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利用高通量测序并结合数理统计分析对酱香型白酒机械化制曲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发酵过程的优势菌门为Firmicutes、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及Cyanobacteria,随着发酵的进行,逐渐由多菌种演替为单一Firmicutes为主导。机械化制曲发酵过程中共检出84 个细菌属,稍高于传统制曲的82 个细菌属;机械化制曲发酵过程优势细菌属共14 个,包括Pantoea、Rhizobium、Lactobacillus、Weissella、Bacillus、Oceanobacillus、Lentibacillus、Kroppenstedtia、Thermoactinomyces、Staphylococcus、Enterobacter、Saccharopolyspora、Pediococcus和Tepidimicrobium,其中Pediococcus和Tepidimicrobium是机械制曲发酵过程特有的优势细菌属,Leuconostoc及Pseudomonas是传统制曲过程特有的优势细菌属,表明机械化制曲与传统制曲过程优势菌具有较高的相似性。通过优势菌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发现,主要功能细菌属Bacillus、Lactobacillus及Weissella都与大曲制曲温度呈正相关,与大曲酸度呈正相关,表明在机械化制曲过程中要合理科学控制相对较高的温度及酸度,既有利于主要功能微生物的生长,又能抑制不耐热、不耐酸杂菌的繁殖。本研究从发酵细菌群落结构上说明酱香型白酒的机械化制曲可以代替人工制曲,为酱香型白酒机械化制曲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奠定了一定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72.
中国白酒酿造属于典型的多菌种固态发酵模式,因特殊的开放式酿造工艺使得参与发酵的微生物种类极其复杂,然而传统分离培养技术限制了对复杂微生物体系的深入研究。基因组学以其通量高、规模大等特点为解析复杂多样的生物体基因组提供了技术手段,能够实现对传统白酒固态发酵微生物及其表达调控的研究,最终揭示微生物与功能代谢物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本文主要综述了基因组学关键技术及其在白酒酿造基础研究中的多方面应用,总结多组学联合技术在白酒酿造基础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为实现高产优质、现代化酿造白酒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某新建机组在调试期间满负荷运行时尾部烟道发生剧烈振动,直接影响了机组的安全运行。经过深入分析,判断为烟气流速与管排之间的某种频率产生共振导致,将声驻波频率和管排卡门涡流脱落频率对额定负荷下的设计参数进行计算,得到部分管排处于共振区域,且实际测量的振幅与声学振动计算分析所得到的振动区域相吻合。于是调节烟气挡板,破坏其共振,尾部烟道振动消失,消除了振动给机组带来的危害,保证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74.
酱香白酒生产中产香微生物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茅台为代表的酱香型白酒是我国独特的酒种类,具有特殊的生产工艺和生产环境要求.其酱香成分复杂一直都是研究热点,现已普遍认为酱香白酒生产环境中的微生物区系是酱香物质生成的关键所在.该文简介了现今对酱香风味物质作出解释的4大理论,其次分析了4类主要产香功能菌,并对其各自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75.
应用从酱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分离获得的一株产土臭味放线菌(Actinomycetes sp.)A22与产酱香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6进行模拟固态发酵,研究其对发酵过程主要特征风味化合物形成的影响及其调控。结果表明,放线菌Streptomyces sp. A22可导致解淀粉芽孢杆菌(B. amyloliquefaciens)B6代谢富集吡嗪类化合物总量降低,对其代谢吡嗪具有调控作用;而B. amyloliquefaciens B6抑制Streptomyces sp. A22代谢富集土臭素,降低发酵糟醅中的异味;Streptomyces sp. A22与B. amyloliquefaciens B6之间存在相互的生物学调节关系,混菌发酵过程可相互抑制其生物量,这是导致其发酵过程风味调控的根本机制,影响酒体中酸类、醇类、酯类等风味物质的形成,改善酒体风味。  相似文献   
76.
本刊讯:受教育部委托,由江南大学、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风味导向技术及其在绵柔型白酒中的应用"项目于2011年8月9日在无锡江南大学顺利通过专家组鉴定。该项目研究过程应用气相色谱-闻香、气相色谱-质谱以及极微量定量分析技术,系统研究分析了绵柔型  相似文献   
77.
金银花纯花固态发酵酒风味特征及活性功能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宇  黄永光  唐东亚  潘承金 《食品科学》2018,39(24):249-255
对金银花纯花固态发酵酿造花酒的风味及其活性功能成分进行研究,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析金银花酒中重要的香气化合物,结果表明纯花固态发酵金银花酒中主要含有β-大马酮、辛酸乙酯、乙缩醛、3-甲基丁酸乙酯、芳樟醇、苯乙醇、癸酸乙酯、乙酸异戊酯、月桂酸乙酯、己酸乙酯、乙醛、罗勒烯、辛酸异戊酯、2-甲基丁醇、反式丁香烯,其风味与清香型白酒有相似性,同时金银花特征风味明显;金银花固态发酵酒中检测出绿原酸等活性功能成分。利用纯花直接固态发酵工艺酿酒,更有利于原料中的香气、活性功能成分得到大量保留和转移到酒体中,增加酒体风味及活性功能特征。  相似文献   
78.
对酱香型白酒制酒机械化进行试验研究,开发出国内首套从润粮、上甑、摊晾起堆到入窖的酱香机械化设备系统。并将出酒率、口感质量等级、轮次酒色谱骨架成分及总酸总酯含量等指标与传统班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堆积发酵过程顶温略低于传统班组相应均值,中温、底温基本一致;堆积发酵时间比传统班组均值延长;堆积和窖池发酵过程主要功能微生物与传统生产基本一致;轮次累计出酒率为64.27%,低于传统班组6.8个百分点;优质品率为64%,总体达到公司标准;通过显著性差异分析,机械化试验班酒样色谱骨架成分、总酸总酯含量与传统班组酒样比较未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虽然机械化试验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出酒率、优质品率等指标与传统生产比较还有差距。  相似文献   
79.
以麻疯树籽为原料,利用假丝酵母和MJ18菌为出发菌株,进行生物发酵麻疯树籽油浆,提高麻疯树籽油脂提取率研究.结果表明,假丝酵母+MJ18菌发酵,可将油脂的提取率从73.57%提高到91.79%,提高18.22%;发酵法可改变油脂的成分结构,降低油脂的密度;假丝酵母+MJ18菌发酵麻疯树油脂主要成分为:C16:0占11.17%,C18:l占41.57%,C18:2占40.07%.假丝酵母+MJ18茵发酵提取的麻疯树油脂作为生产生物柴油的性能比未发酵的油脂更好.  相似文献   
80.
面向变异短文本的快速聚类算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主要针对近些年来大量出现在聊天语言中和手机短信中的短文本,提出了一种快速有效的聚类算法。这些短文本由于具有不规范性和大量相似性等特点,我们称其为变异短文本。本文在原有的网页去重算法[1~3]的基础上,根据变异短文本的特点,采取了特定的特征串抽取方法,并融合了压缩编码的思想,从而加快了处理速度。实验表明,基于该算法的聚类系统对于大量的变异短文本处理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百万级以上,并且有比较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