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工业技术   130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发泡金属的开发,性质及应用(Ⅱ)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系统介绍了发泡金属的力学性能、能量吸收性、耐火阻熔性、导热性、导电性、电磁屏蔽性、渗透性等性质,综述了它们在能量吸收器、消音器、过滤器、阻焰器、加热及热交换器、结构材料、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多孔电极、电磁屏蔽材料、二次电池的极板材料以及由其制成的复合材料等方面的用途,展示了发泡金属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2.
甲壳素渗析膜分离钪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用自制的甲壳素膜电渗析法分离钪与锡,该甲壳素与交联剂形成的阴离子交换膜能选择性地通过SnO32-阴离子,使溶液中的Sc3+与SnO2+3分离。实验考查了电压、酸度和浓度等条件对SnO32-透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压为20V,膜两侧pH差值ΔpH>7时,在210min内SnO2-3与Sc3+能完全分离。用甲壳素膜分离,允许SnO2-3浓度范围在300mg/L以下。  相似文献   
123.
本文采用氧化法成功地制备了适用于高溶量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氢氧化亚镍,文中给出了最佳工艺条件,并通过XRD,SEM等检测仪器对样品的组成及形貌进行了分析与表征。  相似文献   
124.
本文以高纯硝酸铝和尿素为原料,采用低温燃烧合成方法制备纳米α-Al2O3粉体。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激光粒度分布测试仪、差热-热重和红外光谱仪对产物进行了研究。低温燃烧合成方法制备纳米α-Al2O3粉体合成的最佳反应条件为:硝酸铝和尿素的摩尔配比为1:2.5,点火温度为750℃。产物大部分为片状,部分为类球状;粒径为40nm~90nm。  相似文献   
125.
研究了用浮选法处理铝电解槽废旧阴极炭块所得浮选炭粉重新制成阴极炭块的问题,考查了浮选炭粉加入量对炭块比电阻、孔隙度、密度及抗钠侵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浮选炭粉可以提高炭块的密度和抗钠侵蚀性能。但是由于浮选炭粉含有固体电解质,加入量太多会影响炭块的孔隙度和常温比电阻。  相似文献   
126.
在硫酸电解液中对高纯铝箔进行阳极氧化,分析电解电流的变化规律,用X射线及扫描电镜研究氧化铝膜的微观形态与结构.结果表明,阳极氧化铝膜为氧化铝的无定型态,电解电流随电解时间的增加先急剧下降,后逐步回升,然后进一步调整且逐渐趋于平稳,阳极氧化铝膜纳米微孔大小及有序度随电解电压的增加而增加,电解液温度升高,孔径尺寸增大.7℃条件下氧化铝膜有序性优于2℃和13℃条件下氧化铝膜有序性.  相似文献   
127.
通过平衡分配系统的计算,得到原铝中杂质Fe、Si的平衡分配系数(Ko),通过实验测定了杂质Fe、Si的有效分配系数Ke,实验考察了铝液净化效果。结果表明,铝中的Si和Fe可采用偏析法分离净化,Fe比Si的净化效果更好,这是由于Fe的Ko和Ke比Si的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8.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O2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以氢氧化锂和氢氧化镍为原料通过高温法合成镍酸锂的方法,并讨论了合成了条件对产物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成反应温度,反应时间,Li/Ni摩尔比对镍酸锂电化学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合成出具有电化学活性的镍酸锂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29.
纳米金属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翟秀静  张楠 《材料导报》1999,13(6):22-24
综合论述了纳米金属材料的发展,包括纳米金属颗粒和纳米金属结构材料。主要讨论了纳米金属材料的特性、制备方法和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0.
以H2SO4为电解液对高纯铝箔进行阳极氧化,用涡流测厚仪分析制备工艺参数对多孔氧化铝膜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电解液浓度及电解电压下,氧化铝膜厚度随电解液浓度及电解电压的增加而增大,但过高的电解液浓度及电解电压均会造成氧化铝膜的快速击穿.氧化铝膜厚度随电解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但初期的增长速度较快,后期随电解时间的增加变化缓慢.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氧化铝膜的厚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