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5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研究了Nd元素部分取代对La0.8-xNdxMg0.2Ni3.3Co0.5(x=0~0.15)合金的相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影响。研究发现,由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合金主要由CaCu5型相、PuNi3型相及少量Pr5Co19型相组成,随着Nd含量的增加,合金物相晶胞参数和晶胞体积在逐渐降低。合金电极电化学测试显示,随着Nd含量的增加,La0.8-xNdxMg0.2Ni3.3Co0.5(x=0~0.15)合金电极电化学容量从370.5 mAh.g-1(x=0)增加到最大容量377.7 mAh.g-1(x=0.05),然后下降369.2 mAh.g-1(x=0.15);合金电极电化学容量经过100次循环的容量保持率S100从65.9%(x=0)增加到最大至72.8%(x=0.15);合金电极的高倍率性能HRD1200逐渐从83%(x=0)增加到88%(x=0.15),动力学测试分析结果显示合金高倍率性能是由电催化活性和氢在合金体内的扩散两个过程控制共同控制的。综合考虑,Nd取代量为0.15时,合金电极电化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52.
对从瑞士苏尔寿公司、日本制钢所引进的迷宫式压缩机与活塞环式压缩机,在密封原理、结构特征、泄漏量、运行寿命及维护诸方面进行了比较。为今后选用设备、设备研制及推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3.
采用机械球磨LiNH2/MgH2混合物(摩尔比2/1.1)制备一种新型储氢材料Li-Mg-N-H.在氩气保护下,将样品分别球磨2 h(1 #)、5 h(2#)和10 h(3#).DSC测试结果表明,3种样品均可在170℃左右开始快速放氢,且随着球磨时间增加,放氢温度呈下降趋势.吸放氢测试结果显示200℃时,样品在6 MPa最大吸放氢量为4.4%,0.1 MPa放氢压力条件下最大放氢容量为3.39%,上述反应在1 h内可完成总量的80%以上;随着球磨时间增加,样品活性增大,首次吸放氢循环即可达到最大容量,但球磨时间过长导致样品吸放氢容量的下降.运用XRD考察了样品吸放氢循环前后的物相变化.  相似文献   
154.
1IntroductionThe hydrogen-storing alloyis a key negative-electrode material usedin MH/Ni battery,andit is cruci-al for the capacity,cycling life,high-rate discharge,high and lowtemperature performance,and self-dis-charge.At present,the negative-electrode material usedin second MH/Ni batteryis mainlythe AB5type ofhydrogen-storing alloys,the parent material of whichis LaNi5.However,the LaNi5Hxis not suitable forusing as a negative-electrode material,because it has a high hydrogen-equilibriu…  相似文献   
155.
采用不同温度的高温拉伸、冲击试验,对比经历3种不同热状态的304H钢的高温力学性能,并通过固溶处理前后的微观组织的对比,对其高温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6.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现代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风光资源的波动性和随机性,源荷时空的不匹配性,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带来了新的挑战,储能和氢能技术逐渐成为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