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青光眼目前仍是世界上主要的致盲眼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直到最近,治疗青光眼的所有手段仍有赖于降低眼内压。近年来发现,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27在青光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中过度表达,而其自身抗体具有促RGC凋亡的作用。临床上,青光眼尚无特效治疗手段。一般而言,药物比手术更易被患者接受,但手术比药物能更多地、更有效地降低眼内压。目前青光眼的常规术式仍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但部分患者手术不能完全控制眼压,即使眼压控制后部分患者视野仍可能继续恶化致视功能丧失,因此,青光眼的诊断与治疗仍然存在诸多困难。本项目即在上述背景下.从以下几方面对青光眼的基础与临床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软性角膜接触镜(soft contact lens,SCL)长期配戴者角结膜上皮的变化。方法:正常对照组35例70眼,病例组99例198眼均采用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in vital staining,FLS)、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conjunctival impression cytology,CIC)等检查方法。依据SCL戴镜时间将SCL戴镜者区分为<5a组,5~10a组和>10a组,共3组。比较分析各组间的角膜荧光素染色、杯状细胞密度和结膜上皮鳞状化分级的差异。结果:SCL戴镜各组FLS记分、杯状细胞密度与结膜上皮鳞状化分级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a组与5~10a组间,及<5a组与>10a组之间杯状细胞密度与结膜上皮鳞状化分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5~10a组与>10a组之间杯状细胞密度与结膜上皮鳞状化分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膜上皮鳞状化分级与FLS呈正相关(r=0.589,P<0.01);杯状细胞密度与FLS负相关(r=-0.351,P<0.01)。结论:长期配戴SCL会引起角膜上皮损伤和结膜上皮印迹细胞学改变,且戴镜时间越长,损害越大。  相似文献   
13.
真菌性角膜炎(FK)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眼病,近年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建立良好的动物模型对FK的基础、诊断、治疗方面的研究至关重要。早期、快速、敏感、高效的实验室诊断对于FK的治疗和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就FK动物模型制作方法的研究和各种实验室诊断方法的进展及优缺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眼的上睑下垂既影响患者的视觉功能,又影响患者的容貌,还会给患者带来不良的精神刺激。目前多采用缩短上睑提肌或利用额肌力量来抬高下垂的上睑。近年来,我们开展了上睑提肌加强联合额肌悬植术治疗重症上睑下垂,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和美容效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对12例15只重症上睑下垂的眼睑进行本本式治疗,上睑提肌肌力均<smm,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单眼下垂9例,双眼下垂3例,曾作过额肌提吊术(F-G矫正术)2例。年龄最大38岁,最小Ic岁,平均月岁。随访时间8-25个月,平均18个月。1.2手术方法依健服重睑相应高…  相似文献   
15.
氩激光联合小梁切除术和丝裂霉素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使用氩激光行虹膜及前房角新生血管漂白术联合小梁切除术和丝裂霉素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47例(47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先用氩激光封闭虹膜表面及前房角新生血管,次日行丝裂霉素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降眼压效果及其手术并发症。结果1.手术成功41例(87.2%),失败6例(12.8%);2.术后视力提高2行及以上者17例(36.1%),提高1行或不变者26例(55.3%),下降4例(8.6%);3.术后眼压较治疗前有显著意义的降低(P<0.01);4.功能性滤过泡在术后早期均有,6月后有41例(87.23%);5.新生血管在术后早期全部消退,3月后出现4例(8.51%);6.术中及术后早期前房出血分别为8例(17.02%)、5例(10.64%),无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氩激光联合小梁切除术可作为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70例真菌性角膜炎早期临床诊断结果,评价共焦激光显微镜在真菌性角膜炎早期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对临床拟诊为真菌性角膜炎的70例患者进行检查,同时行涂片检查真菌菌丝及培养查真菌菌落,对三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70例患者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其中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的确诊率为94%(66/70),角膜刮片的确诊率为31%(22/70),培养查真菌菌落确诊率为20%(14/70)。激光共焦角膜显微镜检查检出率高于角膜组织刮片(χ2=29.615,P<0.01)及真菌培养(χ2=39.433,P<0.01)检查。结论: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是一种无创、快速、有效的活体检查方法,在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治疗和研究中将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长戴角膜接触镜对眼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角膜接触镜(CL)问世以来,各种CL,包括长戴型角膜接触镜(EWCL):普通型、勤换型与抛弃型软性接触镜(SCL),以及透气性硬镜(RGP)与硅胶CL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并发症。长戴并发症包括接触镜相关性感染性角膜炎(CIAMK)及干眼症发病率明显高于日戴。就近年来关于长期配戴(〉5年)对泪膜、结膜微生物丛及结膜表面细胞学等方面的影响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析配戴角膜接触镜致角膜溃疡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8例配戴角膜接触镜致角膜溃疡的眼部表现、致病菌、病因分析。结果:8例角膜接触镜所致角膜溃疡,治疗后视力明显下降5例,失明3例。结论:配戴角膜接触镜应严格掌握适应症,注意正确的操作方法、镜片质量、个人和环境卫生。  相似文献   
19.
Nd:YAG泪道激光治疗新生儿泪囊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儿泪囊炎是婴幼儿常见的眼病 ,主要表现为出生后流泪、眼部分泌物增多。我院于1 999年 3月以来 ,采用Nd :YAG泪道激光治疗 2 0例 2 3眼新生儿泪囊炎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2 0例 2 3眼新生儿泪囊炎 ,女 1 1例 ,男 9例。双眼 3例 ,单眼 1 7例 ,其中右眼 1 2眼 ,左眼 1 1眼。年龄 5月~ 3岁 ,平均年龄 1 5月。均为按摩法治疗失败者 ,有4例反复泪道冲洗未通 ,1例为探通术治疗失败。Nd :YAG激光机为四川航天制导公司研制 ,光纤直径为 30 0 μm ,波长为 1 0 6 μm ,脉冲频率为 30~ 40Hz,单脉冲能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正常人和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soft contact lens,SCL)人群结膜杯状细胞分泌的黏蛋白MUC5AC表达改变。方法:采用结膜印迹细胞学(conjunctivali mpression cytology,CIC)收集结膜杯状细胞,免疫组化SABC法测定正常人及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者MUC5AC的表达水平。结果:长期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MUC5AC表达(>5a)组及(<5a)组较正常人组相比显著减少(P1<0.01;P2<0.01),但前两者之间无明显改变。结论:长期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者MUC5AC明显减少,发生干眼症状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