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针对供热空冷机组(尤其是进行过供热改造的凝汽式空冷机组)普遍存在供热抽汽压力过高的状况,提出了在供热期内将供热抽汽流引进背压汽轮机,先驱动给水泵再进行供热运行模式,并以山西某电厂实际机组为例,编写计算程序分别进行额定工况和变工况下排汽压力和供热抽汽量的校核计算。结果表明:以热网加热器作为驱动给水泵背压机的冷源,背压机功率输出稳定,能够满足给水泵的功率需求且不影响供热过程。与电动泵运行模式进行经济性对比,汽动泵运行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在额定主蒸汽量下,机组净热耗降低约182 kJ/kWh,投资回收期计算显示,采用所述模型运行,约3年即可回收全部的改造费用和设备投资。  相似文献   
32.
在褐煤机组抽汽干燥系统的基础上,结合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技术,提出了一种机炉热集成优化系统,利用褐煤干燥时蒸发的尾气预热空预器入口空气,同时在省煤器后的旁路烟道内加装两级烟水换热器,加热部分凝结水,节省汽轮机回热抽汽,从而进一步提高机组效率。结合某600MW超临界褐煤机组,分析对比了常规抽汽干燥系统和机炉热集成优化系统的热力学特性和综合节能效果,并初步探讨了优化系统的技术经济学性能。结果表明:案例机组在优化系统下可降低供电煤耗4.3 g/(k W·h),按年运行5 000 h计算,优化系统每年可减少标煤量1.29万t,年节约燃料费700余万元(按褐煤标煤560元/t计),静态投资回收期仅为3.3年,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3.
振荡流热管自激强化传热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围绕自激振荡流热管的工作特性,联系目前国内外纳米流体及非均匀截面结构在强化传热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分析了在自激振荡流热管内的复杂相变换热条件下,通过采用纳米流体工质与非均匀管截面以实现振荡流热管自激强化传热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纳米流体的浓度、相容性、充液率以及管截面结构等需要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问题。为下一步有针对性的强化传热实验研究和新型自激振荡流热管换热器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4.
非均匀截面自激振荡流热管内热传输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两种不同截面结构的回路型自激振荡流热管,其中,一种内径为3 mm的均匀截面;另一种是在此均匀截面的基础上,将其加热段和绝热段断面加工成垂直交错布置的椭圆形非均匀截面。运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在热管壁面不同部位分别布置了温度测点,在不同功率的激光加热条件下,通过对热管壁温监测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研究了这种非均匀截面回路型自激振荡流热管内部的热传输性能,并与均匀截面自激振荡流热管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非均匀截面自激振荡流热管内的脉动机制以及热传输特性与均匀截面有很大不同,在中、高负荷条件下,非均匀截面结构热管可以明显起到强化传热效果,与均匀截面结构热管相比,热传输功率提高了13.6%。  相似文献   
35.
在介绍了属于低温燃料电池系列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工作原理、特性及PEMFC供电系统组成的基础上,运用“单耗分析”理论对系统进行了环节划分,分别建立了燃料单耗与成本单耗分析模型。以某实际PEMFC供电系统运行数据为依据,对系统进行了单耗分析,并与大电网供电比较分析了温室气体CO2与污染物NOx的减排效应。结果指出了PEMFC供电系统中各环节煸效率对燃料单耗与成本的影响程度;系统发供电年CO2减排率25%左右,NOx减排率达到了99.96%以上。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6.
在电厂的运行中,一些主要参数经常偏离设计值,如何研究这些偏离对整个机组经济性的影响,是进行电厂经济分析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根据热经济学最前沿的理论,西班牙学者Valero提出的“符号(火用)经济学”,建立了能量系统的朋经济学分析模型,并将其运用于国产200MW机组,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7.
汽轮机通流部分故障诊断的热力判据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用于汽轮机通流部分故障诊断的四种热力判据(相对内效率,佣效率,当量流面积,膨线夹角)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了研究,提出了每种判据的诊断机理与实施方法,并以某电厂200MW机组为例,进行了定量分析与计算。  相似文献   
38.
刘吉  陆强  蒋晓燕  胡斌  董长青  杨勇平 《煤炭学报》2018,43(9):2633-2638
为了解碱金属离子对煤热利用过程中NO_x污染物形成的影响,针对煤中含氮模型化合物吡咯,在吡咯常规非催化热解机理的研究基础上,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G(d,p)方法,研究了碱金属离子(Na~+,K~+)对吡咯催化热解反应机理和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碱金属离子能显著促进吡咯热解生成HCN路径中的内部氢转移反应、协同开环反应和协同裂解反应的发生,但对分子异构化反应的影响较小。Na~+和K~+均能降低吡咯热解生成HCN决速步的活化能,从而可促进HCN的形成,且两种碱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能力为Na~+K~+。  相似文献   
39.
针对生活垃圾化学链式燃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污染和腐蚀问题,研究了金属载氧体和HCI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热力学平衡方法,分析了NiO、Fe2O3、CuO和CaSO4四种载氧体在不同温度下,水分和碳参与反应时氯气的生成情况;并进行了HC1和Fe2O3的高温反应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对氯气的生成影响显著;水分的加入会减少氯气的生成;在有水分参与的反应中,碳的加入会使氯气生成量降低.从氯气生成量角度考虑,温度在700~900K时,Fe2O3可用作生活垃圾化学链式燃烧过程的载氧体.  相似文献   
40.
火电站直接空冷凝汽器积灰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火电站直接空冷凝汽器积灰是影响传热性能的重要因素,研究直接空冷凝汽器积灰对传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提出监测措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汽轮机背压与汽轮机排汽量、冷却空气流量、凝汽器传热系数、凝汽器总传热面积以及环境温度之间的关系,得到了空冷凝汽器在维持汽轮机排汽量和冷却空气量不变时,汽轮机背压和传热系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凝汽器积灰对汽轮机背压的影响。研究表明:凝汽器积灰会导致凝汽器传热系数降低,汽轮机背压升高,机组运行经济性下降。设计工况下,当蛇形翅片扁平管结构凝汽器积灰厚度达到1.2 mm时,汽轮机背压将增加50%左右。通过监测空冷机组运行过程中汽轮机背压的变化,可预报积灰的程度,为直接空冷凝汽器清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