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3篇
  免费   316篇
  国内免费   234篇
医药卫生   6813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289篇
  2013年   327篇
  2012年   439篇
  2011年   429篇
  2010年   409篇
  2009年   412篇
  2008年   369篇
  2007年   351篇
  2006年   376篇
  2005年   334篇
  2004年   335篇
  2003年   283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锯齿状腺瘤被公认为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锯齿状通路被认为是可以独立发展成结直肠癌的重要通路,但目前对于锯齿状腺瘤恶变的相关危险因素还知之甚少。本文旨在分析锯齿状腺瘤在结直肠中的分布特点及潜在恶变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4月至2019年7月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肠镜检查并经病理诊断为锯齿状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同时具有两种及以上病理类型病变的患者。总结锯齿状腺瘤的临床特征,并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锯齿状腺瘤发生恶变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在28730例行肠镜检查患者中,发现311例(1.08%)锯齿状腺瘤患者,共发现锯齿状腺瘤372枚。按WHO分类,无蒂锯齿状腺瘤/息肉22枚(5.9%),传统锯齿状腺瘤84枚(22.6%),未分类锯齿状腺瘤266枚(71.5%)。病理结果显示:无异型增生病变106枚(28.5%),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病变228枚(61.3%),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癌变38枚(10.2%)。病变长径<10 mm有204枚(54.8%),≥10 mm有168枚(45.2%);病变位于左半结直肠238枚(64.0%),右半结肠134枚(36.0%)。内镜下大体分型:扁平型16枚(4.3%),无蒂型174枚(46.8%),亚蒂型117枚(31.5%),带蒂型59枚(15.9%)。窄带成像国际结直肠内镜(NICE)分型:Ⅰ型85枚(22.8%),Ⅱ型280枚(75.3%),Ⅲ型4枚(1.1%)。单因素分析显示,病变大小、病变位置、病变部位及不同WHO分类与结直肠锯齿状腺瘤发生恶变有关(均P<0.05);不同NICE分型的锯齿状腺瘤,其恶变率的差异亦有统计学差异(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变长径≥10 mm(OR=6.699,95%CI:2.843~15.786)以及病变位于左半结直肠(OR=2.657,95%CI:1.042~6.775)是结直肠锯齿状腺瘤发生恶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锯齿状腺瘤主要位于左半结直肠,当病变长径≥10 mm或病变位于左半结直肠时,易发生恶变。  相似文献   
102.
流感病毒RNA聚合酶亚基PA6片断的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将流感病毒RNA聚合酶PA6亚基片段进行亚克隆、表达,获得重组的亚克隆多肽,为进一步研究PA6亚基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以PA亚基cDNA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出PA6片段,应用定向克隆策略将扩增后片段与高效表达载体pQE32重组,阳性克隆重组质粒经酶切及测序鉴定,IPTG诱导各亚克隆系高效表达,优化表达条件。结果 PCR法扩增出402bp的片段,酶切及测序鉴定获得正确的重组质粒,在E.coli M15中表达得到相对分子量约为17KD的重组蛋白,获得重组多肽。结论 成功地亚克隆及表达了流感病毒RNA聚合酶PA6亚基。  相似文献   
103.
儿童学习困难问题越来越受家庭和社会关注.非智力因素引起的儿童学习困难是指除感觉缺陷、运动障碍和文化剥夺等因素外而致的儿童在听、读写、计算及社会能力获得和利用不足的表现,是儿童存在一个或多个领域中学习成就和智力的不相合.为探讨儿童学习困难的非智力因素,有效降低控制儿童学习障碍的发生,本文对南昌市部分小学生进行了调查.   ……  相似文献   
104.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不同术式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 对22例22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分别行4种术式:A组,单纯玻璃体腔注气(C3F8)10眼;B组,玻璃体切割+注气术12眼;C组,玻璃体切割+自体血清滴注+注气术4眼;D组,巩膜外垫压+注气术2眼。结果A组5(5/10眼视网膜复位,黄斑孔闭合,最高视力0.7;但5(5/10)眼随访中黄斑裂孔再开。B组11(11/12)眼视网膜复位,最高视力0.4。C组(3(3/4)眼视网膜复位,黄斑孔闭合,最高视力0.4。D组2(2/2)眼网膜均复位,最高视力0.2。结论(1)单纯玻璃体腔注气术简单易行,可重复多次,对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主有一定疗效,但术后复发率较高。必要时应联合巩膜外环扎或垫压。(2)玻璃体切割+注气术与玻璃体切割+自体血清滴注+注气术对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增加自体血清滴注并未显示好处,因此是否需要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05.
