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工业技术   18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利用自由体积理论和新一代几何模型,建立了三元金属熔体括度系数lnγ0i的模型表达式,计算出1873K温度条件下铁基熔体中组元的活度系数,并将模型计算结果与文献精选数据进行比较,表明活度系数的模型计算结果与文献精选数据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182.
通过对钢包渣中V2O5,Nb2O5,La2O3等氧化物与氮反应的理论计算可知:在低压下,向还原性钢包渣中添加氧化物(V2O5,Nb2O5,La2O3),这些氧化物都可以与钢液中氮反应,对钢液脱氮有利;其中V2O5对钢液脱氮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其它两种氧化物;钢液在深脱氧的情况下,熔渣中这些氧化物都促进钢液脱氮.  相似文献   
183.
陈慧方  吴建  吕宁宁  苏畅  王海川 《应用化工》2023,(3):730-733+738
为了促进钢渣中磷的高效浸出,降低浸出过程铁的损失,研究了钢渣中磷、铁元素在盐酸、硝酸、硫酸中的溶出行为,考察了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酸溶液与渣样液固比及混合酸等因素对钢渣中磷、铁元素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浓度、反应时间、液固比对磷、铁元素浸出率有较大影响,反应温度的影响不明显,当钢渣平均粒径为65μm,酸浓度为0.1 mol/L,反应时间为10 min,搅拌速率为800 r/min,温度为298 K,液固比为80∶1 mL/g时,最优磷浸出率为99.07%;磷和铁在硫酸溶液中的浸出率最高,而在硝酸及盐酸溶液中的浸出效果相差不大;混合酸溶液的浸出效果要优于单酸。浸出前,渣样呈不规则块状,表面致密。酸浸后,渣样颗粒表面呈蜂窝状,有大量孔洞形成。  相似文献   
184.
 为了研究熔渣中BaO和TiO2含量对钢液氮含量的影响,选用CaO SiO2 Al2O3系碱性渣作为基本成分,在此基础上添加BaO和TiO2,观察它们对钢液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渣中添加BaO和TiO2可促进钢液脱氮,且钢液中氮含量随渣中BaO和TiO2含量的增加呈线性下降。  相似文献   
185.
对100 t转炉冶炼轴承钢生产过程进行了热力学研究与分析,优化建立了转炉冶炼过程保碳、脱磷、控温(“C-P-T”)的协同控制工艺路线,并应用于轴承钢冶炼生产。结果表明,炉内脱磷反应不会在磷碳选择性氧化温度到来时立刻停止,而是有一段缓慢的衰减过程。为了深脱磷的需要,冶炼前期一次倒渣的最佳时间应控制在350~380 s,温度区间为1360~1437℃;通过脱碳速率模型预测出轴承钢冶炼中后期的脱碳速率为(0.21%~0.28%)/min;为了保碳控温的需要,在吹炼末期可采取高拉碳补吹的方式进一步精确调控终点钢液温度。一个炉役期生产数据统计显示,终点碳、磷、温度三者同时命中目标的炉次占比达到了76.67%,钢液纯净度得到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86.
嶂山闸上承骆马湖,下接新沂河,不仅是骆马湖主要排洪口门,更是沂沭泗河洪水入海的主要控制性建筑物。嶂山闸自建成已运行40多年,工程老化严重,闸址处于高烈度地震区,闸室及岸翼墙等结构抗滑稳定不能满足现行规范要求,且闸基扬压力异常,不能满足消能要求,工程存在安全隐患,虽经多次加固处理,但限于种种原因,未能彻底解决问题,影响到骆马湖及下游广大地区防洪安全。  相似文献   
187.
结合新沭河泄洪闸加固工程对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中掺加一定量的聚丙烯纤维,未影响其工作性能;虽然掺聚丙烯纤维比未掺纤维混凝土标准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有所降低,但仍能满足设计要求;掺加一定量的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有高有低,可能的原因是纤维在部分混凝土中分布不均匀,局部有结成束状的现象,在纤维与水泥浆体结合面处有薄弱面形成.试验结果为评价该工程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应用效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8.
为降低钢中有害杂质硫元素含量,KR脱硫法广泛应用于钢铁企业生产低硫钢,脱硫剂对脱硫效果影响尤为关键。基于单纯形格子法,综合FactSage 8.1热力学软件、半球点熔点仪、旋转黏度计、渣-金接触试验等,分析了CaO-Al2O3-SiO2-CaF2-MgO渣系组分对脱硫剂的液相线温度、硫容量、脱硫剂消耗量、熔化温度、黏度、脱硫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脱硫剂液相线温度随CaO含量增加而增加,随CaF2含量增加而降低;脱硫剂硫容量随CaO含量增加而增加,随Al2O3和CaF2含量增加而降低;增加CaF2和Al2O3含量,当脱硫剂中SiO2含量低时,脱硫剂消耗量及熔化温度变化不大,而当SiO2含量高时,脱硫剂消耗量大幅增加,熔化温度明显降低;熔化温度为1 400~1 424℃、w(SiO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