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分散支撑液膜中四价铈的传输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聚偏氟乙烯膜(PVDF)为液膜支撑体,煤油为膜溶剂,2-乙基己基磷酸-单-2-乙基己基酯(PC-88A)为流动载体,煤油和PC-88A的混合溶液作为膜溶液,膜溶液和HCl溶液组成分散相的分散支撑液膜(DSLM)中Ce(IV)的传输行为;考察了料液相酸度、Ce(IV)起始浓度、HCl浓度、膜溶液与HCl溶液体积比、解析剂及载体浓度对Ce(IV)传输的影响,得出其最优传输分离条件为:HCl浓度4.0 mol/L,膜溶液与HCl溶液体积比2:1,载体浓度0.16 mol/L,料液相中HCl浓度0.1 mol/L. 在最优条件下,料液相中Ce(IV)的初始浓度为0.7′10-4 mol/L时,迁移75 min,其迁移率达到96.3%. 提出了Ce(IV)在DSLM中的传质动力学方程,得出Ce(IV)在膜中的扩散系数为6.69′10-8 m2/s,料液-膜边界层厚度为19.3 mm. 对模拟样品Ce(IV)的分离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125 min内模拟煤粉灰中Ce(IV)迁移率达到92.8%;105 min内模拟冶金熔渣中其迁移率可达92.6%;215 min内Ce(IV)与Eu(III)的混合液中Ce(IV)迁移率达到83%,其他元素迁移率极低.  相似文献   
22.
The Eu(III) separation in supported dispersion liquid membrane (SDLM),with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membrane (PVDF) as the support and dispersion solution containing HNO3 solution as the stripping solution and Di(2-ethylhexyl) phosphoric acid (D2EHPA) dis-solved in kerosene as the membrane solution,was studied.The effects of pH value,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Eu(III) and different ionic strengths in the feed phase,volume ratio of membrane solution and stripping solution,concentration of HNO3 solution,concentration of carrier,different stripping agents in the dispersion phase on the separation of Eu(III) were also investigated,respectively.As a result,the optimum separation conditions of Eu(III) were obtained as the concentration of HNO3 solution was 4.00 mol/L,concentration of D2EHPA was 0.160 mol/L,and volume ratio of membrane solution to stripping solution was 30:30 in the dispersion phase,and pH value was 5.00 in the feed phase.Ionic strength had no obvious effect on the separation of Eu(III).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 studied,when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Eu(III) was 1.00×10–4 mol/L,the separation rate of Eu(III) was up to 94.2% during the separation period of 35 min.The kinetic equation was developed in terms of the law of mass diffusion and the theory of interface chemistry.The results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literature data.  相似文献   
23.
叙述了DY-2001型生物芯片点样仪机械结构的构想。通过对市场上常见的几个生物芯片点样仪生产厂家产品机械结构进行了解、分析和对比,根据想要达到的精度水平来确定该机机械结构。涉及到了承载玻片数量的确定、玻片台台面面积的有效利用、固定式玻片台的确立等。指出了该结构可能存在的不足以及在借鉴他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使未来的机械结构形式变得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24.
水资源是杨凌示范区发展的保障和制约因素,对杨凌示范区水源地综合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水源地地下水基本上仍处于天然状态,但局部存在污染。最后,在调研基础上对二级保护区的污染防治工程规划工作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5.
以柔性纤维负载Ti O2为光催化剂,自制筒式光催化反应器,进行光催化模拟水产养殖废水实验,考察了曝气量、p H值、催化剂投加量与初始浓度等因素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曝气量为1.0 L/min,催化剂用量12.5 g,碱性条件及初始浓度在90 mg/L时,氨氮降解率最高为85.3%。不同初始浓度氨氮的光催化降解速率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模拟养殖箱连续运行15 d表明,氨氮浓度降低,可满足水产养殖废水标准。  相似文献   
26.
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贵金属钌掺杂TiO2/Ti光电极,用EIS、XRD和SEM对光电极的性能进行表征,并对亚甲基蓝进行光电催化降解。结果表明:钌掺杂后可增大TiO2/Ti光电极比表面积,提高其光电催化活性;在HF电解液中,阳极氧化制备钌掺杂TiO2/Ti光电极的最佳条件为:氧化电压为20 V,氧化时间20 min,热处理温度600 ℃;以紫外灯(125 W)为光源,在外加偏压0.2 V,钌掺杂TiO2/Ti光电极对亚甲基蓝光电催化120 min可完全脱色。  相似文献   
27.
为了实现固体废弃物高值化利用和解决陶瓷膜成本过高等问题,以固体废弃物煤矸石为骨料,Na2CO3为烧结助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粘结剂以及碳粉为造孔剂,利用挤压成型法和固态粒子烧结法制备低成本管式煤矸石基陶瓷膜支撑体,研究了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支撑体物化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压汞法等方法对煤矸石基支撑体的表面微观形貌、晶相组成、理化性能等进行系统表征。结果表明:支撑体的晶相组成主要为石英、钠长石、白云母;在Na2CO3、HPMC以及碳粉的添加量(质量分数)分别为4%、3%、15%的基础上,以及烧结温度900℃、保温2 h的条件下,制备出的支撑体综合性能最佳,此时支撑体的纯水通量为2 468 L/(m2·h·MPa),抗折强度为24.96 MPa,孔隙率为43.38%,耐酸碱腐蚀率分别为4.45%、0.62%。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煤矸石基支撑体可实现固体废弃物高值化利用并获取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8.
采用等离子体法和光化学沉积法制备出Au-N共掺杂TiO2纳米管(Au-N-TNT)电极,并对其进行了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DRS)、循环伏安(CV)、和瞬态光电流(I-t)分析.以Au-N-TNT为工作电极,对四环素进行了光电催化降解研究.结果表明,Au-N-TNT管口...  相似文献   
29.
DY-2001型生物芯片点样仪可控制系统的硬件采用当今世界的高科技成果,如高性能的PC计算机、美国Galil公司的高速运动控制卡、德国雷尼绍高精度直线光栅尺和松下交流伺服马达等。同时为了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DY-2001型生物芯片点样仪的硬件接口板增加了抗干扰的特殊电路,如DC-DC、光耦隔离电路、线路板单点接地电路及去耦电容等措施。通过以上方法制造出一种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生物芯片专用设备。在软件方面,采用美国Microsoft公司的VisualBasic程序设计语言,发挥其强大的图形化界面特点,编制出人机界面友好、功能完善及操作简便的控制软件。此外,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巧妙结合,充分发挥Galil运动控制卡的硬件资源,使系统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相似文献   
30.
采用等离子体法和光还原法制备金氮掺杂TiO2,并对其进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和交流阻抗(EIS)分析。以金氮掺杂TiO2为工作电极,研究四环素光电催化降解。结果表明:氮以掺杂形式进入TiO2晶格,金以单质形式分布在TiO2纳米管表面;金氮掺杂TiO2电极呈低阻抗特性,具有良好的光电催化性能。当外加偏压20 V、pH值11、四环素初始质量浓度40 mg/L时,四环素降解效果最好。活性物质捕获实验表明,在光电催化降解四环素过程中h+和·O-2为主要的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