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39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控制不同工艺条件浸出镍电解一次铁渣研究表明,升高温度有利于铁渣中铁、镍、铜元素的浸出;当反应体系温度≥60℃时,采用浓度为20%的硫酸浸出镍电解一次铁渣,反应1.5 h,可以将铁渣中的绝大多数铁、镍、铜元素浸出;正交实验表明,当控制反应时间为1.5 h时,镍电解一次铁渣浸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浓度20%,反应液固比10∶4,反应温度90℃。  相似文献   
32.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综述了纳米氧化锌的研究现状、制备技术、应用性能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3.
溶胶-凝胶法制备尖晶石型LiMn_2O_4正极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锂锰氧化物。以Mn(NO3)2(50%)、LiOH·2H2O为原料,以柠檬酸为螯合剂制得前驱体,400℃预烧6h,再经750、850℃分别焙烧并保温6h得到粉体产物。XRD分析表明,所合成的产物为尖晶石型LiMn2O4;SEM观察结果表明,合成产物颗粒均匀,形貌规则。用其组装的电池经恒电流充放电测试,表明其初始比容量可达118.76mAh/g,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34.
以不同络合剂与二水合醋酸锌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锌.探讨络合剂、温度、反应pH值及复配表面活性剂对氧化锌粉体粒度、形貌及分散性的影响.用TEM,XRD对氧化锌粉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聚乙烯毗咯啉酮复配能有效地分散和控制颗粒的团聚,制备出粒径在35nm左右、纯度高、晶型良好、分散性好的纳米氧化锌.  相似文献   
35.
微生物浸矿的技术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综述了国内外微生物浸矿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工业化历程 ,根据目前微生物浸矿技术存在的问题 ,从微生物学、电化学、湿法冶金 3个角度对微生物浸矿的影响因素和作用规律及其强化途径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6.
超声条件下水合肼还原制备纳米铜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超声条件下以五水硫酸铜为原料,水合肼为还原剂,OP为表面活性剂,氢氧化钠为pH调节剂,制备了分散性较好的球形纳米铜粉.研究了Cu2 外的初始浓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超声周期等因素对铜粉粒度及形貌的影响.用SED、TEM及XRD对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铜粉呈球形、粒径分布窄、表面未氧化,平均粒径约为40 nm.  相似文献   
37.
以1,2-丙二醇和NiSO4·6H2O为原料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超细镍粉.探讨了反应温度、pH值、还原剂与NiSO4·6H2O的摩尔比及不同添加剂对镍粉粒度、形貌及分散性的影响.利用SEM、XRD、激光粒度分析仪对镍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添加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吐温80)能有效地阻止镍粉颗粒团聚和长大,并能对镍粉进行分散,其在制备过程中的作用优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反应温度为184℃左右、pH值为10、1,2-丙二醇与NiSO4·6H2O的摩尔比为1∶0.02、以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为添加剂时制得的镍粉为球形,以面心立方晶体为主,镍粉粒度分布较窄,平均粒径小于90nm.  相似文献   
38.
二步法制备超细Bi2O3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金属铋、氢氧化钠为原料,采用二步法合成了超细氧化铋粉体。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扫描电镜分析、化学分析法、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等对氧化铋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二步法制备氧化铋粉体颗粒均匀、呈球形、分散性好,平均粒径0.2μm。  相似文献   
39.
以草酸与二水合醋酸锌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锌。探讨了不同表面改性剂及其用量对氧化锌粉体的粒度、形貌及分散性的影响。利用SEM、TG、IR、XRD对氧化锌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聚乙二醇6000能有效地分散颗粒和控制颗粒的团聚。制得粒径在80 nm左右、纯度高、晶型良好、分散性好的纳米氧化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