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工业技术   130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电渗析法分离氯氟离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亚鑫  翟秀静 《有色金属》1999,51(4):49-51,96
本文研究了壳聚糖膜的制备、结构,以及壳聚糖膜电渗析法分离F^-与Cl^-。壳聚糖膜的制备采用流延法和红外线干燥。壳聚糖膜韧性好,强度大,可用作电渗析膜。制备的壳聚糖膜为阴离子交换膜,采用红外光谱法,扫描电子显微分析研究了膜的结构。采用制备的壳聚糖研究了Cl^-与F^-1的分离,考察了酸度、浓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膜的性能良好,对阴离子具有良好选择性,酸度和原液浓度对Cl^-1与F^-1的分离  相似文献   
42.
微波合成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LiOH、Co2O3为原料,用微波合成法在不同的反应时间下制备了锂离子正极材料LiCoO2粉体,用XRD、SEM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合成法可以制得晶粒尺寸细小,分布均匀,纯度高、具有层状结构的LiCoO2电池材料,且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层状结构完整.用DC-5电池测定仪对样品进行充放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样品充/放电容量增大,放电平台和充放电时间均显示出微波合成的LiCoO2的电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43.
研究纳米碳管的微观结构与嵌锂行为,对于制备出真正实用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催化热分解法制备了纳米碳管,对提纯后的纳米碳管进行了充放电性能的研究.纳米碳管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 295mA.h/g,不可逆容量为845mA.h/g,充放电效率为34.7%.采用XRD、TEM和FTIR谱研究了纳米碳管的结构、表面形貌和固体电解质中间相膜(SEI膜)的形成机理和组成.纳米碳管管径约20~30nm,长大于100nm,定向生长.纳米碳管的层间距d002值为0.349 6nm,表面存在着羰基(-CO-)、羟基(-OH),碳氢σ键等活性基团.纳米碳管在锂离子反复的嵌入与脱出后,层间距变大,衍射峰变宽,峰强变弱.  相似文献   
44.
采用锡基复合氧化物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并对其进行了合成及电化学测试.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样品(包括SnO和SnO2以及在SnO中添加B、P、Al等元素之后的复合氧化物)的可逆容量可分别达到612mAh/g、598mAh/g和658mAh/g.这充分证明了锡基氧化物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是非常合适的.另外,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和SEM(电子扫描电镜)对锡基复合氧化物作了分析研究.XRD分析结果表明,在SnO中添加B、P、Al等元素之后所焙烧出的产物完全是玻璃体结构.在SEM表征结果中显示出SnO是粒子状结构,在SnO中添加B、P、Al等元素之后,样品的形貌是不规则的四角形态,粒径分布范围较广.结果表明锡基复合氧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很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5.
正极材料锰酸锂中锰的价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_2O_4中Mn价态的分析方法。样品溶解后,在pH 6时,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溶液中Mn~(2+)含量,与碱性溶液中络合滴定法测定Mn~(2+)含量的方法相比,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度高,测定结果的RSD为0.08%~0.16%。采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锰酸锂样品中锰总量,测定结果的RSD为0.10%~0.33%。将两种滴定试验结果相结合,计算得到锰酸锂材料中Mn(Ⅲ)和Mn(Ⅳ)的含量,进一步计算求得样品中Mn的平均化合价。  相似文献   
46.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镍酸锂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锂离子正极材料镍酸锂(LiNiO2)的合成条件,主要考查了原料Li/Ni摩尔比、反应气氛、预处理工艺和热处理方式对产物的影响,是到了LiNiO2的最佳合成条件:原料为LiOH.H2O和β-Ni(OH)2.Li/Ni摩尔比为1.05:1,反应气氛为氧气,预处理方式为混合球磨后压块成型,热处理方式为两次热处理,经X射线衍射分析,合成的镍酸锂为层状结构,经电化学测试,其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47.
用壳聚糖膜分离水溶液中的钛与钪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翟秀静  高虹 《化工冶金》1996,17(3):210-213
用壳聚糖膜的电渗析法研究了水溶液中的TiO^2+与Sc^3+的分离,讨论了电压,浓度、酸度对分离的影响,研究发现,电荷相同而电价不同的离子,如TiO^2+与Sc^2+ 渗难以分离,而将其中的TiO^2+转变为阴离子络合物则可实现TiO^2+与Sc^2+的分离,且适当的条件下可完全分离。  相似文献   
48.
红土矿的微波浸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红土矿的微波加热浸出,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红土矿物相和组成,主要物质为二氧化硅、蛇纹石和针铁矿,镍主要存在于蛇纹石及针铁矿中.研究了微波辐射加热条件下,红土矿的浸出过程.考察了微波辐射功率、H2SO4浓度、液固比、加热时间、铜离子浓度等因素对氧化镍矿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镍、铁浸出率和反应体系的温度随着微波辐射功率的提高而增加;在微波功率为955W,H2SO4浓度为0.90mol/L,液固比为6∶1,反应时间40 min的条件下,镍的浸出率为99%,实验证明矿浆中少量的铜离子,即可起到较强的催化作用.以收缩未反应核模型为基础,建立了红土矿的微波浸出的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多相反应动力学处理,用1-2α/3-(1-α)2/3~t作图得到近似直线.  相似文献   
49.
试验测试了在-100℃~100℃范围内铝箔力学性能及线膨胀系数随温度变化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铝箔的力学性能及线膨胀系数具有显著的热不稳定性;抗拉强度随温度升高而直线下降,屈服强度也随温度升高而下降,但在室温以上时,下降的速度较快,其曲线的斜率略大于抗拉强度随温度变化曲线的斜率;弹性模量与线膨胀系数随温度升高呈下降趋势,室温以上曲线变化的斜率均小于室温以下的曲线变化的斜率.  相似文献   
50.
近年来微重力下制备金属材料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简述了形成微重力的几种实验方法,综述了微重力下制备金属材料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