我院于 1 998年 1 2月至 2 0 0 0年 1 2月收治毒鼠强中毒致中毒性脑病 7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7例患者男 3例 ,女 4例 ,年龄 3 .5~ 52岁 ,平均 3 1 .5岁 ,其中自杀服毒 3例 ,误服毒饵中毒 1例 ,一家三口不明原因疑为投毒中毒 3例 ,发病至来我院就诊时间为 1 0天~ 5月 ,发病前均无癫痫、精神疾病及滥用药物史。1 .2 临床表现  7例均以全身性惊厥发作为首发症状 ,3例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其中意识模糊 2例 ,谵妄状态 1例 ,4例在惊厥发作间歇期有精神症状 ,其中精神运动性兴奋 3例 ,妄想、攻击行为 1例 ,7例均有智…  相似文献   
106.
本消毒架在下肢手术术前消毒过程中,可解决抬高患肢、省力及扩大消毒面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7.
1997年 2月~ 1 998年 8月我院把鼻内窥镜用于中耳、乳突手术中 ,完成手术 1 2例 ( 1 2耳 ) ,男 8例 ,女 4例 ,年龄 1 6岁~ 50岁 ,胆脂瘤局限于上鼓室 4耳 ,其中中鼓室及上鼓室均有病变者 3耳 ,有 5例位于上鼓室不同程度波及鼓窦及乳突腔 ,其中 1例为鼓室成形术后 3年胆脂瘤复发 ,病程 2~ 2 0年。手术方法。耳内常规切口用小扩张器撑开 ,分离耳道皮肤及鼓环 ,磨开上鼓室外侧壁 ,开放鼓窦腔及部分乳突腔 ,在国产桐庐福澳牌直径均为 4 .0 mm的 0°、3 0°、70°鼻内窥镜直视下用杯状钳及自制 3 0°、70°、1 2 0°刮匙清除上鼓室、鼓室及乳…  相似文献   
108.
儿童慢性扁桃体炎与扁桃体肥大细菌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研究儿童慢性扁桃体炎与扁桃体肥大的病因、发病机理 ,作者进行儿童扁桃体疾病细菌学定性研究。通过慢性扁桃体炎与扁桃体肥大细菌学对比 ,明确扁桃体特异性细菌在儿童慢性扁桃体炎与扁桃体肥大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同时探讨扁桃体表面与核心细菌培养结果间的关系 ,指导临床抗生素的应用 ,为扁桃体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收集 1996年 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耳鼻咽喉科门诊进行扁桃体切除的 45例慢性扁桃体炎与扁桃体肥大的儿童扁桃体标本 ,其中男性 2 4例 ,女性 2 1例 ,年龄在 4~ 12岁。1.2 分组 …  相似文献   
109.
试论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人类科学的发展,努力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和谐统一越来越显得重要。在强调医学生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加强医学生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及措施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0.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前列腺炎病原学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感染在前列腺炎中的意义及药敏情况,以指导治疗.方法:取急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或分泌物,立即置于血平板及分离淋球菌的巧克力培养基内,37℃ 48 h鉴定细菌及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857例急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标本中,细菌检出727例,检出率为84.83%;其中金葡菌462例,检出率为53.91%;淋球菌123例,检出率为14.35%;其它菌81例,检出率为9.45%;混合感染61例,检出率为7.12%.金葡菌对头孢菌素类、丁胺卡那霉素比较敏感.而淋球菌对丁胺卡那霉素、氟哌酸、头孢氨苄比较敏感.结论:金葡菌为前列腺炎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