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6篇
工业技术   2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21.
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体育专选课中进行了引入拓展训练的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参与了拓展训练的学生,情绪商数、执行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22.
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桥梁监测传感器优化布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混合遗传算法(Hybrid Genetic Algorithm,HGA)对南京长江大桥的监测传感器进行优化布置,得到了考虑不同的振型阶数和不同传感器数量的优化布置方案.优化结果表明,HGA高效、稳定,具有较强的全局搜索能力,在桥梁健康监测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3.
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七大思维”为逻辑起点,探讨了广电媒体应该具备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坚定发展方向,积极拥抱新技术,创新业务模式,关注受众需求,提供优质内容,履行社会责任,全面可持续推进构建传播新格局,提升广电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相似文献   
24.
王学敏  邓叙燕  冯莹 《特殊钢》2018,39(4):43-47
根据API5L标准要求设计了X70QS无缝钢管的化学成分,采用热膨胀相变仪测定了试样钢种的CCT曲线,结果表明,当冷速达到20℃/s时,组织中珠光体消失,贝氏体含量较多,合适的淬火冷却速度应选择20℃/s以上。采用"100 t EAF→LF+VD精炼→圆坯连铸→精密斜轧机组轧制→调质热处理"工艺流程对X70QS无缝钢管进行生产。生产过程中有效控制了S含量、非金属夹杂物、铸坯偏析,解决了穿轧粘钢的问题。结果表明,X70QS无缝钢管的金相组织主要为铁素体+回火贝氏体,晶粒度在8.5级以上,各类夹杂物的总和≤2级;力学性能和抗硫化氢腐蚀性能完全满足API 5L的标准要求;-60℃时未达到材料韧脆转变温度。  相似文献   
25.
20世纪90年代膨胀套管技术的提出,成为了石油天然气钻采领域一次新的革命。2000年我国开始引进该技术,但目前国内外还只是普遍选用一般传统的钢铁材料进行应用,缺乏针对性研发,始终没有在材料研发上取得突破。2014年,北京科技大学尚成嘉教授带领其科研团队,成功开发了一种适宜膨胀套管应用特点的高延伸、高强度钢铁材料,并完成了全面的实验室研究工作,不久前百吨级的工业化试制也已经完成。由于具有低成本、高品质的特性,该项目的产业化研究已经获得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的支持,并且几家知名能源公司也都表现出了对该产品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26.
雷达液位计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液位测量仪表,它利用电磁波在空间的传播特性来测量液位的高低。按其所采用的时间测量方式不同,主要分为微波脉冲测量方法(PTOF)和连续波线性调频法(FMCW)。介绍了雷达液位计两种测量方法的基本测量原理、性能,以及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7.
为分析气体轴承-转子系统在高速旋转时的振动稳定性,建立了轴承试验平台,并基于LabVIEW开发了动态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以实现在线监测.通过该测试系统,可以实时显示旋转机械振动分析的各种图谱,为轴承-转子系统各种故障的快速诊断提供依据,并可将振动数据保存及实现历史数据的查询.  相似文献   
28.
利用径迹显微照相技术研究了2.25Cr-1.0Mo钢以15℃/s从1320℃冷却到1000、900、800℃等温10s时硼的分布,讨论了硼的偏聚对含硼低碳钢热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高温冷却到各实验温度时,硼偏聚到奥氏体晶界,在900℃左右偏聚量最大.含硼0.00075 wt%样品晶界与晶内均未出现明显的含硼析出,含硼0.0035 wt%的样品冷却到900℃和800℃时,时,晶界与晶内出现少量含硼析出物.含硼0.0081 wt%的样品,在1000℃时,晶界和晶内均已出现大量含硼析出物,随着温度的降低,含硼析出物增多,冷却到800℃时,偏聚到晶界的硼多数已析出.分析表明添加硼后,硼偏聚到奥氏体晶界,抑制了晶界处铁素体的形核,提高了含硼钢的热塑性.  相似文献   
29.
An experimental method is presented to analyze the dynamic stability of the gas bearing for small cryogenic turbo-expanders. The rotation imbalance response and...  相似文献   
30.
高强度低碳贝氏体钢拉伸断口分离现象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拉伸断口分离问题,对热轧高强度低碳贝氏体钢进行了纵向常规拉伸实验和三主轴方向短试样拉伸实验.结果表明:在纵向和横向取样的拉伸实验中均发生了断口分离现象,分离面均垂直于厚度方向,即平行于轧面.通过对断裂试样分离裂纹的SEM观察发现,分离面具有明显的低塑性解理断裂特征.利用三主轴方向短试样拉伸实验证明了原始钢板在纵向、横向和厚度方向上具有相似的强度和塑性性能.通过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对颈缩过程中侧向拉伸应力的水平进行了估算,发现即使在颈缩程度非常严重时,侧向拉应力仍远小于主拉伸应力.由此提出了拉伸过程中沿厚度方向由塑性到脆性的转变机制,并进一步揭示了断口分离并非意味着钢板沿厚度方向存在性能差异,而是由于贝氏体自身特有的力学性能导致的,是经严重的拉伸塑性形变后织构状态演变、晶界重分布以及三向应力状态出现综合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