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构造应力面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所定义的构造应力面的概念为三维空间不同地点非构造应力影响消失的深度点构成的曲面.为此,对似U形沟谷按不同沟谷宽度、山体坡度和山体高度建立三维模型,分别考虑重力、水平侧压力以及二者联合进行三维应力场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最大水平主压应力在空间的变化规律,并进行数学统计分析,给出构造应力面深度随上述因素变化的经验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水平侧压力和山体高度是影响构造应力面深度的主要因素,当水平侧压力随深度变化梯度与重力梯度之比等于1时,在沟谷谷底,构造应力面深度近似等于山体高度。  相似文献   
12.
湘南地区是典型的稀有-有色多金属成矿区,成矿作用与广泛发育的燕山早期花岗质岩浆活动密切相关。以骑田岭和香花岭两个典型成矿岩体为研究对象,对比总结了其岩石学、地球化学、成矿学等方面的特征。骑田岭岩性主要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香花岭则以锂白云母花岗岩、铁锂云母花岗岩等为主;骑田岭花岗岩具有高硅碱、弱过铝质-过铝质的特点,属于钙碱性系列,而香花岭花岗岩较骑田岭更富硅碱,分异程度更高,且高度富集挥发分氟,是高酸富碱氟、高度分异的碱性-过碱性花岗岩;高分异的香花岭岩体发育钨、锡、铌、钽等有色-稀有金属矿床,而同时期的骑田岭岩体仅形成钨、锡矿床。造成这种差异性的原因:从含矿性角度,骑田岭花岗岩中稀有金属含量远不如香花岭岩体;香花岭花岗岩的高分异演化有利于稀有金属和挥发分的逐步富集成矿;骑田岭岩基已遭受高度风化剥蚀作用也可能是原因之一。综合骑田岭岩体的地球化学成矿图解推断,岩体西北部是有利的成矿部位,结合香花岭小岩体的成矿,认为尽管在受风化剥蚀影响较大的岩体西北部找到矿化并非易事,但若附近有出露或隐伏的小岩体,将会是有利的稀有-有色金属矿化部位。  相似文献   
13.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