炎症.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激光光凝是目前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主要方法,激光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更新、激光光凝治疗机制以及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的进展,都促进了DR激光治疗理念和治疗技术的更新和进步,传统的激光治疗方案和理论正面临着新技术和新理论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探讨燃放烟花爆竹所致眼外伤的类型、程度、治疗重点及预防办法。方法回顾分析被烟花爆竹炸伤的病例138例(158眼)的受伤情况,包括爆炸物种类、损伤类型、损伤程度、治疗方法及治疗结果等。结果138例(158眼)中男136例(156眼),女2例(2眼)。其中20岁以下50例,占36.24%。致伤原因中礼花弹炸伤42例(55眼),二踢脚炸伤43例(48眼),其它种类鞭炮炸伤53例(55眼)。单眼伤占89.47%。损伤类型主要为角膜巩膜破裂伤、前房积血、外伤性白内障、玻璃体积血、睫状体脱离、虹膜根部断离、视网膜脱离、眼内异物及视神经挫伤等。所有病例每人至少存在以上2种类型的损伤。治疗后视力<0.05者占53.85%。结论燃放烟花爆竹是眼外伤致盲和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29岁发现左眼突出偶伴眼胀痛1年余,于2005年12月5日以“左眼眶占位性病变”收入院。右眼视力0.04矫正0.8。左眼视力0.04矫正0.5,前节正常,C/D=0.3,颞下视网膜分支静脉略显纡曲扩张,黄斑中心凹反射消失。右眼部检查来见明显异常。双眼球各方向运动正常。眼球突出计:右眼13mm,左眼15.5mm。B超示左眼眶占位陛病变,椭圆形,弱回声,内有强回声光斑(图1)。  相似文献   
15.
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Duane retraction syndrome,DRS)是一组因先天发育异常而导致的眼球运动异常性眼病,其典型临床表现为外转严重受限,内转轻度受限,企图内转时眼球后退,睑裂缩小,内转时常合并眼球上转或下转现象[1].其中25%-39%的DRS患者出现上转或下转现象[2-4].这部分患者中,在一只眼同时观察到上转和下转现象的还属少见.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儿童泡性角结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5例儿童泡性角结膜炎的患者分别行结核菌素试验检测、胸部正位片、过敏原检测、血清总IgE检测,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5例儿童泡性角结膜炎中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4例(16%),阳性7例(28%),弱阳性5例(20%),阴性9例(36%)。血清总IgE检测发现,明显升高的患儿14例(56%),升高者7例(28%),未见升高者4例(16%)。胸部正位片检测发现肺纹理增多者2例(8%)。过敏原检测发现,患儿对牛肉、屋尘、猫毛及狗毛皮屑、点青霉分枝孢霉曲霉交链孢霉过敏者各5例;牛奶过敏9例(36%);羊肉过敏10例(40%)。相关性分析发现结核菌素试验与血清总IgE检测无线性相关(P=0.493)。结论本研究发现儿童泡性角结膜炎的患者部分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应当警惕结核菌隐性感染,并适当给予预防性抗痨治疗。84%的患儿血清总IgE升高,说明泡性角结膜炎与Ⅰ型超敏反应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鼻内镜造袋术与泪道探通术治疗先天性泪囊突出的疗效。方法30例(33眼)确诊先天性泪囊突出的新生儿,男性20例(22眼)、女性10例(11眼)。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5例,A组实施鼻内镜造袋术、B组实施泪道探通术分别进行治疗。术后随访至1年,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手术率。结果接受鼻内镜下造袋术治疗组患儿治愈率100%,并发症发生率6。7%,无再手术病例。接受泪道探通术治疗组的患儿治愈率93.3%,并发症发生率20%,再手术率33.3%。结论鼻内镜下囊肿造袋术较泪道探通术治疗先天性泪囊突出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儿童眼睑眶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婴幼儿眼睑眶周血管瘤29例。根据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所见特征区分为两组:单纯血管瘤组19例,血管瘤合并血管畸形组10例。对其使用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次数、注射后瘤体容积变化以及总体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本组总有效率为79.3%,其中单纯血管瘤组达到94.7%,合并血管瘤畸形组为50%。治疗前瘤体平均体积为6.04±7.8cm3,治疗后血管瘤明显变小,平均体积为3.42±4.08cm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34,P<0.05)。其中,单纯血管瘤组治疗前平均瘤体积为6.22±2.12cm3,治疗后平均体积为2.58±0.74cm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56,P<0.01);合并血管畸形组治疗前平均瘤体体积为5.70±1.38cm3,治疗后平均容积为5.01±1.63cm3,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40,P>0.05)。两组病例均需要多次局部注射治疗,单纯血管瘤组为3.58次,合并血管瘤畸形组为4.10次。并发症较少出现,包括注射后一过性体温升高,注射局部皮下淤血及肿胀,短时间内均可消退,未见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儿童眼睑眶周血管瘤安全有效,费用低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且可多次重复进行,即便无效改行手术治疗也可以减少术中出血和利于手术切除,可作为儿童眼睑眶周血管瘤的一线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9.
张燕  崔燕辉  白大勇  刘丽丽  于刚 《眼科》2015,24(4):258-262
目的 观察颈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儿童斜视术后残余性斜颈的效果。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1例10岁以下因上斜肌不全麻痹行斜视矫正术后3个月以上仍存在代偿头位的患儿。方法 对残余性斜颈患儿采用体表标记定位、徒手注射法进行颈部BTX-A注射2~8个位点,总量控制在4~8 U/kg。使用头位测量仪测量患儿注射A型肉毒毒素后的头位变化,并记录家长对患儿头位改变的主观观察结果。随诊3~6个月。主要指标 头位侧屈度数及家长主观评价。结果 颈部注射BTX-A后3个月,38.1%患儿头位侧屈度数轻微改善,9.5%显著改善;家长对注射BTX-A后患儿斜颈改善情况主观评价,57.1%轻微改善,9.5%显著改善。结论 短期随访研究显示,颈部注射BTX-A治疗儿童残余性斜颈效果有限。(眼科,2015,24:258-262)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8岁。于2个月前因“鼻窦炎,腺样体增生”于当地某医院耳鼻喉科行“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上颌窦开窗术”,术后即刻发现左眼极度外转,完全不能内转,视力严重下降。术后抗菌、消炎、止血治疗无效,术后2个月转来我院门诊。眼科检查:视力:右眼1.5,左眼0.1;第一眼位:左眼为极度外斜位>45°,眼球内转不能,上转和下转均有轻度受限(图1)。左眼瞳孔散大,直径7 mm。直接光反射迟钝,间接光反射存在(图2)。左眼视盘色淡,边界清,余未见明显异常。患儿既往体健,双眼视力均为1.5。术后10天和1个月分别复查眼眶CT和眼眶MRI显示:双侧筛窦、上颌窦内见软组织影。左眶内壁骨质不连续,内直肌连续性差,未见完整结构内直肌。左眼球外斜位,视神经迂曲内移,眶脂部分疝入左筛窦。左眶鼻侧眶脂间隙模糊。右眶正常(图3)。初步诊断:鼻内窥镜下左上颌窦开窗术后;左眶内壁骨折;左内直肌损伤,断裂不除外;左视神经挫伤,视神经萎缩。经北京、天津多家医院眼科眼眶及眼肌专家会诊,均认为左内直肌难以修复,眶内壁可以考虑手术修补,但考虑视神经内移至眶内壁骨折处,如有损伤则目前0.1的视力难保。家长对进一步手术治疗顾虑较多,故放弃手术回当地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