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6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复杂眼球穿通伤二期玻璃体手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复杂性眼球穿通伤救治过程中各手术阶段的特点,强调伤眼救治的时序性。方法 对我院1998年1月~2002年1月间收治的开放性眼外伤二期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56例(58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伤眼经二期玻璃体手术后,最终视力提高44眼(75.9%),视力保持不变9(15.5%),视力下降5眼(8.6%);伤眼一期伤口修复满意的视力预后明显好于不满意的;伤后2周左右实施玻璃体切割手术的视力预后明显好于其他时间段,伤后超过1月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伤眼视力预后最差。结论 复杂性眼球穿通伤显微手术的一期修复水平决定着伤眼的命运,准确把握二期玻璃体切割手术时机,使外伤眼的救治具有系统性,对伤眼的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2.
目的比较疏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与肝素修饰的亲水性丙烯酸酯IOL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21例(152眼)白内障患者接受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IOL植入术,其中64眼植入疏水性Sensar AR40e丙烯酸酯IOL为Sensar AR40e组,88眼植入肝素修饰的亲水性HQ201hep丙烯酸酯IOL为HQ201hep组。记录并比较2组术后3d裸眼视力、术后2a最佳矫正视力及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间术后3d裸眼视力及术后2a最佳矫正视力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066、1.912,P=0.785、0.591)。术后2a PCO的发生率,Sensar AR40e组为15.63%(10/64),HQ201hep组为21.59%(19/88);2级和3级PCO的发生率Sensar AR40e组为1.56%(1/64),HQ201hep组为7.95%(7/88),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118、3.036,P=0.374、0.081)。进一步分析发现,在2组60岁以上患者的148眼中,Sensar AR40e组的1.56%(1/64)和HQ201hep组的3.57%(3/84)发生了2级或3级PCO,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5,P=0.814);Sensar AR40e组1.56%(1/64)和HQ201hep组2.38%(2/84)接受了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结论疏水性丙烯酸酯IOL与肝素修饰的亲水性丙烯酸酯IOL植入术后的视力和PCO程度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的手术经验。方法:对玻璃体切除术后的并发性白内障患者62例62眼施行了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47眼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15眼因视神经萎缩和黄斑病变未见改善。均未发生晶状体或晶状体核脱入玻璃体腔等并发症。结论:熟练规范掌握常规超声乳化手术各步骤是成功实施玻璃体切除术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24.
颅内前交通动脉瘤压迫视神经和视交叉所致的视力下降、视野缺损、视盘水肿、视神经萎缩等表现极易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球后视神经炎、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等眼病混淆。对此,我们对其所引起的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特征及诊断要点进行分析,强调临床眼科医师应加强学习神经眼科疾病的基础知识,掌握相关疾病之间的关键鉴别点,选用合理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及时查明确切病因和病变部位。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智能脉冲技术(SPT)辅助的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PRK)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非随机性研究。选取2017-08/2018-05在我院接受SPT辅助的TPRK手术的近视患者260例508眼,术后随访3mo,检测患者的裸眼视力(UCVA)和等效球镜度,观察角膜上皮愈合情况,评估患者的疼痛度及满意度情况。

结果:本组患者术后5d内在配戴角膜绷带镜的状态下可以进行日常生活及一般工作,术后1、3mo UCVA(-0.080±0.0798、-0.108±0.089)均达到甚至优于术前BCVA(-0.050±0.0561)。术后5d,所有患者的角膜上皮均完全修复,术后1、3mo随访,仅3例4眼患者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到不影响视力的haze(0~1级)。本组患者208例术后当天感觉疼痛,均于1d后缓解,3d后完全消失。术后3mo进行满意度调查显示93.0%患者非常满意。

结论:SPT辅助的TPRK术治疗近视临床效果较好,术后视力恢复快,角膜上皮重塑时间短,能很好地缓解表层手术后疼痛,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26.
颅内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眼部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颅内前交通动脉瘤引起的眼部症状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2月~2009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因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住院的2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5例患者均为DSA及手术证实的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出现眼部症状18例。眼部临床症状有:视力下降、视野缺损、视神经萎缩、颅神经(动眼神经、外展神经)麻痹等。结论颅内前交通动脉瘤是最常见的颅内动脉瘤,可引起多种视功能的变化。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颅脑血管病变的高发,神经外科与眼科医生均应密切注意该处病变可能造成的脑功能及视觉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